管理学

为什么说环境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

题目

为什么说环境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组织是否应组建要根据所在的环境、社会需要和可能的条件来决定。
2、组织开展工作就必须筹集各种生产要素如人、财、物,而这需要从外部环境中获得。
3、组织的产出必须到外部进行交换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活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


参考答案:1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最初来源。2生物具有保蓄养分的能力。3生物使土壤中有限的养分发挥了无限的营养作用。4推动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发展。

第2题:

为什么说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1.自然资源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2.自然资源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3.自然资源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第3题: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是( )

A.大气环境

B.水环境

C.土壤环境

D.水和土壤环境

E.大气、水和土壤环境


正确答案:E

第4题:

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力的基础?


正确答案:团粒结构是土壤用手攥住后能成团,但稍一动就能散开的土壤结构,是一种良好的土壤结构,对土壤肥力影响很大,在有大量团粒结构的土壤中,水、肥、气、热四大肥力因素的要求,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第5题:

效益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为什么说土壤藻类有土壤生物的先行者之称?


答案:因为土壤藻类是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它可以光为能源将C02转化为有机物,这些以藻类细胞形态存在的有机物,在藻类死亡之后,可以被其有机营养型微生物利用作为碳源和能源,其他微生物因此而发育繁衍。
另外土壤藻类中,许多种是能够进行固氮的,将空气中的氮素固定为其他生物可利用的氮源。
因此说土壤藻类是土壤生物的先行者。

第7题: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是

A.水和土壤环境
B.水环境
C.大气环境
D.土壤环境
E.大气、水和土壤

答案:E
解析:

第8题:

为什么说土壤结构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参考答案: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水、气、热以及养分的保持和移动,也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土壤结构是土壤固相颗粒(包括团聚体)的大小及其空间排列的形式,不仅影响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储量与供应能力,而且还左右土壤中气体交流、热量平衡、微生物活动及根系的延伸。

第9题:

为什么说土壤与整个地理环境常处于一定的相互协调状态?


正确答案: 因为在自然环境中,(1)土壤是个相当独立的亚系统,其内部进行着多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过程,如原生矿物的分解和次生矿物的形成,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养分的释放与积累,土壤胶体的分散与凝聚,土壤溶液的保蓄与流失,土壤空气的输入与输出,土壤热流量的增减等。
(2)土壤也是个开放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资能量的交换和转化。因此,土壤与整个地理环境常处于一定的相互协调状态。

第10题:

为什么说土壤是一类最好的“菌种资源库”?如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菌种?


正确答案: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无论种类和数量都以土壤为最多。采样:选择适当地点,去表土,采土,混匀,装于灭菌的纸袋内,标明采土地点、时间;稀释:取1g土在99mL无菌水三角瓶(带玻璃珠)中振摇,取土样液逐级稀释;涂布:各取一定量稀释液(10-4~10-6)分别放入已备好的3种平板(肉膏胨、高氏一号、马丁氏)中涂匀;培养:上述平板倒置,分别放在37℃、28℃下培养;分离:取平板上单菌落,再分别划线接种到相应的培养基平板上,然后取单菌落移接到斜面上,可以用镜检,检查是否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