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栽培学

简述江蓠藻种的干燥处理

题目

简述江蓠藻种的干燥处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从江蓠藻体中可以提取(),它在食品、工业、农业、医药卫生等方面有广泛用途。


正确答案:琼胶

第2题:

为促使江蓠孢子集中大量放散,对藻种进行干燥刺激处理。处理的两种方法是:()和()。


正确答案:阴干刺激;日晒刺激

第3题:

小叶海藻的来源是

A.马尾藻科植物羊栖菜的干燥藻体

B.多孔菌科植物羊栖菜的干燥藻体

C.多孔菌科植物海蒿子的干燥藻体

D.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的干燥藻体

E.石竹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藻体


正确答案:A

第4题:

简述江蓠池塘栽培的日常管理


正确答案:①换入新鲜海水换水是高产最有效措施,换水可补充营养盐,可以降低pH,增加水体中江蓠生长所需二氧化碳含量。每3天换1次新鲜海水,有条件的1~2天换1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l/3至1/2。
②注入淡水可以降低栽培水体盐度,使之更适江蓠生长。淡水的注入在排水后与海水的注入交替(或同时)进行,以利于海、淡水互兑,减少池塘各个部位水体的盐度差。淡水的注入量视注入海水的盐度而定,盐度高多注些,盐度低少注些。
③根据季节变化情况,调节池水深度池水深度保持30~40cm,冬、夏季有变化,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冬季保持水深20~30cm,夏季保持在50cm以上。保持水温升高不太快,维持35℃以下。保持光照强度不太强,种苗易安全度夏,菊花江蓠冬季保持水深60~80cm,以保障水温下降不太快,夏季保持水深70cm,维持水温不要太高。
④定期施肥以有机肥为佳,如猪粪、鸡粪、水肥(经化解的厕水)等,施放猪粪、鸡粪,通常把其装在透气的编织袋内,整包置于池里,让其慢慢分解溶化释放。施放水肥,每次每1/15hm2用量8~12Kg,2~3天施肥1次。化肥选用碳酸铵、尿素或硫酸铵,2~3天施肥1次,用肥量据池水肥力和栽培密度而定,施氮浓度为万分之0.015。化肥应在晴天早晨施肥
⑤及时清除杂藻浒苔、丝藻、水云、刚毛藻、硬毛藻与江蓠争营养、争阳光、争地盘,影响生长,须及时清除。
清除杂藻办法:a.手工清除;b.生物清除,混养遮目鱼,遮目鱼摄食浒苔、丝藻;C.化学药物清除。丝藻刚发生时,使用浓度为万分之0.02的拉达朋灭除,浒苔可用百草枯灭除:使用浓度0.2%。0.4%的百草枯,应在早晨进行,操作时先排干池水,然后全池喷洒,隔2h后进水。用浓度0.3%~0.6%的百草枯,在阳光下进行,操作时排干池水,把药液喷洒在江蓠和浒苔藻体上,暴晒1h后进水。
⑥注意观察藻体的生长情况如藻体颜色有不正常的变化,要分析原因,是肥料缺乏、海水盐度不适、光照不足,还是其他原因所引起,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在暴风雨过后,要注意水盐度变化,如密度过低,要引进海水调节。

第5题:

