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

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题目

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适应消费者对食品消费需求变化的需要;
②缓解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消费常年性矛盾的需要;
③降低经营风险的需要;
④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需要;
⑤解决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需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农业民俗的产生与发展。
(1)原始农业民俗。
(2)传统农业民俗。
(3)现代农业民俗。

第2题: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

  • A、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 B、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
  • C、发展农村各类中介服务组织

正确答案:A

第3题:

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参考答案:

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


第4题:

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和作用。


正确答案: 意义:
(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4)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作用:
(1)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业。
(2)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第5题:

简述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它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形式。它的特点:
(1)呈“龙”形组织结构
(2)现代科学技术导入农业
(3)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4)引入现代农业的组织与管理模式。

第6题:

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点)。


正确答案: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
(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经营形式。
(3)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是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4)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与完善,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经营机制。

第7题:

《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农发〔2006〕6号)确立的“十一五”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龙头企业集群有大发展。
(2)农产品加工水平有大提高。
(3)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大突破。
(4)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有大提升。
(5)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有大进展。

第8题:

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

①适应消费者对食品消费需求变化的需要;
②缓解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消费常年性矛盾的需要;
③降低经营风险的需要;
④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需要;
⑤解决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需要。


第9题:

简述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哪几种形式,它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形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
(2)市场带动型
(3)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
(4)中介组织带动型
(5)龙头企业
它的特点:
(1)呈“龙”形组织结构
(2)现代科学技术导入农业
(3)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4)引入现代农业的组织与管理模式。

第10题:

我简述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哪几种形式,它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农业产业经营的形式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
(1)“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特点:“龙头”企业与农产品基地和农户结成紧密的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体系,其最主要和最普遍的联结方式是合同契约。
(2)市场带动型:是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或农户直接沟通,以合同形式或联合体形式,将农户纳入市场体系。
(3)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把农业产业化组织中企业与农户通过股份的形式,使两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变成一个利益主体,对外讲求经济效益,对内不以营利为目的,实行盈余返还,开展多样化的服务。
(4)中介组织带动型:是以中介组织为依托的农产业化经营,目前主要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