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疾病学

简述双身虫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题目

简述双身虫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主要寄生在鳃上,使得鳃粘液增多,影响呼吸。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半眉虫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常常以胞囊形式寄生在鳃体表,在病灶处不断转动,剥取寄主的组织为营养,对寄主组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第2题:

简述双身虫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2ppm的2.5%敌百虫粉剂+0.2ppm的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第3题:

简述双穴吸虫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运动失调:
倪氏尾蚴移动路线:皮肤――肌肉――脊柱――脊髓――头部――视神经――眼球。损伤了鱼体的神经系统,因而出现病鱼失去平衡,以及各种各样的不正常游动,导致翻身,头部向下,尾向上等旋转游动,水晶体呈乳白色。
2)鱼体变型:
由于移动路线通过神经系统,脑部,损害了这些组织而导致骨髓变形肌肉萎缩。
3)头部出现充血现象
湖北尾蚴移动路线:皮肤――血管――心脏――头部视血管――眼球
①通过视血管时,损伤视血管,引起充血,出血,而流入脑室,引起头部充血
②可造成除了头部外其他部位循环系统障碍,使得血管堵塞,严重时造成出血
最后结果:
①严重感染,立即死亡
②数量少时,使得病鱼眼球水晶体浑浊,出现白内障症状并有水晶体脱落,表现为瞎眼现象

第4题:

简述长棘吻虫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寄生在鲤鱼肠道内,吸收寄主营养使得组织坏死,常引起肠穿孔,此病在我国流行很广。

第5题:

简述双身虫的身体构造。


正确答案: 双身虫雌雄同体,生殖系统集中在虫体的后半部
雄性生殖器官:有一个近于圆形的精巢,位置在固着盘的前面,有一条输精管向前通过多个虫体的联结点,再弯下来与另外一个虫体的阴道相连,这样保证多个虫体间的异体受精。
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一个,长形,弯成环形,位于精巢之前,在卵巢的一端通出一条输卵管,与输卵管相通有阴道,卵黄管和殖肠间管,子宫也是一条管子,通向前,开口于多个虫体的相连处子宫里通常有1-2个卵,卵椭圆形,一端有盖,盖的顶上有一弯曲的极丝,用于缠附在其他物体上

第6题:

简述白皮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体部从尾鳍——背鳍基部后面逐渐发白,故成为白皮,主要是色素消退
2)严重时候尾鳍烂掉或者残缺不全
3)尾朝上,头朝夏,如此挣扎状游动,最终死亡

第7题:

简述指环虫病的症状及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1)轻度感染:症状不明显,危害性不大。
2)重度感染:尤其在鱼苗鱼种阶段。
A.由于指环虫的锚钩和小钩钩住寄主的鳃,破坏鳃丝,鳃部浮肿,并产生贫血,导致呼吸困难。
B.指环虫在鳃上运动,刺激鳃的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粘液引起呼吸困难。
C.更严重时,鳃丝上皮细胞破坏后,给其他致病菌进入创造条件。
D.白细胞增多

第8题:

简述鲤鳔炎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主要危害1~2年的鱼,死亡率在90~95%,次年死亡率降低,其高低主要取决在季节:
夏季:一般慢性病,死亡率低;
冬天:温度下降,刺激上升,导致死亡率升高。
2)鳔壁肿大并增厚,在鳔内具有液体,最后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壁破裂,常常引起继发性感染细胞性疾病
3)鱼体发黑,游动缓慢,腹部膨胀,内有腹水
4)皮肤以及内脏等器官具有小的斑点到较大棕色斑块

第9题:

简述杯体虫病(又称为舌杯虫)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它以附着盘附着在鱼的鳃瓣上面和皮肤上摄取周围水中食物作为营养,所以无严重的破坏,但是对鱼苗,当大量寄生地时候影响鱼的正常呼吸而死亡,另外对组织有压迫作用,使得鱼体消瘦。

第10题:

简述双身虫的生活史。


正确答案: 卵——幼虫——多幼虫结合——成虫(幼虫在水体游动附着到鱼体上)
幼虫:具有纤毛、2个眼点、两个吸盘、一对吸铗、1对锚钩
幼虫从水中游动到达寄生的鳃,脱去纤毛,眼点,身体变长并在背面生出一个背突起,腹面中央形成一个生殖吸盘。
单体联合:一个幼虫用生殖吸盘吸住另一个幼虫的背突起,然后发育成X的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