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史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的来源。

题目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的来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史研究的范围。


正确答案:⑴高等院校与科研系统社会学研究与教学的历史。
⑵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历史。
⑶乡村建设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的历史。

第2题:

请简述成长期中国社会学界代表性的理论学说。


正确答案:⑴资源说:中国种种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资源贫乏、人口众多、耕地少而分散、生产力落后、人民教育程度低等。解决这些问题要从问题的本身入手,即要提倡生育节制、进行乡村建设运动、建立社会保障与救济体制,实现工业化等;
⑵文化说:中国种种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近代西方文明入侵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国社会因而受到冲击,在急速的变迁中,出现了种种文化失调。至于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主张可分为3类:全盘西化、复古派和折中派。

第3题:

请简述恢复重建以来中国应用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正确答案: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社会项目评估方法、态度测量方法、社会心理、人类学方法、性学研究、语言研究、医学与社会研究、犯罪问题研究、人口研究、环境研究、人际关系问题研究、家庭研究、民族研究、社会组织、社会分层、城市研究、发展研究、劳动就业、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等方面。

第4题:

请简述在中国社会学传入初期,先行者为何大倡“群学”而不言社会学。


正确答案: ⑴“群学”译名在移植西方社会学之初,更容易使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从而易为当时的国人所接受。⑵能够起到鼓励国人救亡图存,团结御敌的作用,对维新变法、国家与社会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第5题:

请简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学发展遭遇短暂挫折的原因。


正确答案: 是新兴学科,基础较为薄弱,有的学校因师资力量弱、学生修习人数少等原因将之取消;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有些人对社会学产生误解,把其等同于“社会主义”,予以压制;受当时“重理轻文”的国家教育政策与经济政策影响;由于战争因素的影响。

第6题:

请简述孙本文教授所提出的社会学中国化的设想。


正确答案: 第一,建立中国自己的理论社会学。实现的具体路径包括:①整理中国固有的社会史料;②实地研究中国社会的特性;③系统编辑社会学的基本用书。
第二,建立中国自己的应用社会学。实现的具体路径包括:①详细研究中国问题;②加紧探讨中国社会事业和社会行政;③切实研究中国社会建设方案。
第三,训练社会学人才。

第7题:

请简述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学者群的群体特征。


正确答案:⑴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获得了比较系统而完整的西方学术训练,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冲突特征。
⑵大多数来自开放较早的地区,出身于地主、官僚、商人等家庭。他们当中比较有成就的人,无一例外都曾经留学西方,其中大多数曾留学美国。有的是自费留学、有的是通过教会学校资助,更多的是享受各种公费奖学金待遇。
⑶尽管接受了欧美系统的学术训练,但绝不盲从,主要致力于寻找富国强民的现代化道路。

第8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思想史与中国社会学史的关系。


正确答案:社会思想史的研究在于揭示各种新概念、新学说的形成理论和展开线索,在于对那些有鲜明个性的思想理论的产生根据和演化逻辑的清理,在于对那些具有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的不同学术流派进行比较分析;而学科活动史(或者称学科发展史)主要通过人物生平、社会事件、机构兴衰、学术队伍和学科地位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总结出来,重在记录事件和回忆过程。因此,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要从中国远古时代的贤哲对中国社会的看法说起,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只是从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研究活动开始。

第9题:

请简述有关中国社会学起源的代表性观点。


正确答案:说法一:认为中国社会学起源于康有为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授“群学”。
说法二:中国社会学起源于严复1895年在天津《直报》发表《原强》等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1897年,严复在天津《国闻报》上表发了其译述的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一书的前两章,这是西方社会学著作传入中国之始;1903年,上海文明编译局出版了严复译述的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一书,定名为《群学肄言》,这是直接译自西方社会学的第一部书。

第10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理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议题。


正确答案: 恢复重建以来的理论社会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学历史的研究;社会结构研究;其他社会学理论研究,包括:社会信任研究、社会资本研究、社会网络研究、生命历程理论及事件史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