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导论

鱼类摄食习性的主要特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题目

鱼类摄食习性的主要特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服饰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服饰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服饰本身的美。服饰通过本身的色彩、线条、质地、图案、款式及装饰,充分表现出服饰的美。
(2)衬托人体美。一方面可以掩盖或矫正人的身材与体形上的某些不足或缺陷,另一方面也使体形美的人锦上添花。
(3)创造人的整体形象美。服饰不仅仅衬托人体美,它还具有创造性,可以创造人的整体形象美。

第2题:

中国对虾的摄食习性与投饵有怎样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对虾脑欠发达,很难形成条件反射,无法利用条件刺激作为投饵信号,因此投饵不能过于集中。
(2)对虾视觉较差,活动范围有限,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因此,投饵要分散,勤投少喂。饵料中添加诱食剂可提高对虾的摄食效果和对饵料的利用率,如牛磺酸、甘氨酸等。
(3)对虾以螯足捕获食物,用颚足抱持食物,不能摄取粉状食物。因此,配合饲料颗粒大小对饵料的利用率有影响,另外,配合饲料在水中应能保持2小时不溃散,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对虾争食能力差,摄食又怕惊动,为了充分利用饵料,清池要彻底,混养要注意比例。
(5)中国对虾有明显的嗜食性,喜专吃一种饵料,更换新饵料时摄食量下降。所以在更换饵料时应减少投饵量,逐渐增加至正常的投饵量。
(6)中国对虾摄食有明显的日变化,以黎明和傍晚摄食量多,中午和午夜摄食较少,傍晚和黎明应各投全天量的30%以上。养殖后期更是如此。
(7)中国对虾有沿池四周觅食之习性,投饵应沿池四周投喂,随生长,逐渐向较深处转移(1m左右)。
(8)水质不佳,溶氧下降,氨氮硫化氢增高,对虾摄食量减少甚至停食,应减少投饵量。在10~32℃温度范围内,对虾的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9)对虾的摄食强度随蜕皮周期呈节律性变化。

第3题:

近代国际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

国际法主体的增加;形成了国家为国际法的主要主体,政府间国际组织和民族解放组织为次要主体的新格局;(2)国际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的扩大。(3)国际法的领域和内容的新变化。(4)国际法的全面系统编纂。


第4题:

根据鱼类所摄食的食物生态类型不同,鱼类摄食可分为纳三种?其特征如何?


正确答案: (1)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这一类型的鱼类分布广泛,产量极高,体型以纺锤形为主,游泳速度快,消化能力强,生长迅速的小型、中型鱼类占绝大多数,如鲱科、鳀科、鯵科等。
(2)以游泳生物为食的鱼类。这一类型的鱼类个体较大,游泳能力很强,口大型,消化酶十分丰富,生长快速,专门追觅稍小的鱼类、头足类和虾、蟹类为食。它们的渔业价值颇高,如带鱼、石首鱼类、鲷科鱼类等。
(3)以底栖动物为食的鱼类。这类鱼类鱼群疏散,不能形成密集的群体。它们的牙齿变化较大,为适应多样性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类型而特化,如鲆、鲽、红、鳐、鳎等。

第5题:

描述草食性鱼类、动物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摄食器官和肠胃特征?


正确答案: (1)草食性鱼类(Herbivores)。以水生植物性饵料为营养,鳃耙十分密集,肠管长度较长,通常为体长的3倍以上。
(2)动物食性鱼类。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鳃耙疏稀,肠管较短。
(3)杂食性鱼类(Omnivorous)。以植物性或动物性饵料为食,口型中等,两颌牙齿呈圆锥形、窄扁形或臼齿状。鳃耙中等,消化管长度与小于食植性鱼类,消化碳水化合物的淀粉酶和蛋白酶均较高,有利于消化生长。

第6题:

什么是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指人口数量、质量以及人口结构等要素与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与社会良性运行济发展不和谐、不相称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口数量方面增长过快;
第二,在素质方面,表现为人口中未受教育或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数偏多、健康状况不好或受疾病困扰的人较多;
第三,在人口结构方面,表现为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等等,于物质生产、社会生活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相协调。

第7题:

简述对虾的摄食习性。


正确答案: ①、对虾神经系统简单,对外界刺激无明显的条件反射。
②、视觉差,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
③、摄食通过取食器官螯足掠食,颚足抱持,不能摄食粉料;
④、争食能力差,有明显的嗜食性;
⑤、对虾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昼伏夜出;
⑥、浅滩摄食习性。

第8题:

政设施的进步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

一、改进医事制度:设立翰林医官院(后改称医官局)专职医药行政,而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开来。另有其他类型的医疗、慈善机构,如安济坊、保寿粹和馆、养济院、福田院、慈幼局、漏泽圆。
二、开设国家药局:开设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所以制作和出售成药为主的官办药局——“太医熟药所”,亦名“卖药所”,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病人,且获利甚多,故发展迅速。到1130年,增至7所。其中5所仍名“熟药所|”,2所则称“修合药所”。后前者改名“医药惠民局”,后者改称“医药和济局”。药局逐渐推广至全国各地。宋代药局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也较完善。宋政府还曾设专供帝王的“御药院”,专职药政的机构“尚药局”。
三、发展医药教育:北宋初年,政府在太常侍下设太医署(992年改称太医局)。至1060年,太医局不仅有医政职能,并在招生考试、学科设置等方面有所改革。1103年,医学校第一次被纳入国家官学体系。宋代医学校的专业分科较细,学生数,课程也有增加。学校以择优录取为原则,建立“升舍”制度。各州郡都设医学博士教习医书。1115年,各州县医学又分斋教养,并设立医贡额,使地方医药更有发展。


第9题:

研究鱼类摄食习性的意义。


正确答案: 水产资源与其他水产生物所构成的生物群落是通过食物网联结而成的。某群体数量的多少不仅与它的捕食者、食物的数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鱼类的食物保障,即水域中食物的数量、质量及可获性、索饵季节的长短、进行索饵的鱼类种群的数量和质量。
这些即构成了水产资源学研究摄食习性的主要内容。了解摄食习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群体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定量关系,可为资源评估数学模型、特别是多种类渔业管理模型的建立和改进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基础资料。同时,通过摄食生态学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和掌握种群动态提供基础资料。

第10题:

举例说明陆游诗的艺术成就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陆游在南宋诸位诗人,取法最为广泛,门径最为宏大,因而诗的境界显得最为开阔,语言运用也最为自如。其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想象丰富、气势豪壮
陆游常常运用幻想、夸张等等手法,突破现实环境的束缚,使诗歌境界变得空前阔大。这种豪壮的气概突出体现在自我形象的塑造上,如《金错刀行》“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这个自我形象浸透着李白一样的狂放精神。
(2)观察入微、描写如画
他善于随时随地从自然和生活中汲取诗材,描写细腻,写景清新,笔调圆匀。如《初夏行平水道中》:“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
(3)精于锤炼、巧于剪裁 陆游“使事必切,属对必工”,刘克庄曾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例如:“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渔艇往来春浪碧,人家高下夕阳红”。
但陆游诗境浅露,多有雷同,拙于承接。这是世人贪多务得的习气造成的,总的来看,陆游仍是南宋最有成就的伟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