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一位男生一直对同桌女生没有好感,但自从一次生病,那位女同学无微不至地照顾了他后,他对同桌的印象一下子改变了。这一现象被称为()。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

题目

一位男生一直对同桌女生没有好感,但自从一次生病,那位女同学无微不至地照顾了他后,他对同桌的印象一下子改变了。这一现象被称为()。

  • A、首因效应
  • B、近因效应
  • C、晕轮效应
  • D、投射效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绩为75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

A.84分

B.85分

C.86分

D.87分


正确答案:A
本题属于比例(百分比)问题,可以用方程法。设此班女生人数为x人,则男生人数为1.8x人,全班人数为2.8x人;再设男生平均分数为y分,则女生平均分数为1.2y分。由题意可得:75×2.8x=1.8xy+1.2xy,解得:y=70,则女生平均分数为1.2×79=84分。正确答案为A。

第2题:

在一次假面舞会上,男女生都化了妆,分不清男女,男生只说假话,女生只说真话,某男生想找一女伴跳舞,遇到甲、乙两人,他问甲:“你们是男生还是女生?”甲说:“或者我是男生,或者乙是女生。” 该男生因此做出的正确判断是( )。 A.甲乙都是女生 B.甲乙都是男生 C.甲是男生,乙是女生 D.甲是女生。乙是男生


正确答案:A
假设甲是男生,则甲的话为真,与“男生只说假话”矛盾;因此甲是女生,则甲说的是真话,前半句为假,则后半句为真,即乙是女生。故答案选A。

第3题:

52 .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级为75 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 ,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A .84 分

B . 85 分

C . 86 分

D . 87 分


正确答案:A
常规方法:假设女生为A,那么男生为1.8A;假设男生平均成绩为B,那么女生的平均成绩为1.2B。
             A×1.2B+1.8A×B=(A+1.8A)×75
           
             B=70
             1.2B=84
考试中非常规思维:答案是1.2B,说明答案能够被12除尽。能够一下子看出来A84符合这一条件。虽然87也能够被12除尽,但是一般计算不可能
出现太多的小数,因此可以大胆的选择A。

第4题:

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一 般智力上无差异,而学业成就上女生优于男生。 而到了中学以上,男女生间差异显著,学业成就 上男生优于女生。请根据教育心理学中关于性 别差异的理论分析其成因和启示。


答案:
解析:
(1)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两性的生理 差异除了以生理为基础的行为表现之外,以心理 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其差异均不完全归因于性别 的因素。研究表明,心理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 在两性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从出生到青春发 育期,女性心理发展占优势;青年发育期开始,男 女心理发展总体上趋于平衡,但心理发展的性别 特征和性别差异是明显的。到目前为止,男女两 性在言语发展、空间知觉、数学能力、行为的攻击 性这四个方面的差异已基本得到确认;在社会 化、受暗示性、自信心、解决问题的方式、对成就 的趋向等方面存着差异,但证据还不够充分;在 触觉感受性、恐惧与忧虑、主动性、竞争性、支配 性、顺从性和关心他人品质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还不能确定。 认知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从13岁开始,男 性空间知觉能力明显优于女性。8~9岁男孩在 看图计算方块、辨别方向等包含空间能力的测验 中就表现出显著的优势。男女记忆方面的优势 不同,女性机械记忆能力强,短时记忆广度超过 男性;男性的理解记忆、长时记忆优于女性。男 女的思维发展总体上是平衡的,但不同年龄阶段发展速度及水平不一致。在思维能力诸因素上 也存在性别差异,使得比较能力男性优于女性, 计算成绩女性优于男性。由于认知方面的性别 差异,从12岁起男性的数学能力明显优于女性3言语发展的差异从婴儿期到青春前期,女孩 言语发展一直优于男孩,在包括接受性和创造性 言语任务及需要高水平言语能力的任务中,女孩 得分均高于男孩。 行为差异从2-5岁左右开始,男孩在社会 性游戏中就表现出比女孩更大的身体侵犯性和 言语侵犯性。男性的行为常易受情感支配,缺乏 自制力而具有冲动性。 心理的性别差异是遗传的生物学因素和后 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和教 育对性别差异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因为心理的 性别差异是男女两性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现实差异,环境和教育可以扩大、缩小甚至消 降遗传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 总体来说,小学阶段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 一般智力上无差异,而学业成就上女生优于男 生。中学以上男女生间差异显著,学业成就上男 生优于女生。 总体来说,其成因包括:传统文化与教育的 客观环境因素;性别角色刻板化的主观心理因 素;身体成熟度、性别差异的生理因素。 (2)启示: ① 从表面看,男女生在学术性上或学业成就 上显示出性别差异,但差异现象的形成并非智力 因素使然。 ② 传统文化影响下一直流传的重男轻女观 念,无形中使女性在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历程中, 一方面受到客观环境中角色期待的影响,另一方 面受到主观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窄化了女性天 赋潜能的发展。 ③ 在往昔教育机会和社会就业机会被男性 独占的保守社会里,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 分工生活形态下,“男为主女为附”的观念是无可 厚非的。现代教育发达,不仅教育机会男女平 等,就是社会各行各业也不再有性别之分。因 此,家庭和学校不能戴着传统的有色眼镜对男女生实施性别差异的教育。

