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流速仪法测水的流速时,测点的分布应符合一条垂线上相邻两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流速仪旋桨或旋杯的直径。测水面流速时,流速仪转子旋转部分不得露出水面。测河底流速时,应将流速仪下放至()m水深以下,并应使仪器旋转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2~5cm。A、小于,0.9B、大于,0.9C、小于,0.5D、大于,0.5

题目

流速仪法测水的流速时,测点的分布应符合一条垂线上相邻两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流速仪旋桨或旋杯的直径。测水面流速时,流速仪转子旋转部分不得露出水面。测河底流速时,应将流速仪下放至()m水深以下,并应使仪器旋转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2~5cm。

  • A、小于,0.9
  • B、大于,0.9
  • C、小于,0.5
  • D、大于,0.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流速测点的分布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流速测点的分布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一条垂线上相邻两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小于流速仪旋浆或旋杯的直径。
⑵测水面流速时,流速仪转子旋转部分不得露出水面。
⑶测河底时,应将流速仪下放至0.9水深以下,并应使仪器旋转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2-5cm。

第2题:

流速仪法Ⅰ型误差试验的一个目标,就是为了缩短最大测点流速测验历时但不保证测点时均流速精度的。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一条垂线上相邻两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小于流速仪旋桨或旋杯的()。


正确答案:直径

第4题:

开展流速仪法Ⅲ型误差试验,对一类精度的水文站,在水位变幅不超过0.1m时,每次试验应符合()等规定。

  • A、水面宽大于25m时,测速垂线数不小于50条
  • B、测速垂线宜均匀布设,能控制断面地形和流速沿河宽分布的主要转折点,无大补大割
  • C、测点测速历时一般为100~60s
  • D、垂线平均流速的施测方法一般采用二点法或一点法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流速仪多线多点法是最典型的流速面积法测验的模式,其测量实施过程是,按断面流速分布规律,在断面布置若干()垂线测量深度,在测速垂线安排若干流速测点用流速仪按规定的时间测量流速。

  • A、测深
  • B、测速
  • C、测深测速
  • D、测点

正确答案:C

第6题:

畅流期流速仪法流量测验中,一般情况下垂线的流速测点分布不应使用()。

  • A、一点法
  • B、两点法
  • C、三点法
  • D、五点法

正确答案:A

第7题:

一条垂线上测三点流速计算垂线平均流速时,应分别施测相对水深()处的流速。

  • A、0.2
  • B、0.4
  • C、0.6
  • D、0.8

正确答案:A,C,D

第8题:

畅流期流速仪法流量测验中,一般情况下垂线的流速测点分布不应使用()。

A.一点法

B.两点法

C.三点法

D.五点法


正确答案:A

第9题:

垂线的流速测点的分布应能满足()计算的精度要求。

  • A、测点流速
  • B、垂线平均流速
  • C、断面平均流速
  • D、断面流量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电波流速仪主要是用来实测()的测流设备。

  • A、水面流速
  • B、测点流速
  • C、垂线平均流速
  • D、水平层平均流速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