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

试述田间CO2浓度变化规律和CO2浓度与作物产量的关系。“通风”的含义?

题目

试述田间CO2浓度变化规律和CO2浓度与作物产量的关系。“通风”的含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周年变化规律。一年之内,在田间有作物生长的季节,由于光合作用固定CO2数量增加,空气中的CO2浓度较低,而非生长季节,CO2浓度较高。
②周日变化规律。在一天之内,作物群体内CO2浓度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午夜和凌晨,群体内CO2浓度很高,这是由于在此期间CO2有补充而无消耗的缘故。清晨日出之后,光合作用逐渐加强,浓度逐渐下降;接近中午,光合作用旺盛,CO2浓度降至最低值;傍晚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CO2浓度又复上升。
③田间群体内的CO2浓度变化。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不但来自群体以上空间,而且也来自群体下部,其中包括土壤表面枯枝落叶分解、土壤中活着的根和微生物呼吸、已死的根系和有机质腐烂等释放出来的CO2。据估计、群体下部供应的CO2约占供应总量的20%。
④CO2浓度的垂直分布。在作物群体内部,接近地面的CO2浓度经常是比较高的。在一天之中,午夜和凌晨,越接近地表面,CO2浓度越高。白天,由于光合作用消耗,群体上部和中部的CO2浓度较小,下部稍大一些。作物群体上层光照充足,但CO2浓度相对较低,下层的C02浓度较大,光照却又较弱,各自都成了增加光合成的限制因子。这便是在作物生产上要十分重视通风透光的原因所在。
提高CO2浓度可以促使某些作物增加产量。不同作物对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的反应是不同的,比如C3作物(大豆)对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反应比C4作物(玉米)要好一些,C3比C4作物对CO2浓度增加的反应更为敏感。但是,空气中的CO2浓度并非越高越好。当CO2浓度增高到一定的限度时(譬如,对小麦来说,CO2浓度达到0.12%时),光合速率即开始下降。
“通风”的含义。“通风透光”中的“通风”主要指C02的流动和补充。作物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吸收消耗群体内部和群体周围的CO2,而补充CO2则主要依靠空气湍流和气体扩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 A、增加室内CO2浓度
  •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 C、增加光照强度
  •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正确答案:D

第2题: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培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 A、增加室内CO2浓度
  •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 C、增加光照强度
  •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正确答案:D

第3题:

晴朗无风天气下,近地层CO2浓度呈现明显的昼低夜高的变化规律,夏季尤为突出以营养生长期内增施CO2气肥效果最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

第4题:

室内 CO2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和空气细菌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完全无关系
  • B、 呈正相关
  • C、 只有 CO2 浓度和细菌总数有关系
  • D、 只有颗粒物浓度与细菌总数有关

正确答案:B

第5题:

作物群体内CO2浓度的规律性变化是,一天中常是()时最低,一年中常是()季最低。


正确答案:中午;夏秋

第6题: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②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正确答案:C

第7题:

适当提高CO2浓度可抑制果品和其他农产品的呼吸作用,但CO2浓度超过()时可使果实中毒,风味和品质变劣。


正确答案:15%

第8题:

设施CO2浓度升高对植物最直接的影响是()。

A.提高水分利用率

B.提高光合作用

C.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

D.提高作物产量


正确答案:B

第9题:

简述CO2浓度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 ①周年变化规律;
②周日变化规律;
③田间群体内CO2的来源;
④CO2浓度的垂直分布。

第10题: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释放的CO2有超过1/3被海洋吸收,海水中CO2浓度升高会导致海水pH值()。

  • A、升高
  • B、下降
  • C、不变
  • D、无规律变化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