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设计

大、小出入口的布局形式及其应用特点。

题目

大、小出入口的布局形式及其应用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论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的布局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

汉长安城:汉长安城位于西安市西北郊3公里的渭河南岸,今西安市未央区汉城乡。汉长安城平面略呈方形,方向基本作正南北向,东墙平直,其他三墙都有曲折。城墙外环绕护城河。城墙每面3门,共12个城门。由东墙北端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东城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南城覆盎门、安门、西安门;西城章城门、直城门、雍门;北城横门、厨城门、洛城门。各城门均为3个门道,各门道宽6~8米,相当于4个车轨。城门均为木构建筑,未用砖,在阙口两侧排列石础,架设木栿、立柱,上面修筑门楼。四座城门与宫城宫门相对,其余八座城门各与城内一条大街相连。城门皆有设防。长安城内宫殿区占三分之二。主要有长乐宫,位于城东南部,称东宫;未央宫,位于长安城西南隅,平面方形;桂宫,在未央宫之北,平面长方形;北宫;明光宫以及城外的建章宫。另有武库位于长乐、未央二宫之间,属于未央宫的附属建筑。《三辅黄图》中记载“长安城中八街九陌”,已探明的八条大街各成一直线,;另有东西九市,其中“四市”即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市,其余五市多设于城外。市内及周边有分布密集的手工业作坊遗迹。由于长安城内宫殿建筑已占据三分之二,因此一般平民百姓可能大多居住城外,另在汉长安城一直东南的龙首原清理出汉墓近500座,当为当时一般居民主要的墓葬区。在长安城南郊和东郊公发掘出十多处规模庞大的礼制建筑,其中最重要的属南郊的明堂辟雍遗址、官社官稷和王莽宗庙遗址。
唐长安城:长安城的基本形制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里坊、市构成。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北连禁苑,南接皇城。宫城、皇城以外三面为纵横大街划分出的里坊区,其间布列110坊、工商业区东西两市以及众多塔寺庙宇、曲江池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整体设计是以宫城、皇城正南门、朱雀大街以及郭城嫩们所在之南北线为中轴,严格按照左右对称的原则规划全城街道和坊市,结构谨严,区划整齐。7世纪以后,相继于宫城的东北、东南兴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但城的布局并没有因此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随着大明宫的修建、兴庆宫的改建,均衡对称的理想空间模型逐渐被打破,代之以适应功能需求的非均衡对称形态。隋唐长安城的建制对当时和后世的中外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题:

简述常见的三种页面布局形式的特点。


正确答案: T型:页面结构清晰,主次分明,强调秩序。缺点是呆板
口型:可以充分利用版面空间,信息量大。缺点是页面比较拥挤,不够灵活。
POP型:不讲究对称,页面比较漂亮,较吸引人,缺点是一般需要使用图片,载入页面速度较慢。

第3题:

小面积机房照明的布局一般采用()

A.分散布局

B.光带布局

C.环形布局

D.其它形式布局


参考答案:A

第4题:

简述套环式园路系统的布局形式及特点。


正确答案: 1、布局形式:由主园路构成一个闭合的大型环路或一个“8”字形的双环路,再由次园路和游览小道从主园路上分出,相互穿插连接与闭合,构成另一些较小的环路。
2、特点:
(1)主园路、次园路和小路环环相套、互通互连,少有尽端式道路,可避免走回头路。
(2)最能适应公共园林环境,应用最为广泛。
(3)不宜在狭长地带运用,在这种空间里套环式园路往往难以构成完整系统。

第5题:

根据园林的布局形式可分为()、()、()、三大类。


正确答案: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

第6题:

小面积机房照明的布局一般采用()

  • A、分散布局
  • B、光带布局
  • C、环形布局
  • D、其它形式布局

正确答案:A

第7题:

