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信息技术应用考试

关于程序中异常的处理,下面描述错误的是:()A、可以用异常来控制程序流程,因为异常的处理效率比条件分支高。B、不要过多地使用异常,同时在捕获异常处理的时候,要尽量的捕获处理异常的最小子类。C、根据程序结构决定使用异常还是使用错误码,还是混合使用。D、当需要扔出一个ERROR类型的异常时,应该自定义一个ERROR的子类供使用。

题目

关于程序中异常的处理,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 A、可以用异常来控制程序流程,因为异常的处理效率比条件分支高。
  • B、不要过多地使用异常,同时在捕获异常处理的时候,要尽量的捕获处理异常的最小子类。
  • C、根据程序结构决定使用异常还是使用错误码,还是混合使用。
  • D、当需要扔出一个ERROR类型的异常时,应该自定义一个ERROR的子类供使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面描述中属于软件测试目的的是

A.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B.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C.表明程序没有错误

D.验证程序的可靠性


正确答案:B
解析:软件测试的目标是在精心控制的环境下执行程序,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给出程序可靠性的鉴定。测试不是为了证明程序是正确的,而是在设想程序有错误的前提下进行的,其目的是设法暴露程序中的错误和缺陷。有人将测试的挑剔性总结为以下三点:①测试是程序执行的过程,目的在于发现错误;②一个好的测试在于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③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由于测试的这一特征,一般应当避免由开发者测试自己的程序。测试只能说明程序有错,而不能证明程序无错,希望通过有限次的测试就能发现程序中的所有错误是不可能的,即完全测试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选项A、C、D都不属于软件测试目的。

第2题:

关于异常设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程序开发阶段,坚持速错,让程序异常崩溃

B. 在程序部署后,应恢复异常避免程序终止

C. 一切皆错误,不用进行异常设计

D. 对于不应该出现的分支,使用异常处理


参考答案:ABD

第3题:

下列描述异常含义的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程序编译错误

B.程序语法错误

C.程序自定义的异常事件

D.程序编译或运行时发生的异常事件


正确答案:D
解析:异常是在程序编译或者运行时所发生的可预料或者不可预料的异常事件,它会引起程序的中断,影响程序的正常运行。

第4题:

下列关于异常处理机制原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用简单测试就不要用异常控制,对异常不要过分增加可读性

B.把应用程序的异常事件分类,利用异常的层次来动态控制

C.把异常处理的代码与正常代码分开,简化程序并增加可读性

D.利用catch语句作为异常处理的统一出口


正确答案:D
解析:异常处理的原则如下:①把应用程序的异常事件分类,利用异常层次来动态控制。②把子异常处理的代码与正常代码分开,简化程序并增加可读性。③利用finally语句作为异常处理的统一出口。④能用简单测试就不要用异常控制,对异常不能过分细化,也不要压制,不要介意对异常的传递。⑤自定义的异常类都是Throwable及其子集,除了产生或不易预测的异常外,都定义为非运行时的异常。

第5题:

下列关于捕获异常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在异常处理代码段中无法访问hy代码段中声明的变量

B.子类异常可被父类异常捕获处理

C.try-catch机制可以被用于流程控制

D.在catch代码段中的return语句用于退出方法,而不是返回异常抛出点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下列关于语言处理程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语言处理程序分为解释型程序和编译型程序

B)语吉处理程序的任务是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

C)解释型程序并不形成目标程序

D)编译型程序并不形成目标程序


正确答案:D
语言处理程序按其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解释型程序和编译型程序两大类。前者对源程序的处理采用边解释边执行方法,并不形成目标程序,称为对源程序的解释执行;后者必须先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才能执行,称为编译执行。

第7题: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凡是语法错误,都属于编译错误

B.异常是程序无法控制的

C.对程序而言,一般有编译错误和运行错误两类

D.Java语言中,异常为一种对象


正确答案:B
解析:异常是在程序编译或运行中所发生的可预料或不可预料的异常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异常处理,将错误处理的控制流从正常运行的控制流中分离开,使我们再也不用检查一个特定的错误,并在程序的多处地方对其进行控制。

第8题:

下面是关于Pentium微处理器的中断描述符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中断描述符表固定存放在ROM中

B.中断描述符表中包含中断门描述符、陷阱门描述符和任务门描述符

C.中断门描述符和陷阱门描述符提供中断服务程序的段选择子和偏移地址

D.中断服务程序的段选择子指向中断服务程序的段描述符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断描述符表的概念。中断描述符表IDT(Interrupt Descriptor Table)中的每个表项叫做一个门描述符(gate descriptor),“门”的含义是当中断发生时必须先通过这些门,然后才能进入相应的处理程序。中断描述符表固定存放在 00000H~003FFH内存区域中,选项A说法错误。正确答案为选项A。

第9题:

方框图(N-S图)是描述程序处理过程的一种详细设计工具,以下关于方框图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只能从上面进入盒子

B.只能从下面走出盒子

C.不能表达嵌套结构

D.限制了随意的控制转移


正确答案:C
解析:N-S图可以表达嵌套结构。由于只能从上边进入盒子,然后从下面走出盒子,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入口和出口,所以N-S图限制了随意的控制转移,保证了程序有良好的结构。

第10题: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终止程序时不会导致资源泄漏,因此不需要使用异常处理来释放资源

B.尽可能近地处理异常,这样程序清晰易读

C.能在局部处理的错误一定要使用异常机制

D.异常机制的处理比正常处理效率高


正确答案:B
解析:选项A中,在终止程序时有时会因为没有做资源回收而导致资源泄漏,使用异常处理来释放资源是个很好的做法;选项C中,能在局部处理的错误不需要异常机制,可以使代码简单明了;选项D中,异常机制的效率低于正常处理,需要额外的对调用栈的搜索工作。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