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养殖学

混养鱼类品种的选择应掌握哪些原则?

题目

混养鱼类品种的选择应掌握哪些原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养殖品种为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
②避免种间竞争,尤其注意不要引起品种之间的食料竞争。
③尽可能地利用并发挥品种之间互利的生物学关系。
④选择的品种要能充分地利用鱼池里所形成的一切食料基础,保证食物网的饵料生物尽可能多地转化成鱼体蛋白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兔子选配应掌握的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避免近交;
(2)年龄选配原则:宜配原则(壮×壮、青♂×老♀、老♂×青♀)。尽量不配原则(老×老、青×青);
(3)优配优原则:公兔高于母兔等级(配种前进行种兔品质鉴定);
(4)效果不好不配原则;
(5)有遗传缺陷的不配;

第2题:

品种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1)根据当地栽培制度(2)根据当地自然条件(3)生产条件

第3题:

预防鱼类艾美虫病的有效措施是()

A.轮养

B.混养

C.单养

D.高位池养殖


正确答案:A
艾美虫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可采取轮养的办法来进行预防。

第4题:

池塘成鱼多品种混养的生物学原理和优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混养的优点:
①充分利用饵料;
②合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
③可以防治鱼病;
④可以均衡上市;
⑤获得食用鱼和鱼种双丰收;
⑥提高产量和效益:稳水质,增放养,减鱼病
2.混养的生物学基础:
①吃食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之间的关系;
②吃食性鱼类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肉食性鱼类和普通鱼类的关系;
④滤食性鱼类之间的关系;
⑤不同水层与类之间的关系

第5题:

鱼类混养的优点?


正确答案: ①合理和充分利用饲料。
②合理利用水体。
③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
④获得食用鱼和鱼种双丰收。
⑤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6题:

在选择试验仪表时,要掌握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1)根据被测量对象选择仪表的类型。首先根据被测继电器是直流还是交流,选用直流仪表或交流仪表。
(2)根据试验线路和被测继电器线圈阻抗的大小选择仪表的内阻。
(3)根据被测的大小选用适当的仪表。
(4)根据使用的场所及工作条件选择仪表。

第7题:

选择鱼类养殖品种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市场需求、品质、环境要求、生长习性、养殖周期等。

第8题:

下列混养叙述错误的是()。

  • A、混养是多种鱼、多规格(包括同种不同年龄)的高密度混养
  • B、混养是根据鱼类的生物学特点,充分适用它们相互有利的-面,从而发挥“水、种、饵”的生产潜力
  • C、混养能使各种鱼的产量均有所增产
  • D、混养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而且在同-他塘中生产出各种食用鱼,但混养条件克刻不易使用

正确答案:D

第9题:

大宗淡水鱼类主要包括哪些品种?


