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地下水水位监测每年2次,丰水期、水枯期各1次。

题目

地下水水位监测每年2次,丰水期、水枯期各1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一级,位于黄土地区,未搜集到近3年的水质及水位资料,本项目应监测的时段是:

A: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水位
B:枯水期、丰水期的水质
C: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水质。
D:枯水期、丰水期的水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地下水导则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具体见导则书2019版124页表5-4。表格中要求的两期为枯平丰三期中的任意两期。题干中的应,意思表答为必须监测时期,故BC均错,D少了平期,故D错。

第2题:

某新建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已有近3年内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资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A: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
B: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
C:枯水期1次
D:任意水期1次

答案:B
解析:
二级评价要求:同时掌握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应选B。

第3题:

某位于山前忡(洪〉积区的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现己收集近3 年
内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必须进行的监测有( ) 。

A 开展一期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
B 开展一期基本水质因子监测
C 开展枯、丰水期基本水质因子监测
D 开展一期特征因子现状监测

答案:A,C,D
解析:

第4题: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监测部门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的最低频次要求是()。

A:每年仅枯水期监测一次
B:每年仅丰水期监测一次
C:每年枯、丰水期各监测一次
D:每年枯、平水期各监测一次

答案:C
解析: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第5题:

某省监测部门计划对全省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測,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 下述监测频次符合要求的是( )。
A.每年丰水期、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B.每年丰水期、平水期各监测一次
C.每年平水期、枯水期各监測一次
D.每年监測两次,可以不考虑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地下氷水质监測频次要求。答案显然。

第6题:

某新建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已有近3年内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资料。根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 )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A.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
B.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
C.枯水期1次
D.任意水期1次

答案:D
解析:
根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评价期可不再开展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若无上述资料,应依据导则要求开展水位监测。

第7题:

某新建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符合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要求的是( )。

A.若有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B.若有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C.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枯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D.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评价期可不再开展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若无上述资料,应依据导则要求开展水位监测。

第8题:

某位于山前冲(洪)积区的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现已收集近3年内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必须进行的监测有( )。

A.开展一期地下水水位现状监测
B.开展一期基本水质因子监测
C.开展枯、丰水期基本水质因子监测
D.开展一期特征因子现状监测

答案:A,C,D
解析:
评价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评价期内至少开展一期地下水水位监测。基本水质因子的水质监测频率在山前冲(洪)积区为枯、丰水期,若掌握近3年至少一期水质监测数据,基本水质因子可在评价期补充开展一期现状监测;特征因子在评价期内需至少开展一期现状值监测。

第9题:

某新建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符合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要求的是()。

A:若有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B:若有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C: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枯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D:若有近3年内每年一次丰水期水位、水质监测资料,不需补充监测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二级时,对于新建项目,若有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对于改、扩建项目,若掌握现有工程建成后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观测资料,也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若已有的监测资料不能满足本条要求,应在评价期内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

第10题: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监测部门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的最低频次要求是( )。

A.每年仅枯水期监测一次
B.每年仅丰水期监测一次
C.每年枯、丰水期各监测一次
D.每年枯、平水期各监测一次

答案:C
解析:
地下水水质监测要求如下:①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②各地区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两次(丰、枯水期);③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他项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