第5题:

现从8名学生干部中选出2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分别参加全校“资源”、“生态”和“
环保”三个夏令营活动,已知共有90种不同的方案,那么男、女同学分别有

A: 男生5人,女生3人
B: 男生3人,女生5人
C: 男生6人,女生2人
D: 男生2人,女生6人

答案:B
解析:

第6题:

某班一次数学测试,全班平均91分,其中男生平均88分,女生平均93分,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多少倍?( )

A.0.5

B.1

C.1.5

D.2


正确答案:C

第7题:

某校进行一次体育测试,分数达到优秀以上的学生中,男生占75%,由此可见,该校男生身体素质比女生要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削弱上述结论?( )

A.该校男生占25%以上

B.该校男生占25%以下

C.该校女生占25%以下

D.该校女生占75%以下


正确答案:C
C项如果为真,说明该校体育成绩优秀的男生占男生总数的比例,并不高于成绩优秀的人占全校人数的比例。这就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结论。其余三项并不能有效削弱题干的结论。故本题选C。

第8题:

: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级为75 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 ,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A .84 分

B . 85 分

C . 86 分

D . 87 分


正确答案:A

常规方法:假设女生为A,那么男生为1.8A;假设男生平均成绩为B,那么女生的平均成绩为1.2B。

             A×1.2B+1.8A×B=(A+1.8A)×75

            

             B=70

             1.2B=84

考试中非常规思维:答案是1.2B,说明答案能够被12除尽。能够一下子看出来A84符合这一条件。虽然87也能够被12除尽,但是一般计算不可能

出现太多的小数,因此可以大胆的选择A。

第9题:

某班50名同学为灾区人民捐款.平均每个女同学捐款8元,每个男同学捐款5元,已知全班女同学比男同学多捐101元,求这个班男、女学生各多少人?()[银行真题]
A.男生28人,女生22人
B.男生23人,女生27人
C.男生20人,女生30人
D.男生26人,女生24人


答案:B
解析:
假设男、女生各25人,那么女同学共捐8×25=200元,男同学共捐5×25=125元,女同学比男同学多捐75元.比实际少了101—75=26元,说明女同学人数大于25人,每减少一个男同学增加一个女同学。男、女同学的捐款钱数的差就会增加5+8=13元。所以要减少2个男同学,增加2个女同学。即男同学有23个,女同学有27个。

第10题:

某男生的身高为176cm,某女生身高为170cm。通过资料了解到,男生身高均值为172cm,标准差是2.8cm;女生身高均值时164cm,标准差是2.5cm。通过计算标准分数,得知该女同学在同性别身高中相对高一些。( )



答案:对
解析:

该女生身高处于高于女生平均身高2.4标准差的位置,在女生中相对较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