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什么是学制,学制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题目

什么是学制,学制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4.人口发展状况
5.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学制?现代学制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怎样?


正确答案:
学制即教育制度,是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系统的总称。现代学制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
①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的方向发展;②从横向学校阶段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③现代学制已由学校教育的机构系统变为终生教育的机构系统。

第2题:

我国实行现代学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A.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

B.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

C.1922年制定的“六三三学制”

D.1951年颁布的新中国学制


正确答案:B
B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理解记忆我国近代史上总共出现的上述四个学制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曾经起过的作用。其中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是我国现代最早颁布但并末正式推行的第一份学制。我国实现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第3题:

第 10 题 学制中关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入学条件等方面的规定主要受(  )

A.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B.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经验的制约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D.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制约


正确答案:A

第4题:

我国学制模仿美国六三三制而颁布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壬子癸卯学制

D癸卯学制


B

第5题:

什么是学制学制建立的依据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学制的概念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高等学校的学制即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
(2)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
①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开始出现,它不仅要求拥有大量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工人,而且还急需一批拥有各种专门科学知识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就客观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至此,在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等,一个贯穿初、中、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率先形成,随后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在几乎所有现代国家都建立了现代学制系统。
②学制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学制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制度,它规定着各级教育机构应该向什么人撇开大门,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内容上如何衔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方向是否保持一致等,所以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志。
③学制的建立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是确定各级各类学校分段以及学生入学年龄、修业年限的基本依据,它体现了统一性的原则。在目前世界各国,尽管学制基本稳定,但围绕着关于学制中如何更合理地划分阶段,各阶段的修业年限如何确定等问题,还在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

第6题: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制约教育结构与学制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程朱理学学制约下宋代服装呈现什么风格?


参考答案:由于“程朱理学”官方哲学统治,在服饰审美意识上反映:服饰不过分华丽,而崇尚俭朴,妇女服饰“惟名洁净、不可异众”。因此宋代服饰形制简单,色彩单调,风格拘谨质朴,民服日趋简单。

第8题:

何谓学制?学制建立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建立的依据是: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的状况;
(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第9题: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D
解析:
1922年,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壬戌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第10题:

“壬戌学制”的学制系统是什么?
(1)壬戌学制,以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等七项标准为指导思想,中小学以学生身心发展,中学三三分段增加了办学的灵活性,增设高中一级有利于提高整个中等教育的水平,满足社会对中等教育人才的需要。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单列系统地位更加突出。
(2)中小学加强了文科和理科课程,并废除了男校和女校的区别,体现了时代的新要求。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减轻大学的负担和提高其教育质量,设置单科大学,有利于提高我国科技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