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饵料培养学

简述水泥池半连续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

题目

简述水泥池半连续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准备好培养池。分轮虫培养池和微藻培养池。
②培养微藻饵料。轮虫培养池和微藻培养池清洗、消毒、灌水和施肥,培养微藻。
③接种。当藻类饵料繁殖达到较高浓度时,接入轮虫。
④培养。控制环境条件,充气培养,补充投喂面包酵母。
⑤采收。培养4-5天后,轮虫密度超过100个/ml时,根据轮虫的繁殖率,每天采收水容量的1/5-1/3。并补充藻液入轮虫培养池补回采收的水量,继续投喂酵母,充气培养,又每天继续采收一部分。
⑥每次培养时间一般能维持15-25天,最多达30天,最后全部采收,清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说明褶皱臂尾轮虫的摄食特性。


正确答案: 是典型的滤食性生物。对饵料的种类无选择性,但对饵料大小有选择。只要饵料颗粒的大小适宜,均可被其滤食。一般讲,轮虫的饵料大小宜在25μm以下,尤以15μm以下最为理想。因此,自然情况下,轮虫的饵料种类很广,细菌、单细胞藻、小型原生动物、有机碎屑等均可被轮虫摄食。

第2题:

褶皱臂尾轮虫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与品系有关。培养L型轮虫的适宜温度范围控制在(),培养S型轮虫的适宜温度范围控制在()。


正确答案:10℃~25℃;25℃~35℃

第3题:

无背甲、体后端无足、身体非常透明的轮虫是()

A、晶囊轮虫属

B、龟甲轮虫属

C、同尾轮虫属

D、臂尾轮虫


参考答案:A

第4题:

某育苗场培养褶皱臂尾轮虫作为河蟹幼体的饵料。以鲜酵母为轮虫饵料。某日测的培养池中轮虫的平均密度为80个/ml,培养水体体积为50立方米,培养水温为25℃。


正确答案: 计算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克/日)=培养水体体积(ml)×轮虫密度(个/ml)×单个轮虫湿重(2μg)×投喂率×10=(50×10)×80×2×2×10=16000(克/日)

第5题:

某育苗场培养褶皱臂尾轮虫作为河蟹幼体的饵料。以鲜酵母为轮虫饵料。某日测的培养池中轮虫的平均密度为80个/ml,培养水体体积为50立方米,培养水温为25℃。计算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


正确答案: 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克/日)=培养水体体积(ml)×轮虫密度(个/ml)×单个轮虫湿重(2μg)×投喂率×10=(50×10)×80×2×2×10=16000(克/日)

第6题:

成功进行轮虫半连续培养的关键是控制好()及()之间的平衡。


正确答案:轮虫的采收量;培养用水水质

第7题:

简要叙述轮虫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和大面积土池培养方法。


正确答案: 一次性培养:在轮虫培养中,先培养微藻饵料,待浓度较大后,接种轮虫进去,补投酵母菌饵料培养,经4-7d,繁殖达到一定的密度,一次全部采收,采收后再清池重新培养。
半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又称间收法培养,在轮虫培养池中,先培养藻类饵料,后接种轮虫,培养中补投酵母菌饵料。待轮虫繁殖达一定密度后,每天将一部分轮虫用虹吸法采收。采收后,把藻类培养池的藻液抽入轮虫培养池,补回采收的部分,恢复原来水位。
大面积土池培养法:大面积土池培养法也是半连续培养方法的一种。先选定几亩到十几亩。泥质或泥沙质,不渗漏,池底平整,堤坚固的培养池,进行清池处理,待清池药效消失后,即可灌水入池,紧接着即施肥培养微藻饵料,随后进行接种,一般以0.5~1个/ml较为适宜。维持藻类饵料的数量在适宜的范围,待轮虫繁殖达一定密度后,可用200目筛绢做成拖网沿池边拖曳采收,也可用光诱使轮虫聚集在强光处,直接用水桶舀取。

第8题:

体后端具足,并且不分节,具环纹,能摆动伸缩的轮虫为()

A、晶囊轮虫属

B、龟甲轮虫属

C、同尾轮虫属

D、臂尾轮虫


参考答案:D

第9题:

如何区分褶皱臂尾轮虫和壶状臂尾轮虫?


正确答案: 褶皱臂尾轮虫兜甲前缘中央一对棘刺的长度不象壶状臂尾轮虫那样明显比其他两对棘刺长。褶皱臂尾轮虫兜甲腹面前缘的特点有三个凹痕,分为四个片,每片比较平或稍拱起,不象壶状臂尾轮虫那样,为一对长而大的棘状突起。褶皱臂尾轮虫的兜甲背面观后半部不象壶状臂尾轮虫那样膨大成壶状。

第10题:

褶皱臂尾轮虫为广盐性生物,能生存的盐度范围为(),其适宜繁殖的盐度范围为()。具体与轮虫的品系及原生活环境盐度有关。褶皱臂尾轮虫对盐度较大幅度突变的耐力(),但对盐度的渐变适应力()。


正确答案:1~60;10~30;较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