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如何理解社会资源配置的任务,要素和目标?

题目

如何理解社会资源配置的任务,要素和目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狭义的资源配置可以理解为()的配置。

A.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

C.生产要素

D.社会总产品


参考答案:C

第2题:

所谓组织要素就是指组织必要的“构件”。组织要素有()。

  • A、任务、活动、资源、制度
  • B、任务、资源、制度、目标
  • C、任务、活动、制度、目标
  • D、活动、资源、制度、目标

正确答案:D

第3题:

如何理解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正确答案:
小学教育是在幼儿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在层次上属于初等教育阶段,在性质上具有基础性特点,为小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发展打好基础,为中等教育输送合格新生打好基础,为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打好基础。

第4题:

如何理解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及目标?


正确答案: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具体是指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是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与层次性。
①完整性:从现代社会的需要出发,只有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全面解决各种需要国家和社会运用经济援助的手段来解决的现实社会问题。
②协调性: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各子系统或项目协调发展为条件的。
③层次性: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应当体现出多层次性,以便满足对社会保障有不同需求的社会成员的需求。

第5题:

社会资源配置的原因、任务、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资料配置的原因。社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是有限的,只有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使各部门、各地区均衡发展,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2)资源配置的任务和要素。资源配置的任务,就是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分配资源使用的数量。因此,资料作用的时间、空间和数量就构成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
(3)资料配置的目标。资源配置的目标,是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消费者个人效益、企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第6题:

下列关于资源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广义资源配置是社会总产品的配置
B:狭义资源配置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C: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由于政府的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
D:财政的资源配置,其特点和作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为政府满足公共需要提供人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失灵
E:财政的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优化

答案:A,B,C,D
解析:

第7题:

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目标?


正确答案:社会保障的目标是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保障的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分目标包括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8题:

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


答案:(1)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极其巨大的成就,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那时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我国在21世纪上半叶,特别是前2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和规划,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因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3)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体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方面。经过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努力奋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再经过30年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9题:

如何理解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正确答案: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4.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第10题: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


正确答案: 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使组成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仗、押韵的句式使语言具有音乐感;
二者关系密切,汉语的词汇丰富,都以广阔的用武之地;修辞与语法的关系,不同句式综合应用的表达效果是修辞的重要任务;后者是前者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