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是什么?

题目

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共八大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第2题:

中共八大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1956年9月15—2十日,党的八大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2)八大基本任务是总结党的七大以来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3)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①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大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提出正确的指导方针:
①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②在政治建设上,大会要求: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逐步制定完备的法律,建立健全的法制.
③在执政党建设上,大会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5)陈云在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并为大会所采纳写入决议,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①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②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③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6)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
(7)八大后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新思想,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并把这称作“新经济政策”.
(8)八大的意义
①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
②大会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提出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3题:

中共八大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出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4题:

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在1958年的中共()上。

  • A、八大一次会议
  • B、八大二次会议
  • C、八大三次会议
  • D、八大四次会议

正确答案:B

第5题:

1956年至1957年,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积极成果有()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论十大关系》

C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C,D

第6题:

简述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1)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其内容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科学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没有明确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没有分清敌友等一系列革命的基本问题。二大后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很快传播开来并广为人们所接受。
(1)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其内容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科学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没有明确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没有分清敌友等一系列革命的基本问题。二大后,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很快传播开来,并广为人们所接受。

第7题:

中共八大的召开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决定召开的。
(1)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穗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此外,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陈云提出了在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中,有一定的自由市场的存在,这是对整个经济体制的补充,而个体经济的存在是对国营和集体经济的补充。上述观点是对我国鋟济体制改革方向的初步探索,并且在八大上得到肯定。
(3)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对自身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视党内的思想教育,坚持走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反对在党内搞个人崇拜和专权。免对自身建设的思考,标志着中共作为一个执政党的日益成熟。
(4)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力度,具体要求包括:扩大全国的民主,反对新滋生的官僚主义作风,加强人民群众对党政国家机关的监督和批评,完善各级政府机关自身的上下级监督机制;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各项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国家机关和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同时八大上还决定,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权,便于其因地制宜地进行各项管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5)为我国的文教事业确立了发展方针,具体要求包括:普及小学的义务教育,扫除文盲,扩大中高级院校的学生数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扶持帮助各类科研机构;在科学和艺术领域,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杜绝不正确行政干预现象。

第8题:

中共八大提出的总路线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1956年中共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始探索的标志是什么?探索中面临哪两大问题?中共八大对这两个问题的决策是什么?中共八大决策的依据有那些?中共八大决策是正确的,但为什么未能贯彻执行?


正确答案:开始探索的标志:《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借鉴苏联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建设中要处理好各种关系;
探索中面临的两大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规模和速度问题);
中共八大对这两个问题的决策:
⑴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
⑵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八大决策的依据:
⑴对敌斗争的任务基本完成:
建国初期,经过追歼残敌、剿匪作战,消灭了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地改革、镇反运动,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社会秩序稳定;抗美援朝,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⑵社会经济领域发生重大变化: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⑶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新中国初期的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政权;一届人大,制定了宪法;外交政策成熟;国际威望提高;
⑷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
三大改造完成,阶级消灭,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巩固;
中共八大决策是正确的,但未能贯彻执行,原因:
党和国家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心情,忽视了客观规律和当时的国情;国外反华和反共势力的猖獗;对建设社会主义形势估计错误;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

第10题:

1935年底,中共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的方针;1937年,中共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正确答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