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影响粒子捕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题目

影响粒子捕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有效驱进速度和粉尘的比电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怎样提高捕集效率?


正确答案: 提高捕集效率:
从设备角度讲:
1.确保系统封闭良好,减少系统泄露点
2.合理调整排烟支管开度,确保各电解槽都能有效回收烟气
3.增加排烟风机的排烟量
4.增加布袋透气性,减少除尘器阻力。
从电解槽管理讲:
1.确保电解槽正常平稳,最大限度的减少槽罩开启率。
2.严格执行换极,出铝等作业的规程。

第2题:

简述旋风除尘器中颗粒物的分离过程及影响粉尘捕集效率的因素。


正确答案:一次分离发生在圆筒形进气室,而且几乎所有入射角小的颗粒只要与气壁碰撞,都可能发生一次分离。二次分离发生在旋涡室,且只有一定粒径的颗粒的颗粒才发生二次分离。入射角较大的小颗粒则很容易被气流从出口管带出。
影响粉尘捕集效率的因素:入口风速(或流量)、除尘器的结构尺寸、 粉尘粒径与密度、气体温度、灰斗的气密性。

第3题:

提高重力沉降室的捕集效率主要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提高沉降室效率的主要途径有:(1)降低沉降室内气流速度,沉降室内的气流速度一般为0.2~2.0m/s。(2)增加沉降室长度L,L过长会导致沉降室体积庞大,不宜过长。(3)降低沉降室高度,可采用多层沉降室,即在室内沿水平方向设置隔板,其沉降高度变为H/(n+1),沉降时间变短,除尘效率提高。

第4题:

粉尘的比电阻是如何影响粒子的捕集效率的?


正确答案: 粒子比电阻大小对电除尘器捕集效率影响很大。电除尘器运行的最适宜比电阻范围一般为(104~2*1010)。
如果粒子比电阻过低,即导电能力强,则带负电的粒子到达集尘极后,不但未将负离子转移到集尘极上进行电性中和而被捕集,反而立刻放出所带负电荷、获得正电荷。若正电荷形成的斥力大于粒子的粘附力,则沉积的粒子又被排斥到气流中,形成重返气流,造成粒子沿着极板表面跳动着前进,最后被气流带出除尘器。石墨、碳黑和金属粉末等都属于这种低阻型粉尘。
反之若粒子的比电阻过高,即导电性差,如水泥、铅、锌等,则称高阻型粉尘。这种粉尘到达集尘极后释放电荷很慢,并残留着部分电荷,这不但会排斥随后而至的带有同性电荷的粒子,影响其沉降,而且引起粉尘层空隙中的气体被电离,发生电晕放电。这种在集尘极上产生电晕放电的现象称为反电晕。另外电晕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正离子穿过极间区域向电晕极运动,会使集尘场强减弱,粒子所带负电荷部分被正粒子中和,粒子电荷减少,因而削弱了粒子的沉降,捕集效率显著降低。对于这种高阻型粉尘,可通过加入一些化学添加剂,如SO3、NH3、H2O和一些有机物进行调质。

第5题:

影响水滴捕尘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水滴的粒度
②水滴的喷射速度
③含尘风流的速度
④矿尘的浓度

第6题:

在文氏管喉管部位,由于液滴与粒子之间惯性(),实现微细尘粒的捕集。


正确答案:碰撞

第7题:

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时,不同的捕集温度和不同的捕集时间都会对苯系物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电除尘的主要原理涉及()基本过程。

A:悬浮粒子荷电
B:带电粒子在电场内迁移和捕集
C:捕集物从集尘表面上清除
D:灰尘的处理

答案:A,B,C
解析:
D项不属于电除尘原理,为题中干扰项,A、B、C三项是电除尘原理的基本过程。

第9题: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

  • A、电晕放电
  • B、粉尘荷电
  • C、荷电粉尘粒子的捕集
  • D、清灰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电除尘器捕集效率方程推导时的假设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电除尘器中的气流处于紊流状态,通过除尘器任一横断面的粒子浓度和气流分布是均匀的,速度大小等于气流平均速度υ
②在集尘极板附近的边界层内,气流处于层流状态,粒子以驱进速度ω运动,不受气流速度的影响;
③进入除尘器的粒子立刻达到了饱和荷电;
④忽略电风、气流分布不均匀、被捕集粒子重新进入气流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