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简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经济政策。

题目

简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南京政府建立初期,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第一,大力整顿金融、税收、财政:建立了“四行二局”的国家金融体系,统一货币,改革币制,实行了法币政策。统一税制,裁撒厘金,实行统税,整理田赋、盐税。
第二,推行新的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国家资本工业,对采矿、冶金、机械、化工、电器等行业大力投资,初步奠定了国营重工业基础。同时,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产业的发展。
第三,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推行农村信用合作,实行租佃改良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国民政府尽管在整顿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重大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洋政府后期经济发展停滞的状况,但是,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膨胀,影响和遏制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其二,没有改变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局面;其三,国民政府出台的经济政策和措施虽然很多,但很多措施并没有落到实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等师范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高潮是在()。

A.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B.抗日战争初期

C.南京国民政府后期

D.抗日战争后期


参考答案:A

第2题: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是和何任政府何时采取的产业政策()

A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B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

C南京政府后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A

第3题: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设立的6个中央直辖市是()。

A、南京、上海、北平、西安、武汉、天津

B、南京、上海、北平、西安、天津、青岛

C、南京、上海、北平、西安、广州、武汉

D、南京、上海、北平、西安、广州、青岛


参考答案:B

第4题:

简析儒学取代黄老之学成为汉代统治思想的原因。


正确答案:随着汉朝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整,整合出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第5题:

简述国民政府统治初期民族资本金融业发展的情况,其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巩固,得到了金融业资产阶级的支持,而银行业也在支持过程中获得了发展。从1928年到1936年,全国新设银行128家,中途停业23家,实存105家。银行资本也有很大的增加。银行业务也有较大的拓展,表现在存放款都有较大增长。有相当一些银行注意对工业的放款和直接投资,同业间联系加强,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原因:首先是货币字集中于沿海沿江的大城市,银行吸收存款比较容易;其次,钱庄开始衰退,银行少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其存放业务自然有所扩展。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需要银行给予资金周转的便利,银行同工业的联系加强;最后国民政府发公债的刺激仍是民族资本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6题:

我国独立设置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始于()

A.北洋政府时期

B.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后期


参考答案:A

第7题:

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 A、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 B、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
  • C、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
  • D、北洋军阀政府的成立

正确答案:A

第8题:

近代史上中国的三次立法高潮是()。

A.晚清的新政时期

B.孙中山的南京国民临时政府时期

C.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时期

D.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E.抗战胜利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参考答案:A, C, D

第9题:

近代史上中国的三次立法高潮是()。

  • A、晚清的新政时期
  • B、孙中山的南京国民临时政府时期
  • C、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时期
  • D、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 E、抗战胜利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正确答案:A,C,D

第10题:

近代经济立法的演进的过程()。

  • A、经济政策转变的开始,洋务派的“自强新政”标志着以农立国、辅以工商的传统经济政策转变的开始。
  • B、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
  • C、北洋政府保护工商业的法令
  • D、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
  • E、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的经济政策

正确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