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简述人格理论的评价标准。

题目

简述人格理论的评价标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艾森克人格理论的生理基础。
(1)皮层兴奋水平是内—外向人格维度的生理基础。
(2)条件反射能力是个性差异的生理基础。
(3)驱力(情绪性)与神经质人格维度有关,也与内—外向人格维度有关。

第2题:

试指出文化与人格理论的特点并作简要评价。


正确答案:“文化与人格”学派常被称作“文化中的人格”、“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文化与人格理论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

第3题:

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包括____。

A、精确性

B、可检验性

C、逻辑一致性

D、简洁性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生物学流派的人格理论如何评价?


正确答案: 1、贡献
(1)在人格研究和生物学原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2)生物学流派的研究成功地帮助了那些对行为变化感兴趣的心理学者查明了一些影响变量。
2、批判
(1)生物学派能力的局限性。尤其是进化论人格心理学者,他们不得不经常地对那些从推论和自圆其说的演绎中得来的薄弱的论断进行辩解。
(2)另一个批评直接指向气质的理论和研究。

第5题:

简述担保机构的评价标准。


正确答案: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如下方面:
1、信用扩张能力。信用扩张是担保机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担保机构赖以存在的基础。担保机构信用扩张能力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担保机构的运行效率。信用扩张能力通常用放大倍数来反映,即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余额与担保基金余额之比。
2、风险控制能力。担保机构能否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考察其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即识别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反映风险控制能力的最直接的指标就是担保风险率。
3、风险分散能力。担保机构要通过机构自身的运作将贷款风险向社会各个层面分散,将自身风险限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风险分散率反映担保机构在担保业务出现代偿之后对风险进行追偿、分散的能力,是考察担保机构能否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风险分散率应大于60%,该值越大说明担保机构分散风险的通道越畅,追偿力度越强,担保机构风险能力越强。

第6题:

简述假说评价的评价标准。
(1)该假说和已经建立的科学假说是相容的;
(2)假说的预见能力和解释能力;
(3)假说的简洁性。

第7题:

简述岗位评价标准包括。


正确答案:1.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
2.岗位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准;
3.岗位评价的方法标准。

第8题: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区别。


答案:
解析: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论存在以下几点区别:(1)弗洛伊德特别强调本能的作用,本我的力量,自我只是本我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超我可以协助自我监督本我。(2)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圄于母亲一儿童一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埃里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3)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埃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八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埃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既非善亦非恶,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或者向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5)二者都把儿童人格的发展看成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一定要经过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但是埃里克森不像弗洛伊德那样悲观,他认为一个阶段的任务虽未完成,仍有机会在以后的阶段继续完成,并不一定会导致像弗洛伊德所说的病理性的后果。同时,埃里克森也指出,即使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并不等于这个矛盾就不复存在,在以后的阶段里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经解决的矛盾。

第9题:

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正确答案: (1)自我实现。
(2)需要层次理论: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
④自尊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10题:

简述振动的评价与标准。


正确答案: 振动的评价:
评价指标: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振动级;
振动评价标准:1)振动的“感觉阈”;
2)振动的“不舒服阈”;
3)振动的“疲劳阈”;
4)振动的“危险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