正确答案: 我国的大宗淡水鱼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鳙、鲤、鲫、团头鲂七种。
青鱼也称螺蛳青、乌青、青鲩,为底层鱼类。主要生活在江河深水段,喜活动于水的下层以及水流较急的区域,喜食黄蚬、湖沼腹蛤、螺类等软体动物,10厘米以下幼鱼以枝角类、轮虫、水生昆虫为食物,15厘米以上个体开始摄食幼小而壳薄的蚬螺等。冬季在深潭越冬,春天游至急流处产卵。
草鱼也称草鲩、混子、草混、草青,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肉厚刺少味鲜美,每百克草鱼肉含蛋白质17.9克、脂肪4.3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其肉质白嫩、韧性好、出肉率高。草鱼一般喜栖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具河湖洄游习性,性成熟个体在江河流水中产卵,产卵后的亲鱼和幼鱼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没的浅滩草地和泛水区域以及干支流附属水体摄食育肥。冬季则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草鱼性情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性贪食。
鲢也称白鲢、鲢子。鲢体银白色,头、体背部较暗色,偶鳍灰白色,背鳍和尾鳍边缘黑色,栖息于大型河流或湖泊的上层水域,性活泼,善跳跃,稍受惊动即四处逃窜,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幼体主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成体则滤食硅藻类、绿藻等浮游植物兼食浮游动物等,可用于降低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最大可达100厘米,通常为50~70厘米。
鳙也称花鲢、黑鲢、胖头鱼。鳙体背侧部灰黑色,间有浅黄色泽,腹部银白色,体侧有许多不规则黑色斑点,各鳍灰白色并有许多黑斑。鳙鱼生活于水域的中上层,性温和,行动缓慢,不善跳跃。在天然水域中,数量少于鲢鱼。平时生活于湖内敞水区和有流水的港湾内,冬季在深水区越冬。终生摄食浮游动物,兼食部分浮游植物。
鲤也称鲤拐子、鲤鱼。鲤鱼体背部暗黑色,体侧暗黄色,腹部黄白色。尾鳍下叶橘红色,胸鳍、腹鳍和臀鳍黄色。杂食性,成鱼喜食螺、蚌、蚬等软体动物,仔鲤摄食轮虫、枝角类等浮游生物,体长15~20毫米以上个体改食寡毛类和水生昆虫等。
鲫也称鲫瓜子、鲫拐子、鲫壳子、河鲫鱼、鲫鱼,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体型似鲤鱼,头小,体较高,无须。属底层鱼类,适应性很强。鲫鱼属杂食性鱼,主食植物性食物,鱼苗期食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鲫鱼一般两冬龄成熟,是中小型鱼类。生长较慢,一般在250克以下,大的可达1250克左右。
团头鲂也称武昌鱼,体高而短,甚为侧扁,体型呈菱形,腹部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一肉棱。头短小呈三角形。口小,而无须。喜生活在湖泊有沉水植物敞水区区域的中下层,性温和,草食性,因此有“草鳊”之称。幼鱼以浮游动物为主食,成鱼则以水生植物为主食。团头鲂生长较快,100~135毫米的幼鱼经过1年饲养,可长到0.5千克左右,最大体长可达3.5~4.0千克。由于团头鲂生长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个体大,并可在静水中生长繁殖等优点,故被认为是优良的养殖对象。

第10题:

池塘养殖成鱼为什么要以一个品种为主,多个品种混养,举例说明其优点。


正确答案: 混养搭配由于各种鱼种阶段的活动水层、食性、生活习性已有明显差异,因此可以将多种鱼进行适当的混养搭配,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天然饵料资源,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一般生产上选择一种主体鱼,另外选择几种在食性上矛盾不大的其他鱼种适当搭配,做到彼此互利,提高池塘利用率和鱼种成活率。混养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充分的合理的利用养殖水体与饵料资源:我国目前养殖的食用鱼,其栖息生活的水层有所不同,鲢、鳙鱼生活在水体的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而青、鲤、鲫鱼则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将这些鱼类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同池养殖,就能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充分发挥池塘养鱼生产潜力。我国池塘养鱼使用的饵料,既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各种水旱草,还有人工投喂的谷物饲料和各种动物性饵料。这些饵料投下池后,主要为青、草、鲤鱼所摄食,而碎屑及颗粒较小的饵料又可被团头鲂、鲫鱼以及多种幼鱼所摄食,而鱼类粪便又可培养大量浮游生物,供鲢、鳙鱼摄食。因此混养池饵料的利用率较高。
(2)可以充分发挥养殖鱼类共生互利的优势:我国的常规养殖鱼类多数都具有共生互利的作用。如青、草、鲂、鲤等吃剩的残饵和排泄的粪便,可以培养大量浮游生物,使水质变肥。而鲢、鳙鱼则以浮游生物为食,控制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又改善了水质条件,可促进青、草、鲂、鲤鱼生长。而鲤、鲫、罗非鱼等,不仅可充分利用池中的饵料,而且通过他们的觅食活动,翻动底泥和搅动水层,可起到增加溶氧的作用,促进池底有机物的分解和营养盐类的循环作用。
(3)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多种鱼、多种规格的鱼同池混养,不仅水体、饵料可以充分利用,而且病害少、产量高,从而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