简述江蓠栽培的主要方式


正确答案:(1)潮间带整畦撒苗栽培
在一般情况下,汪篱苗培一育到秋末冬初,随着水温的降低,迅速生长,当藻体长度达到5~6cm以上时,便一可以在海滩上整畦撒苗养成。
具体做法是将浅滩加以适当整理,除去杂藻,然后把江篱幼苗连同原生长基,如石块、贝壳等较整齐地播在浅滩上。撒苗时,每个生长基间的距离为30~40cm。排成菜畦状,管理较方便。经过2~3个月的栽培,即可得到lm左右的江篱藻体。在北方一般长到6~7月份也可以收获了。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沿海地区都可以进行生产。在水质较肥沃的海区,一个生产季节0.067hm2产干品可达100kg以上。
(2)潮间带网(条)帘夹苗栽培
选择平坦的内湾浅滩,把野生或者人工培育的江篱苗种均匀地夹在浮筏的苗绳上。长8m、宽lm,两端备绑长1.2m的小竹竿,两边备有120股(40x3)聚乙烯绳做成长约l0m的浮绠,网片网目的大小为15cmx15cm。网片的两端各绑长1.2m的浮竹,中间再绑上2~3条。隔一定距离打入木桩,用以固定和吊挂网帘。通常每个网片大约夹苗180簇(3~5棵为一簇),0.067hm2以30个网片计,则共夹苗约5400簇(相当鲜苗种20kg)。这种养成方法,0.067hm2产干品可达150kg以上。
这种夹苗养成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海水上涨的时候,浮筏漂在水面,江篱可以充分吸收阳光,潮水退下后,浮筏便贴在浅滩上,江篱可以吸收浅滩上的积水,不会干枯死亡。
(3)浅海浮筏栽培
采用双架式浮筏的结构及栽培密度基本上能适合龙须菜、脆江篱等江离种类的生态要求。具体做法是:在每台浮筏两边各用一条长25m的聚乙烯绳作绠绳,在绠绳的两端各绑以直径约2cm、长3m的浮绠,在两端的浮绠上绑聚乙烯苗绳((3x40=120股线)10条,条距约30cm,苗绳长度为25m,并水平放置,一般每隔5m处绑一细绳,使苗绳保持平行,不致混乱交错。每台浮筏的苗绳为250m,浮筏相互连接,按照每1000m苗绳为0.067hm2计算,每4台浮筏为0.067hm2。浮筏的两端绑接在海上的绠绳上,栽培筏架用木桩或者铁锚固定在海底。在浮绠上根据浮力的需要可适当加绑泡沫塑料球。
用苗绳夹苗时,每隔10cm间距夹江篱苗种一簇,每簇苗种约5~10g,每条苗绳夹250簇,每台筏的夹苗数量为250x10簇。每0.067hm2以4台计,实用水面为300m2,台与台之间留一定空隙以便管理,每亩((0.067hm2)夹江篱苗种约2500x4=10000簇,夹苗密度约等于潮间带网帘夹苗栽培的3倍。选择流急、水肥、浪小的适宜海区进行这种浮筏栽培,0.067hm2产量可以达到干品200~500kg。
江篱与牡砺、鲍鱼等贝类立体生态养殖。.将夹苗后的苗绳,固定在太平洋牡砺、鲍鱼等贝类养殖筏架的绠绳上,利用贝类养殖的筏架,进行藻、贝套养。筏架上层水平吊挂江篱苗绳,筏架的下层垂直吊挂太平洋牡砺的苗绳。
由于太平洋牡砺等养殖贝类在养殖区滤食海水中的有机颗粒物质,消耗水体中的氧气,释放出氮、磷和二氧化碳,而栽培江篱可以利用海水中的氮、磷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改善了养殖区的水质条件,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
(4)池塘撒苗养成
将江篱幼苗或成体(可切成小段)均匀地撒在池塘中,让其自然生长。当江篱长满塘底时,便可采收部分,留下的部分让其继续生长。这样江篱可以不断生长,不断收获。
具体做法是在每年春季2~4月份,将江篱苗种运送到池塘,井均匀地撤在池塘中,每0.067hm2水面约撒播种苗300kg。多在早晚或阴天进行,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和藻体受伤。要注意保持水深为20~30cm,6月份以后水温升高,水深要增加到60~80cm。在栽培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最主要的是经常观察江篱的生长情况,如藻体的颜色变化,海水的盐度及光照强度的调整、杂藻的清除、海水pH值的控制、池塘换水及水深的控制等。在正常情况下,经过30~40天即可进行第一次收获,并保留一定数量的种苗,维续栽培。以后每月采收一次。全年累计0.067hm2产干品350~800kg,十分可观。细基江篱繁枝变型和菊花心江篱等江篱种类适合于池塘栽培,在华南沿海地区广泛应用,年产干品约5000t。此外,脆江篱、芋根江篱由于对海水盐度要求较高,全年都能生长,因而很适合在盐场的贮水池中进行栽培。
(5)池塘夹苗养成
选择池塘的最深处(0.8~1.2m),在江篱开始迅速生长的时期将其夹在苗绳上,吊挂在池塘中养成(图8-5)。具体做法是选取藻体比较粗壮的江篱作种苗,清除杂藻,按每束3~5枝为一丛,夹在直径为2mm的力士胶丝上((3股),每丛间距为30cm,然后以每行的行距50~70cm投水中,两端用木桩将苗绳拉紧并固定于水面下5~8cm。养成期间,江篱始终浸没在水中。在3个月的一个养成周期中可以取得藻体增重10~15倍的良好效果。

第6题:

简述江蓠的增产措施


正确答案:(1)增加投苗,提高水面增产量;
(2)施肥增产;
(3)定期切割,提高藻体增长量;
(4)植物生长刺激素增产;
(5)除害增产。

第7题:

江蓠藻种的标准


正确答案:藻体粗壮,分枝繁茂整齐,颜色较浓,藻体完整,无损伤腐烂,藻体上有大量成熟孢子囊。

第8题:

江蓠囊果是附着在雌配子提上的一种藻体,不能单独存在。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为促使江蓠孢子集中大量放散,对藻种进行干燥刺激处理。处理的两种方法是:()刺激和日晒刺激。


正确答案:阴干

第10题:

江蓠生活史中具有孢子体、配子体和果孢子体三种藻体形态。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