飞机的气动布局形式有哪些?请简述各布局形式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主要有常规布局、无尾布局、鸭式布局、三翼面布局和飞翼布局
特点:常规布局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以来,飞机设计师们通常将飞机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放在机翼后面的飞机尾部。这种布局一直沿用到现在,也是现代飞机最经常采用的气动布,因此称之为“常规布局”。20多年前,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机翼前沿根部靠近机身两侧处增加一片大后掠角圆弧形的机翼面积,就可以大为改善飞机大迎角状态的升力。这增加的部分在我国一般叫做“边条”。新式战斗机很多都采用这种布局,如俄罗斯的米格-29、苏-27、美国的F-22、F-16、F-18等。只要看到一型飞机采用了边条的设计,就可推测到这型飞机是强调近距离格斗性能,适合大迎角、大过载机动飞行的。美国的飞机一直钟情于常规布局。虽然美国通过X-31试验机已经获得了鸭式布局设计的要领,但在新一代战斗机F-22亮相时,大家看到的仍然是常规布局。
无尾布局
通常说的“无尾布局”,是指无水平尾翼,垂直尾翼还是有的。这种布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实用了。德国的火箭动力战斗机Me-163就是这种布局。60年代采用这种布局的飞机比较多,如法国的“幻影”Ⅲ、美国的F-102、F-106、英国的“火神”式轰炸机等。在无尾布局的飞机上,副翼兼顾了平尾的作用。省去了平尾,可以减少飞机的重量和阻力,使之容易跨过音速阻力突增区,其缺点主要是起降性能差。
无尾布局的飞机高空高速性能好,适合做截击机用。但其低空区音速机动性能差,不符合现代飞机发展趋势,正逐渐被鸭式布局所取代。
鸭式布局
鸭式布局,是一种十分适合于超音速空战的气动布局。早在二战前,前苏联已经发现如果将水平尾翼移到主翼之前的机头两侧,就可以用较小的翼面来达到同样的操纵效能,而且前翼和机翼可以同时产生升力,而不像水平尾翼那样,平衡俯仰力矩多数情况下会产生负升力。早期的鸭式布局飞起来像一只鸭子,“鸭式布局”由此得名。采用鸭式布局的飞机的前翼称为“鸭翼”。战机的鸭翼有两种,一种是不能操纵的,其功能是当飞机处在大迎角状态时加强机翼的前缘涡流,改善飞机大迎角状态的性能,也有利于飞机的短矩起降。真正有可操纵鸭翼的战机目前有欧洲的EF-2000、法国的“阵风”、瑞典的JAS-39等。这些飞机的鸭翼除了用以产生涡流外,还用于改善跨音速过程中安定性骤降的问题,同时也可减少配平阻力、有利于超音速空战。在降落时,鸭翼还可偏转一个很大的负角,起减速板的作用。据称,俄罗斯下一代的飞机也考虑使用鸭式布局。
三翼面布局
在常规布局的飞机主翼前机身两侧增加一对鸭翼的布局称为“三翼面布局”。俄罗斯的苏-34、苏-35和苏-37都采用这种布局。美国在F-18上也试过这种布局,但没有发展为生产型号。三翼面布局的前翼所起的作用与鸭式布局的前翼相同,使飞机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的机动性较好。但目前这种布局的飞机大多是用常规布局的飞机改装成的。三翼面布局的缺点是增加了鸭翼,阻力和重量自然也会增大,电传操纵系统也会复杂一些。不过这种布局对改进常规布局战机的机动性会有较好的效果。
飞翼布局
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和德国就开始研究这种布局的飞机。现代采用飞翼布局的最新式飞机,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B-2隐型轰炸机。由于飞翼布局没有水平尾翼,连垂直尾翼都没有,只是像一片飘在天空中的树叶,所以其雷达反射波很弱,据说B-2在雷达上的反射面积只有同类大小飞机的百分之一。过去飞机没有电传操纵系统,也没有计算机帮助飞机员操纵飞机,因此,飞翼式飞机的飞行控制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类似B-2这样的飞翼布局,其空气气动力效率高、升阻比大、隐身性能好,但机动性差、操纵效能低,所以这种局面目前只适用于轰炸机

第8题:

大、小出入口的布局形式及其应用特点:


