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育种学

简述鱼的尾形种类。

题目

简述鱼的尾形种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鱼类的尾部根椐尾椎和尾鳍的形状可分为三种类型:
1.原尾型:尾椎末端平直,将尾鳍分成对称的上、下两叶。刚孵化的幼鱼为原尾型。
2.歪尾型:尾椎末端上翘,伸入尾鳍上叶,将尾鳍分成不对称的二部分,为软骨鱼类的尾型。
3.正尾型:尾椎末端仅达尾鳍基部,末端稍上翘,但尾鳍外形仍对称。为硬骨鱼类的尾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石斑鱼的形体特征是鳞片细小、鱼头大而尖、侧扁形的鱼体、燕尾形鱼尾。(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人工鱼礁的种类按投放水域不同可分为:()、()、()。


正确答案: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准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开放型人工鱼礁

第3题:

有鳞的剖腹方法应根据()来确定。

A、鱼的种类

B、鱼的大小

C、鱼的档次

D、鱼的用途


参考答案: D

第4题:

判断亲鱼浮头的轻重可以从()。

  • A、浮头起口的时间
  • B、浮头鱼的种类
  • C、浮头面积的大小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第5题:

简述鱼类致病弧菌的种类及其所致鱼病的共同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种类: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等
(2)共同症状:体表皮肤溃疡
(3)诊断方法:TCBS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免疫学检测、PCR检测
(4)防治方法:福尔马林灭活疫苗,漂白粉消毒,磺胺类药物、土霉素

第6题:

下列不属于海产鱼的种类有()。

  • A、鳓鱼
  • B、鲆
  • C、鲚
  • D、鲽

正确答案:C

第7题:

简述产生不育鱼的方法。


正确答案: (1)杂交
属间杂交:鲑鳟鱼类的杂交试验是做得最多而又最富于成效的。通过远缘杂交生产具有生长优势而又不育的杂种是当前鱼类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亚科间杂交:杂种如草鱼与团头鲂的杂种,其性腺也是不育的。
(2)激素阉割
不同浓度的甲基睾酮对鱼类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低剂量(1-5×10-6)促进金鱼和鲤鱼生长,中剂量(10-50×10-6)可以导致金鱼或罗非鱼等由雌性转变为雄性,高剂量(100×10-6以上)对遗传性莫桑比克罗非鱼产生雌性化效应,对两种性别的青鳉产生雄激素阉割。
较高剂量类固醇激素确实可以抑制性腺发育,因此可能是诱导不育鱼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
(3)人工诱导三倍体
原理:三倍体鱼类性腺不发育,不能繁殖后代,这样可以把本来用于性腺发育的能量全部用于身体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系数,从而增加产量。
缺点:三倍体出现频率低、仔幼鱼存活率差以及结果不稳定等问题,一时尚达不到商品化生产的规模。
优点:人工诱导三倍体,方法简单,操作容易,且除静水压处理外,并不需要专门设备。食用三倍体鱼对人体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
(4)自身免疫阉割
注射精巢提取液于未成熟雄鱼可促使毁灭鱼类自身性腺的抗体产生。
(5)外科手术阉割
采取外科手术,摘除性腺,终止原来的生理性别,由于这种方法既浪费钱,又不易掌握,因此也就很难应用于生产实践了。

第8题:

简述鱼体检查的基本步骤。


本题答案:鱼体检查的顺序是先目检再镜检,其顺序分别是:
1)体表:按顺序从头部、口腔、眼睛、鳃盖、鳍等仔细观察,检查是否有大型病原体寄生在体表;然后观察粘液、皮肤和鳍、肛门等处有无充血、出血、炎症、溃疡等。
2)鳃:重点观察鳃丝,首先观察鳃片颜色是否正常(鲜红色),其次观察粘液是否增多,再次看鳃丝末端是否肿大或腐烂。
3)内脏:以检查肠道为主。

第9题:

简述鱼的洄游类型。


正确答案: 洄游:是鱼类的一种周期性、定向性和群集性的迁徒运动。鱼类依靠洄游来寻找它在生活的某一时期所需要的特定环境。
1.生殖洄游: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的一定时期内,沿着一定的路线寻找产卵场所。
(1)由深海游向浅海和近海产卵,作近海洄游,如大、小黄鱼。
(2)由海洋向江河作溯河洄游,如大马哈鱼。
(3)由江河向海洋作降河洄游,如鳗鲡。
2.索饵洄游:
鱼类以寻找食物为主所作的洄游。其路线、方向和时间受饵料生物波动的影响较大,不象生殖洄游那么稳定。
3.越冬洄游:
当秋季气温下降影响水温时,鱼类为寻求适宜水温从索饵的海区或湖泊分别转移到越冬海区或江河深处,这种洄游称为越冬洄游。

第10题:

简述肠炎病的病鱼的分析。


正确答案: 1)当年草鱼以出血为主,肠炎起帮凶作用,随着年龄增加,鱼体抗体产生,病毒在致病中不起作用。给细菌创造了条件,一般2龄以上,以细菌型肠炎为主,治疗时候小草鱼用磺胺药物治疗不好,而大草鱼能被治疗
2)此菌可能是条件致病菌,适宜温度为25℃,水质恶化,鱼食过饱会引起此病。水生所倪达书教授分析了过去使用磺胺类药物能治好60~70%2龄草鱼,推测,60~70%有细菌引起的可能性。
形态:革兰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
菌落:圆形,半透明,边缘整齐,1~2天后菌落周围产生褐色素
最适生长温度:25℃,60℃半小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