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

简述《人权条例》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题目

简述《人权条例》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商鞅按照法家理论对秦国的法律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改法为律。法,表达的是“平之如水”的含义;律,新兴地主阶级解释为“均布也”。商鞅改法为律是新兴地主阶级以法代刑思想的继续,其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公开性,注重法律的实施。
(2)重农奖功。为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保障国家的财源、兵源,商鞅实施了废除井田、开阡陌的土地政策,从法律上确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
(3)通过重刑轻罪治奸惩恶,并进一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还利用重刑强制民众开垦耕种,以维护生产的发展。
商鞅变法是在总结各诸侯国变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促成了秦国君主专制政治的稳定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也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活动中最彻底、成效最显著的一次,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在变法过程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重刑原则,并且规定了许多实施重刑的措施。这些法律理论和实践造成了秦严刑峻罚的法制特征,也为中国封建法制奠定了严酷的基调。

第2题:

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931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1)主要内容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除前言外,共17条。它对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政治制度、公民权利义务、外交政策等内容都作了纲领性的规定。主要内容:规定了苏维埃国家的性质的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规定了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规定了苏维埃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苏维埃国家的外交政策。
(2)历史意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宪政史上第一部规定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大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工农民主专政的伟大纲领。它同资产阶级的约法以及旧中国反动政府制定的宪法有本质的区别。它肯定了革命胜利成果,提出了斗争的方向。尽管受到“左”的影响,仍是划时代的宪法性文件。它的颁行调动了苏区人民的积极性,为以后制定民主宪法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3题: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特点及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1938和1944《幼儿园规程》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1938,克鲁普斯卡娅,参与制定。目的: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儿童,使其全面发展。规定了幼儿园的任务、组织、基本类型,对儿童营养和房舍的要求等。
2.1944,新的《幼儿园规程》规定:幼儿园不论由何团体或机构管理,必须根据《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开展工作。提供3-7岁儿童手苏维埃教育,保证儿童全面发展。应为儿童入学作准备,关心幼儿健康,发展儿童智力,安排游戏,培养良好习惯和品德。

第5题:

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947年10月10日,党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共计16条。
(1)主要内容
①规定土改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②规定土改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
③规定保护土改的措施。对一切对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2)历史意义
《中国土地法大纲》总结了中国共产党20多年土地革命的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体现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便根据大纲精神,进一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为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6题:

简述人权原则的发展与人权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人权作为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有些西方人权学者提出了“三代人权”的发展说。
第一代人权形成于美、法两国革命时期,其目的在于保护公民自由免遭国家专横行为之害。这些权利相当于人权公约之呢过的公民和政治权利,并被说成是消极的权利,因为它们要求国家权力受到限制。
第二代人权形成于俄国革命时期并受到西方“福利国家”概念的影响,它们基本上属于人权公约中所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由于它们要求国家积极采取行动,因而被称为积极的权利。
第三代人权设计人类生存条件面临的各种大问题,它们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加以解决,因而可称为“连带关系”的权利。

第7题:

简述《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1941年,又制定了新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这一时期各抗日根据地施政纲领的代表。
(1)《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主要内容
①关于保障抗战的规定
团结边区各阶级、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抗战。严厉镇压汉奸及反共分子。
②关于加强团结的规定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团结边区各抗日阶级、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主要措施是调节各阶级的关系,地主减租息,农民交租息;改善工作生活,资本家有利可图;一致对外,共同抗日。
③关于健全民主制度的规定
一是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的选举制度;
二是保障一切抗日人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三是“三三制”政权组织原则;
四是保障一切抗日党派、团体、人民的人权、财权及各项自由;
五是人民有权以任何方式控告任何违法的公务人员;
六是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保护其特殊利益;
七是反对民族歧视,实行民族平等、自治、尊重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④关于发展经济的规定
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出发,发展农、林、牧业、手工业和工业,奖励扶助私人企业,保障经营自由。实施外贸统治。贯彻统筹统支的财政制度。征收统一累进税,维护法币,巩固边币。
⑤关于普及文化教育的规定
举办各类学校,普及免费的义务教育;尊重知识分子,提高边区人民政治文化水平。
(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历史意义
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保护抗日人民,调节各抗日阶级利益,改善工农生活,镇压汉奸反动派为基本出发点。全面系统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和抗战时期的宪政主张,是贯彻《施政纲领》基本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第8题:

简述抗大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所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是抗日根据地干部学校的典型。
(1)抗大概况。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共中央决定续办红军大学,1936年6月,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成立,1937年1月改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迁延安。从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到抗大,总校先后办了8期,同时还办了12所抗大分校,培养了20多万军政干部。
(2)抗大的教育方针。抗大的教育方针是1938年3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第三期同学会成立的题词,即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所谓“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战争的形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指生活上的艰苦朴素,工作中的刻苦勤奋,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指掌握和运用游击战的方法,与侵略者展开人民战争的持久战。
(3)抗大的政治思想教育。抗大非常重视对学员进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并将其作为学校的一门主要课程。同时,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途径也多种多样。①学习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②学习中共党内斗争的文件,提高党性意识;③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④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
(4)抗大学风。有关抗大的学风最重要的传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第9题:

分析评价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成就及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主要内容: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介绍外国文学。成就:1、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等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2、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3、文学革命提出了小说,戏剧的地位,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特别是以白话代替文言,使白话文学立于正宗地位。4、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破旧立新,在创作上显示了实绩。
历史意义:1、它是中国文学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彻底反对旧文学的革命,是文学观念、文学思想内容、文学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2、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3、文学革命批判旧传统的革命精神,面向世界文学勇于吸收的开放意识,冲破旧框框的自由创造精神,对新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10题:

简述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主要内容:第一,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获得了征税、发行货币等权力。第二,总统不仅享有行政大权,而且还有对于国会立法的否决权。第三,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第四,设置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第五,实行三权分立。历史意义:《1787年联邦宪法》改变了美国立国之初各州松散联合的状态,赋予联邦政府很大的权力,有利于全国性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调节美国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三权分立”原则的确立,在三个权力机构之间起到互相制约、均衡的作用,可以防止出现独裁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