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

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F2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1/16,到第F3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种植()株。

题目

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F2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1/16,到第F3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种植()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穗条年龄及其发育状况对扦插成活的影响?


正确答案:穗条年龄及其发育状况:穗条年龄对生根有很大影响,但因树种而异。杨树类一年生枝生根率最高,柳树属、怪柳属可用一至二年生枝条,而针叶树类可在一年生插穗基部带一点二年生枝段。枝条发育充实、粗壮的较易生根;生长细弱的枝条不宜用作插穗。

第2题:

怎样选择和采集穗条?


正确答案:穗条采选:最好从采穗圃中专门培养的良种母株上采条,或采用一年生苗木的茎干,也可采取幼龄树的枝条或母株基部的萌孽条等作插穗。作插穗用的枝条必须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和无病虫害。

第3题:

培育小麦大穗的途径有2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已知小麦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染锈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杆抗锈病、矮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要求培育出矮杆抗锈病的新品种。下列育种方式中最适宜的是()

  • A、多倍体育种
  • B、诱变育种
  • C、杂交育种
  • D、基因工程育种

正确答案:C

第5题:

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水稻的穗大(A)对穗小(a)显性。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子一代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小,应淘汰;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大,需进一步自交和选育。(2)水稻的晚熟(B)对早熟(b)显性,请回答利用现有纯合体水稻品种,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的问题。①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选择的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和______。两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___。②将F1所结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水稻中表现为大穗早熟的几率是______,在这些大穗早熟植株中约有______是符合育种要求的。


正确答案: (1)aa;AA或Aa(2)①AABB;aabb;将基因A和b集中到同一个体;②3/16;1/3

第6题:

怎样贮藏穗条?


正确答案:穗条贮藏:采条后要标记树种、品种,注意保湿防止干燥、失水。春季扦插要进行越冬贮藏。越冬贮藏方法,以室外沟藏为宜。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背阴处挖沟,沟宽1—1.5米,长度依穗条数量而定,沟的深度因当地气候而异,一般60—80厘米,切勿过深,防止沟内温度过高(以保持O度—4度为宜)。
埋藏时,在沟底先铺1层湿沙,再将截制好的插穗每50—100个1捆,分层立置于沟内;若为贮藏枝条,则每10厘米1层,15分层平埋,每放1层穗条要加1层10厘米的湿沙隔开,当穗条放置到距地面10厘米左右时,用湿沙填平,再加土封堆呈屋脊状。为了防止沟内穗条发热,在埋穗条时要每隔一定距离加1个通气孔,如秸秆把束或带孔的竹筒等。早春在气温回升时,要注意检查,防止穗条发热受损,如发现温度过高要设法降温。

第7题:

大麦中,带壳(N)对裸粒(n)为显性,散穗(L)对密穗(l)为显性,今以带壳散穗纯合体(NNLL)与裸粒密穗(nnll)纯合体杂交,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子代为:带壳、散穗228株,带壳、密穗22株,裸粒、散穗18株,裸粒、密穗232株。求交换值。如果让这个F1植株自交,问要使F2代中出现裸粒散穗(nnL-)20株,F2至少要种多少株?


正确答案: 根据题意,测交子代中带壳密穗和裸粒散穗为重组合类型,带壳散穗和裸粒密穗为亲本类型,因而交换值为:(18+22)/(228+232+18+22)×100%=8%
为了计算使F2代中出现裸粒散穗(nnL-)20株时至少要种植的F2株数,就要先计算F2代中出现裸粒散穗植株的理论比例,为此需要根据交换值,列出F1产生的四种配子的比数。
已知F1的基因组合为NL//nl,交换值为8%,所以四种配子的比数为:
0.46NL:0.04Nl:0.04nL:0.46nl
计算双隐性密穗植株的理论百分率:0.46×0.46=0.2116,即21.16%。
则裸粒散穗(nnL-)植株的百分率为:0.25-0.2116=0.0384=3.84%
百分率表明,F2代中出现裸粒散穗植株的机率为100个F2植株中可能出现3.84株,因而如要求出现20株时,可按比例计算所需要种植的F2植株数。
100:3.84=x:20
X.(100×20)/3.84=521(株)
即至少要种植521个F2植株时,才有可能出现20株裸粒散穗植株。

第8题:

(4)上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4)①选取的 是抗稻瘟病纯合子

②抗螟基因与抗稻瘟病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第9题: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F1全为高秆抗锈病,F1自交得F2419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236株、高秆不抗锈病为78株、矮秆抗锈病79株、矮秆不抗锈病为26株。试分析回答: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定律。


正确答案:两;基因的自由组合

第10题:

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行的育种方法为()

  • A、杂交育种
  • B、单倍体育种
  • C、诱变育种
  • D、多倍体育种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