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习得无助是指个体努力要改变现状但没有能力改变。

题目

习得无助是指个体努力要改变现状但没有能力改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习得性无助”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习得性无助”是德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
B.“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C.“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的心理状
D.“习得性无助”的学生认为失败是永久的、弥漫的以及个人化的

答案:A
解析:

第2题:

关于“习得性无助”,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习得性无助是德国…….提出的。
B.习得性无助只因为.……,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C.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D.习得性无助学生认为是永久的、弥漫的以及个人化的

答案:A
解析:

第3题:

习得性无助是指由于自己某次努力遭受重大挫折,从此失去自信心,表现为消极、被动、无可奈何。()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习得性无助是指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被动地接受而不愿意改变。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无论我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这种观点体现了个体的()

A自我障碍

B自我实现的预言

C习得无助

D自我服务偏见


C

第6题:

容易导致习得性无助的归因方式是将失败归因为

A.任务太难
B.努力不够
C.运气不佳
D.能力不足

答案:D
解析:
习得性无助的是一种内部稳定不可控归因。

第7题:

关于“习得性无助”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习得性无助”是德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来的
B.“习得性无助”是指因为……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C.“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D.“习得性无助”的……,是永久、弥漫、个人化的

答案:A
解析:

第8题:

习得性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下列属于习得性无助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C
A、B两项都为了避免再次面临相同情境而采取了一定的方法,不符合定义;C项水管漏水时报告没人来修,属于消极体验,再次面临相类似的情境时,就索性不报告了,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行为表现,符合定义:D项两次所面临的情境不同,不符合定义。

第9题:

试述习得无助产生的原因及习得无助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
(1)当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我们,就会发现一种不寻常的心理现象,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当觉得希望渺茫时就会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之为“习得无助”。
(2)得无助产生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学习。人们习得了他们对于避免厌恶的事件无能为力。其结果他们不能认识到以后的情景实际是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二是归因。人类的习得无助现象与不能控制的结果所作的归因有密切关系。如果把个体失败归因于缺乏足以应付环境的能力的话,很容易导致习得无助;如果个体把归因归于任务难度或努力等因素,则不会导致习得无助。
(3)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
①是动机上的,无助的人不再努力采取必要的步骤来改变这种结果:盲目的接受现状,接受事实给予的结果,而不去探寻问题的原因和过程;
②是认知上的,无助的人不去学习能有助于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不去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调整自己状态的有效策略;
③是情绪上的,习得无助能产生轻微的或严重的忧郁症,缺少应对的结果是让自己更多的承受现状,包括所赋予的压力;而且这种状态不断的继续产生破坏的效果和持续的作用。严重的可以成为个体的习惯性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第10题:

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哪些改变?


正确答案:这种改变表现在:
(1)是动机上的,无助的人不再努力采取必要的步骤来改变这种结果;
(2)是认知上的,无助的人不去学习能有助于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
(3)是情绪上的,习得无助能产生轻微的或严重的忧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