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下列对杜鲁门主义的评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心内容是要对欧洲国家进行经济援助B、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之间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C、揭开了美苏之间“冷战”的序幕D、是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中提出来的

题目

下列对杜鲁门主义的评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心内容是要对欧洲国家进行经济援助
  • B、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之间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 C、揭开了美苏之间“冷战”的序幕
  • D、是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中提出来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 “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

C.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正确答案:B
B【解析】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于1949年,越南战争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铁幕演说发生在1946年,朝鲜战争发生在1950~1953年,均不符合题意。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柏林危机均是1947~1948年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

第2题:

试对“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作简单评述。


答案:
解析: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是一种具有强烈 阶级民族主义色彩的社会思潮,于20世纪初在 中国兴起。其内涵为:一是以教育为国家的工 具,教育目的对内在于保持国家安宁和谋求国家 进步,对外在于抵抗侵略、延存国脉;二是教育为 国家的任务,教育设施应完全由国家负责经营、 办理,国家对教育不能采取放任态度。其主旨在 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 观念的教育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认定:外国在中国办教育 是怀有政治侵略之心、经济侵略之图和文化侵略 之念,为国家生存、文化延续和社会安宁计,必须 收回教育权;出于培养良好国民的考虑,倡导教 育机会的均等和普及教育、义务教育;出于维护 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大业,提倡教育和学术独立 等,表现出其进步与爱国的一面。国家主义教育 思潮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救国论。

第3题:

杜鲁门主义的实施标志着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开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杜鲁门主义


答案:
解析:
杜鲁门主义:被认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了一份特别咨文,他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都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美国要担当“世界警察”的责任。杜鲁门主义出笼。它是美国遏制苏联、控制“中间地带”、称霸世界的战略原则,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的重要步驟,是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

第5题:

提出对苏联实行全面冷战和遏制政策的是:()

A.尼克松主义
B.杜鲁门主义
C.里根的“重振国威”
D.布什的“超越遏制”

答案:B
解析:

第6题:

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乔治.凯南的8000字电文

B、"铁幕"演说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参考答案:C

第7题:

评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案:
解析:
建构主义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事物的感觉刺激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同时取决于我们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其主要内容有:(1)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2)学习观。首先,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其次,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再次,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最后,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一顺应一同化一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一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3)学生观。首先,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实践的丰富性,强调儿童的巨大潜能。其次,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实践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学习者的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建构主义是当代学.--j理论的一场革命,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等方面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为教育教学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

第8题:

下面对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认识错误的是()

A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

B杜鲁门政府的“解放”战略

C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D尼克松主义


正确答案:B

第9题:

对于1848年欧洲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围广泛,遍及俄国之外的欧洲大陆
B.加速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打击了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沙俄
D.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答案:C
解析:
俄国并没有受到1848年欧洲革命的影响。

第10题:

评述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货币主义或货币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学派,弗里德曼是该学派公认的代表。
(1)货币主义的其基本命题是:货币最要紧,货币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价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货币推动力最可靠的度量标准;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货币量的变动,所以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来调节。
(2)新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论证了货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①价格水平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在短期内,货币量的变动领先于价格的变动,而在长期内这种滞后现象消失。②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会受到利率的影响,但波动是轻微的,而在长期内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
(3)利用自然率假说说明货币数量的变动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经济中存在着一个自然的就业水平,如果政府希望提高就业率,就必须以一定的通货膨胀为代价,但是人们会根据现实的通胀率不断地调整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从而政府旨在提高就业水平的政策只能以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为代价。结果在长期中,通胀率提高将不会对就业率产生太大的影响,即长期的菲利蒲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4)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①货币主义否定凯恩斯理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反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认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导致对私人总需求的挤出效应,从而是无效的。
②货币主义不主张逆经济方向行事的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往往产生各种滞后,反而会加剧经济波动。
③货币主义主张单一货币规则,即货币以经济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的速度增长。
(5)评价:货币主义是在与凯恩斯理论论战中发展起来的,透过它可以发现凯恩斯理论存在的某些缺陷。此外,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分析也值得参考。但是把资本主义的所有问题都归于货币,掩盖了生产过程中所暴露的矛盾。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