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在2001年做了那两件大事?

题目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在2001年做了那两件大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对策


参考答案:

(1)改变心智模式,树立全球化的流通发展观
(2)进一步完善商品流通市场机制,努力营造适应流通全球化发展的竞争氛围
(3)大力推进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内外贸一体化
(4)强化流通文化对流通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2题: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哪些机遇和挑战?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技术经济追赶的环境比以前恶化了?应该如何应对这种不利的环境?


参考答案:

机遇: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五次长波下降期的开端,在今后15到20年间将有可能发生纳米技术革命以及信息、生物和纳米三大技术领域的融合。新的技术革命不仅具有很强的附加值创造能力,而且还将对传统产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我国必须抓住这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由于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比过去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通过进人跨国公司网络进行技术学习。
挑战:要对外资并购保持高度的警惕。我们尤其是要禁止外资并购我国的技术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大型企业,即使这些企业是没有什么效率的国有企业,我们也要保留,否则,再新建这样的技术开发平台谈何容易。虽然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创新收益在国家之间的分配是不均等的,特别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创新机会窗口大、存在动态不完全竞争和进入壁垒的产业上处于劣势。


第3题: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请简要阐述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应当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0分)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
    (2)(3)相互WTO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或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化的最终归宿。
    (3)利用WTO成员身份,积极争取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继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4题:

从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后果,谈我国应如何应对?


答: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为社会主义国家打破思想禁锢、促进价值观念变革、扩大对外开放、利用世界资源、发


挥“后发优势”、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就是逐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30年,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是少数几个赢家之一。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采取了正确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导向,持续保持高增长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实现了资源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使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整个世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作为全球经济组成部分的各个国家,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各国优势在全球密切交往中实现互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在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有利于中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有利于中国克服国内资源和市场的约束,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参与中发展壮大。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提高国际合作的质量,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技术交流,许多跨国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并在中国各地建立了子公司,使得中国企业能够直接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刺激了中国企业规模和水平的发展,并为在中国建立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有利于中国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资金及管理经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吸收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加速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利用后发优势赶超工业化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提供了有利时机。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促进其他国家市场更加开放,有利于中国利用国际市场、增加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直接好处。 (4)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进行人才交流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市场。众所周知,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人才交流增长的速度将超过货物和资本的增长速度,人力资本将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本。随着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和有关吸引人才政策的出台,中国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中国引进人才的力度和数量继续增加,与此同时中国也派出了大批优秀人员出国深造,学习别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这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每天都发生着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流动。通过这种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中国在影响着世界,世界也在影响着中国。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中国,如果中国的经济结构存在某些类似的隐患,这些现象不可避免地要在国内出现。


近年,亚洲地区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尽管整个地区局势趋于平稳与缓和,但一些国家出现了局部动荡。经济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不断加快,亚洲经济继续发挥着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作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以其深刻的影响作用于各国经济,我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速经济改革,占领技术至高点


应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建立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加强技术改革,占领技术的最高点,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包括贸易依存度和投资开放度,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为微观经济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宏观环境。


2.加强和扩大对外交流


中国也要发展自己的跨国公司,中央提出来要“走出去”的战略。到国外投资,扩大对外交流,需要做大量工作,要熟悉当地的法律、文化、历史,还要在当地建立关系网。我国现企业第一步是找代理,第二步是设立销售办事处,第三步是设立生产企业。真正实现跨国经营的公司还是很少,所谓实现跨国经营的跨国公司,就是从全球的角度制定它的战略,能够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它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现在有些上市公司热衷于并购国外的企业,这个也是跨国公司发展的模式,但并购的时候应该重视市场和文化的差异。 3.健全机制,提高风险意识


随着参与全球化的加深,在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领域都将有相当规模的交流,我国将更多地融入越来越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但由于我国金融体制还不健全,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风险的防范和危机处理。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和机制。全球化进程,使各成员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都受到挑战,面对较为频繁的外部制度的影响,内部制度冲突的机率与风险不断加大,存在着管理环境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在短时期内是必然的,要注意形势研究及时提出对策。 4.适时开放,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使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变得越来越快,对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深刻而频繁。适时开放市场,只有市场开放了,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同时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还须发展资本市场。任何一个想要让企业家大展宏图的国家,都必须发展其


资本市场。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竞争力还处在劣势,因此在准入领域和准入时间上一定要与国家的长远发展相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中国企业是做了很大贡献,我们要把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认真地进行案例研究,上升到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专家学者要深入到企业里,总结中国企业的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这些应是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应具有的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要想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保持一定的地位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只有积极融入而不是回避和拒绝经济全球化,而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应加强团结合作,维护自身的利益,国际组织应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我们自身也应当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第5题: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答案: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扩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化又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第6题:

试述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1)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产业安全、国家贸易安全、国家金融安全、国家经济运行安全、国家调控经济能力都产生影响。
(2)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预警机制。

第7题: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要付出巨额的代价,但又必须介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参考答案:观点正确。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增加了发展中国家以各种方式向发达国家交纳的“贡赋”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大的利益和少有的历史机遇,使之有更大的可能加快自己的发展。它们所遭受的损失可看作是它们为加快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不付出这笔代价,它们就不可能加快发展,就有可能永远落后。

第8题:

“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是由谁提出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参考答案:A

第9题:

经济全球化给国家、证券交易所、公司和个人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各自应该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就中国的情况而言,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经济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之后正在积极地走向世界。我们不断扩大开放,发展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并通过这种开放的联系成功地促进了自己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应该说首先是利于我们,是我们能够有更多机会吸取国外经济及发展的好的经验和成果,引进和利用技术、资金等国际资源,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素质。但另一方面,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种种压力和风险;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实力差距很大的全球竞争,同时还要面对同发达国家所主导的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包括各种不公平乃至苛刻的条件和限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利后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2)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改革攻坚阶段棘手问题的解决。(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4)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挑战。(3)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的稳定带来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的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性。西方文化日益明显地呈现出一种霸权化的趋向。西方意识形态正有计划有步骤的侵入我国,一些有害的文化价值观念也随着经济交往的频繁愈来愈多地被输入我国。这些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极其严重地动摇着中国人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

第10题:

由于1990年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潮流中收益和负担分配严重失衡,发展中国家分享的全球化收益太少,而承担的调整负担太多, 因此强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更有其现实意义。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事实决定了中国有权利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运用特定政策工具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这段话的主旨是:

A. 中国自1990年以来所分享的全球化收益太少
B.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收益和负担分配失衡
C. 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D. 中国有权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答案:D
解析:
本题属于文意理解题。题干开始阐述发展中国家的目前的处境和需要,接着阐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可知正确答案为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