参考答案:
1大小出入口合一,车流人流不分。适于人流量不大的小型公园或大公园的次要入口、专用门。
2大小出入口分开,售票等管理用房设在小出入口一侧,平时只开小门。适用于以人流为主的一般公园大门。
3大小出入口分开,收票室设在两口之间,兼顾两侧收票,适于人、国车均较多的大型公园。
4车、人流分开,对称布置,适于大型公园。主要是形式上服从对称的要求。
5进口和出口分开设置,入口、出口分别与游览路线的起点和终点相连。适于大型公园使用,特别是游览顺序较强的专业性公园。

第9题:

简述驱动桥主减速器各种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


正确答案: 根据齿轮类型:
(1)弧齿锥齿轮:主、从动齿轮的轴线垂直相交于一点。应用:主减速比小于2.0时。
(2)双曲面齿轮:主、从动齿轮的轴线相互垂直而不相交,且主动齿轮轴线相对从动齿轮轴线向上或向下偏移一距离。应用:主减速器比大于4.5而轮廓尺寸有限时。
(3)圆柱齿轮:广泛用于发动机横置的前置前驱车的驱动桥和双级主减速器驱动桥以及轮边减速器。
(4)蜗轮蜗杆:主要用于生产批量不大的个别总质量较大的多桥驱动汽车和具有高转速发动机的客车上。
根据减速器形式:
(1)单级主减速器:结构:单机齿轮减速,应用:主传动比io≤7的汽车上。
(2)双级主减速器:结构:两级齿轮减速组成,应用:主传动比io为7-12的汽车上。
(3)双速主减速器:结构:由齿轮的不同组合获得两种传动比,应用:大的主传动比用于汽车满载行驶或
在困难道路上行驶;小的主传动比用于汽车空载、半载行驶或在良好路面上行驶。
(4)贯通式主减速器:结构:结构简单,质量较小,尺寸紧凑,应用:根据结构不同应用于质量较小或
较大的多桥驱动车上。

第10题:

论述城市布局形态的类型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就是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其优点是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城市各项用地紧凑、节约,有利于保证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
一般情况下,鼓励中小城市集中发展,此类城市在布局中需要处理近期和远期的关系,规划布局要有弹性,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避免虽然近期紧凑,但远期出现功能混杂和干扰的现象。
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可进一步划分为网格状、环形放射状等类型。
(1)网格状
(2)环形放射状
2、分散式布局的城市
最主要的特征是城市空间呈现非集聚的分布方式,包括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等多种形态。
(1)组团状
组团状形态的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的城市用地,每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的河流、大片的森林等分割。这类城市的规划布局可根据用地条件灵活编制,比较好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系,容易接近自然,并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如重庆、南京。
(2)带状
带状形态的城市大多是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和影响,城市被限定在一个狭长的地域空间内,沿着一条主要交通轴线两侧呈长向发展,平面景观和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如兰州、深圳。
(3)星状(指状)
星状形态的城市通常是从城市的核心地区出发,沿多条交通走廊定向向外扩张形成的空间形态,发展走廊之间保留大量的非建设用地。这种形态可以看成环形放射城市的基础上叠加多个线形城市形成的发展形态。放射状、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的建立对这一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对发展走廊非建设用地的控制是保证这种发展形态的重要条件。如哥本哈根。
(4)环状
环状形态的城市一般围绕着湖泊、山体、农田等核心要素呈环状发展。在结构上可看成是带状城市在特定情况下首尾相接的发展结果。与带状城市相比,由于形成闭合的环状形态,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较为方便。由于环形的中心部分以自然空间为主,可为城市创造优美的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但除非有特定的自然条件限制或严格的控制措施,否则城市用地向环状的中心扩展的压力极大。如新加坡。
(5)卫星状
卫星状形态的城市一般是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若干个小城市而形成的城市形态。这种形态有利于在大城市及大城市周围的广阔腹地内,形成人口和生产力的均衡分布,但在其形成阶段往往受自然条件、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城镇形状以及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与阶段的影响。如上海。
(6)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这种空间形态是城市在多种方向上不断蔓延发展的结果。多个不同的片区或组团在一定的条件下独自发展,逐步形成不同的多样化的焦点和中心以及轴线。这种空间形态的典型城市如底特律、洛杉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