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简要评述抗战战略相持阶段。

题目

简要评述抗战战略相持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全面抗战

D.战略反攻阶段


参考答案:A

第2题:

试简要评述骑士教育各阶段及其教育内容。


答案:
解析:
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 育,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 员。骑士教育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主 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 神和技能的人。 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1) 家庭教育阶级(出生~7、8岁)。儿童在 家庭中受母亲的教育,教育内容是宗教知识、道 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 (2) 礼文教育阶段(7、8岁~14岁)。这一 阶段又称侍童教育阶段。贵族之家按其等级将 儿子送人高一级贵族的家中充当侍童,侍奉主人 和贵妇。教育内容是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行 为规范,有时也包括一些知识内容,如识字、拉丁 文法等,但更多的是吟诗、弈棋、唱歌、奏乐等技 艺。在此阶段,贵族子弟也开始学习赛跑、角力、 骑马、游泳和击剑,以便成为身体强壮、能征善战 的武士。 (3) 侍从教育阶段(14岁~21岁)。这一阶 段学习的重点是“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 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要侍奉领主和 贵妇。贵族子弟在这种教育过程中年满21岁时 要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骑士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重在灌输 服从与效忠的思想观念,训练勇猛作战的诸种本 领,养成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骑士教育对文 化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视,以至于目不识丁的骑士 比比皆是。

第3题:

巴金的小说《寒夜》发表于()

A、抗战初期

B、抗战相持阶段

C、抗战胜利前夕

D、解放战争初期


参考答案:C

第4题:

抗战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的重点是()


正确答案: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5题:

下列选项属于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提出观点的有()。

  •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确定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 B、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 C、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 D、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正确答案:B,C,D

第6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A.停止抗战

B.片面抗战

C.消极抗战

D.积极反共


参考答案:C, D

第7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侵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国民党的抗战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日本政策:停止对正面战场的进攻,采取新的侵略政策。对国名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
国民党抗战政策:1939年国名党五届五中全会作出‚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成立‚防共委员会,不得不继续抗日并同共产党保持合作关系,同时又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原因:
(1)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失败,调整侵华政策,停止了正面战场的进攻,采取了新的侵华方针,以"共同反共"的口号引诱国民党,挑拨国共关系,破坏国共合作,分化、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军事进攻的矛头指向了解放区,对国民党及其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进攻为辅。
(2)在对日作战当中,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成功的开辟了新的战场,收复了广大失地,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日益壮大,又使蒋介石非常恐惧。

第8题:

抗战中的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起到了削弱敌人、壮大自己、逐步改变敌强我弱态势和为实行战略反攻准备条件的作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全国抗战经过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全国抗战爆发后首先处于战略防御阶段;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以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3年下半年以后,抗日战争逐渐转入局部反攻阶段

  • A、南京
  • B、长沙
  • C、武汉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根据抗战期间存在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等三个阶段,规定第一阶段,()是主要的。

  • A、游击战
  • B、阵地战
  • C、破袭战
  • D、运动战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