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伦理学

简述如何理解制度伦理?

题目

简述如何理解制度伦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你如何理解和看待“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正确答案:①制度是大家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②“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 ③“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是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必然要求;④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发挥好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第2题:

简述如何理解财政平衡问题。
(1)财政平衡是财政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
财政收支对比的状态有三种:
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
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
三是收纸箱等。在
这三种情况中,收纸箱等是平衡,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在实践中只能追求一种基本平衡,即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均应视为财政平衡。
(2)财政平衡的全面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财政平衡不可以做绝对理解。
第二、对财政平衡要有动态观点。
第三、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全局观点。
第四、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第五、研究财政平衡要注意区别不同赤字概念。

第3题:

简述如何理解电子货币。


正确答案:定义1:电子化货币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二进制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定义2: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该数据本身即可称作电子货币。

第4题:

如何理解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正确答案:偏向问题:研究者的偏向;被试者的偏向。研究者的偏向的主要来自研究者的期望和行为暗示;被试者的偏向主要来自于被试者的行为的主观反映和对研究的担心程度。即被试者指导自己正在进行实验或者担心实验的后果,从而导致自身行为与平时或其他非研究者的不一样的状态。
伦理问题:自觉自愿原则;保护原则——风险最小原则;风险-利益原则;尊重原则。

第5题:

简述制度的伦理内涵、伦理功能及其作用方式。


正确答案: 从制度本身的内在结构看,制度一般有三个维度:社会关系、制度形式和伦理精神。社会关系是制度的客观内容,也是制度调节和处理的对象;制度形式是制度的具体组织、构架和运用方式;伦理精神是制度的灵魂和核心;这三者又是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制度的伦理功能就是制度调节、整合人与人之间各方面关系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有调节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和演示功能。调节功能是指制度遵循一定的规范准则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使之和谐有序;约束功能是指制度以其特有的惩罚措施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合乎规范;凝聚功能是指制度以其内蕴的伦理精神对人们产生感召力,从而使制度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达成某种社会共识;演示功能是指制度通过其运行过程把它蕴含的伦理理念(如公平、正义、人道等)展现出来,从而对人们起到倡导这些观念的作用。
制度的伦理功能通过明示和默示两种基本方式发挥作用,明示是指制度以具体的规范形式公开昭示某种伦理要求,主要表现为法律规范、各种行政法规以及职业道德中的章程、守则、承诺等;默示是指制度所内涵的伦理精神通过组织形式、运作程序以及基本的权利、义务安排等方式来默示某一种价值准则,给社会成员展示一条基本的行为之“道”,使民众因受此“道”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有所“得”,从而形成符合制度要求的德行。真正健全的制度应该将明示和默示这两种方式有机统一起来。

第6题:

如何理解工官制度?


参考答案: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工官集制订法令法规、规划设计、征集工匠、采办材料、组织施工于一身,实行一揽子领导与管理。


第7题:

如何理解德育内容在发展的趋势上对“全球伦理”的确认?
所谓“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没有这样一种在伦理上的基本共识,社会或迟或早都会受到混乱或独裁的威胁,而个人或迟或早也会感到绝望。”

第8题:

对于医院管理伦理的认识和理解正确的是

A、医院管理伦理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B、医院管理伦理要求将管理制度与伦理相结合

C、医院管理伦理要研究如何使医院管理与伦理相结合

D、医院管理伦理要求医院管理注重医院文化建设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如何理解调节伦理关系的强制手段和非强制手段?


正确答案: 调节伦理关系的强制手段和非强制手段主要指的是法律与道德。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铺相成,又相互区别。
首先、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彼此强化着对方的作用,如果能将道德和法律摆在并重的位置上,共同发挥作用,对社会伦理关系的维护和调节是最佳的。
其次、二者相互区别。从作用的性质看,道德是一种强制手段,它主要靠着规劫、评价、示范、激励等温和的方式,诉诸人的良心、内心信念等发生作用,它对于人的行为缺乏强制的约束力。
从作用的范围看,法律的范围比道德要窄,法律规范表达的是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社会的底线伦理。而道德却包括了从最低到最高目标不同层次的标准和境界。
从作用的效果看,法律比道德更快捷、更高效、但道德比法律更深刻、更持久,它不仅为法律提供善恶、正当与否的标准,还造就了服从法律的品质,道德改变的是人心,使人在法律监督不到的地方也能自我约束而不做违法的事。

第10题:

怎样理解公共伦理学的制度伦理?


正确答案: 第一,制度本身就包含着伦理规范,因此,简单地说,制度伦理首先指称的就是“制度中的伦理”,它强调的是制度的道德性。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不是直接的伦理规范,但人们设立这些制度时所依据的又往往是特定的伦理原则和一定的道德要求。从制度安排来看,制度的设立是以一定的道德为前提的,道德为制度提供伦理支持。
第二,制度伦理的另一个含义是“道德的制度化”,其核心是“道德立法”。通过“道德立法”来明确公共部门的公职人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和行为准则,使道德规范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这也是改变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带来的“道德失范”的种种无序现象,强化公众特别是公职人员的公德意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我们可以把制度伦理具体理解为,它是制度的道德性与道德的制度化相协调的一系列规范和规则的制度安排,是社会道德价值与道德建设的规范体系的辩证统一。离开制度的道德评价和道德要求,制度伦理就失去了内在价值,也就很难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同样,离开道德的制度化或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制度伦理就没有现实存在和实践的意义,也就不可能把社会主导的伦理价值和道德观念转化为现实的社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