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基础知识

简述溪流设计要点。

题目

简述溪流设计要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溪流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明确溪流的功能。(2)对游人可能涉入的溪流,其水深应设计在30cm以下,以防儿童溺水。(3)为使庭园更显开阔,可适当加大自然式溪流的宽度,增加曲折,甚至可以采用夸张设计。(4)对溪底,可选用大卵石、砾石等铺砌处理。(5)栽种石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处的水势会有所减弱,应设置尖桩压实植土。(6)水底与防护堤应设防水层,防止溪流渗漏。

第2题:

简述园路的设计要点。


正确答案: 1.处理好交通性与游览性的关系
2.园路要有主次之分
3.园路要疏密有致
4.因地制宜的设计园路
5.注重园路的曲折迂回
6.园路交叉口的处理7园路与建筑物的联系

第3题:

简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点。


正确答案:(1)问题或主题的设计。是在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学习目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2)学习情境的创设。要以促进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前提,尊重学习者“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尽可能创设各种情境,包括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现欲);应用情境(让学习者能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将知识外化),从而构造出一个利于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的网络化的学习环境。(3)学习资源的设计。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要确定学习主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该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除了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网络技术(查询、搜索等工具)由学习者亲身去获取学习资源外,还应精心设计的与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源库,通过校园网络系统或者是建立专题学习网站等对广泛的学习资源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加工整理。(4)自主学习的设计。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不同的设计。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即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反馈,即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第4题:

简述山地设计要点。


正确答案: (1)山先麓,陡缓相间;
(2)歪走斜伸,逶迤连绵;
(3)主次分明,互相呼应;
(4)左急又缓,勒放自如;
(5)丘陵相伴,虚实相生。

第5题:

下面关于溪流设计要点叙述正确的是()。

  • A、明确溪流功能,进行溪流水底、防护堤细部、水量、水质、流速设计及调整
  • B、游人可能涉入的溪流水深设计30cm以下,水底作防滑处理
  • C、可适当加大自然式溪流的宽度,增加曲折或夸张设计,使庭园更显开阔
  • D、栽种水生植物处的水势减弱,应压实植土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简述住宅设计中,卧室的设计要点。


正确答案: (1)室内色彩宜选用悦目、柔和、沉稳的色调,以暖色系为主。
(2)床的位置最好避开门窗,一面靠墙,三面临空。
(3)做好门窗的隔声密封处理,不要在卧室设置有噪声的电器设备。
(4)窗帘应选用薄、厚两层,纱帘和遮光窗帘或可调节的百叶窗帘。
(5)卧室的地面最好铺设地毯,可降低走动时的声音。
(6)卧室的设计可以结合吊顶垂直界面装修,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使其更加具有个性和完整性

第7题:

简述框架柱抗震设计设计原则及要点。


正确答案:⑴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柱设计弯矩的取值及计算。
⑵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柱设计剪力的取值及计算。
⑶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轴压比的限值。
⑷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构造要求。

第8题:

简述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的设计要点。


参考答案:(1)规定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和范围;
  (2)规定核算方法;
  (3)规定核算方法应遵守的会计准则或帐目登记,财产代价或成本计算结转的要求;
  (4)规定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
  (5)规定科目明细核算要求,指明明细科目的设计要求及具体核算方法。

第9题:

简述溪流施工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1)施工准备,溪道放线;
(2)溪槽开挖;
(3)溪底施工(混凝土结构、柔性结构);
(4)溪壁施工,溪道装饰;
(5)试水。

第10题:

简述屋面热工设计要点。


正确答案: (1)保温隔热屋面适用于具有保温隔热要求的屋面工程。保温隔热屋面的类型和构造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屋面的结构形式、环境气候条件、防水处理方法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屋面保温可采用板式材料或整体现喷保温层,屋面隔热可采用架空、蓄水、种植等隔热层。
(3)屋面保温层的厚度设计,应根据所在地区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计算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