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简析左联时期文艺大众化讨论的意义。

题目

简析左联时期文艺大众化讨论的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左联时期曾进行()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A、三

B、四

C、二

D、五


正确答案:A

第2题:

左联时期曾进行()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正确答案:

第3题:

“利用旧形式”和“旧瓶装新酒”的讨论发生在()

A、“五四”文学革命时期

B、左联时期

C、抗战初期

D、延安文艺座谈会时期


参考答案:C

第4题:

简析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正确答案: 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它并非是为了复活古代的奴隶制旧文化,而是为了摆脱中世纪封建神学的束缚,借用古典文化遗产,加以批判继承,建立资产阶级新文化,以适应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导演出历史新场面的需要。也就是说,古典文化仅仅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借鉴,是流而非源。新文化的社会渊源只能是新兴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是这一时期的阶级抗争和科学实践的反映。18世纪中期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伏尔泰正式把“文艺复兴”作为一个新文化运动,第一次对文艺复兴予以深刻的说明:“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不在复古,而在于创造。”

第5题:

简析解放区文艺的特征、时代意义和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 解放区文艺最突出的特征是民族解放斗争、阶级斗争和生产劳动成为作品中压倒一切的题材,工农兵群众及其干部在作品中取得真正主人公的地位,作者从现实斗争生活中取得创作源泉,创作了富有现实战斗性主题的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成为最主要的艺术方法;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也多从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取得借鉴,创作了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特色的作品。形式上,1942年以前,多为小型作品,如街头诗、传单诗、报告文学、速写、短篇小说、小型戏剧等。1942年以后,由于作家深入现实生活,对解放区斗争生活取得较丰厚的生活素材和较深的生活体验,因而大型作品如长篇小说、长篇叙事诗、大型新歌剧等大量涌现,形成解放区文学颇为繁荣的局面。解放区文艺表现了解放区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人,创作了许多在艺术形式上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

第6题:

”利用旧形式“和”旧瓶装新酒“的讨论发生在()

A.”五四“文学革命时期
B.左联时期
C.抗战初期
D.延安文艺座谈会时期

答案:C
解析:

第7题:

简述“左联”对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及其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左联”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1931年11月“左联”执委会通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决议提出,今后的文学,需以“属于大众,为大众所理解,所爱好”为原则,为此成立了“大众文学委员会”。“左联”时期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1930年春“左联”成立前后和1931年至1932年的两次讨论着重于文艺大众化的意义,大众文学的形式问题,也涉及到内容、语言、群众学习的问题。1934年的讨论讨论了旧形式的采用,以及由反击复古主张而提出的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问题。瞿秋白发表《普罗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鲁迅发表《文艺的大众化》、《门外文谈》等文,就文艺的普及与提高,对旧文艺的批判继承革新创造、作家和群众的关系等问题发表了精辟的意见,是文艺大众化讨论在理论上的重要收获。文艺大众化运动为文学走向大众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指导,促进大众文学的发展。

第8题:

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的团体是()

A、左联

B、太阳社

C、文艺大众化研究会

D、中国文艺社


参考答案:A

第9题:

“左联”的贡献是()。

  • A、提出了文艺大众化
  • B、扩大了无产阶级文艺阵地
  • C、密切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 D、传播了马列主义文艺理论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简析关于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内容及意义。


正确答案: 1940年前后,进步文学界进行了民族形式讨论。1939年和1940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民族形式的问题。在延安,从1939年开始开展了民族形式问题的学习和讨论。在国统区,抗战初期就已发生过“旧瓶装新酒”是否适应的讨论。1940年的讨论发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向林冰发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文,强调民间形式是大众自己的作风和气派,是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否定五四以来新文艺的形式。另一种观点以葛一虹为代表,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批向林冰的错误观点,肯定新文艺在民族形式上所作的努力和成就,但否定一切旧形式,否认新文艺形式上存在缺点。许多作家则在批评向林冰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建立新文艺的民族形式。如郭沫若在《“民族形式”商兑》中指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现实生活,茅盾在《旧形式、民间形式与民族形式》中指出新文艺民族形式的建立,要学习吸收中外文艺的优秀之处,要继续自五四以来的优秀作风,更要深入民族现实,提炼熔铸新鲜活泼的质素。这次讨论,是“左联”时期的文艺大众化讨论在新现实之下的继续和发展,对新文艺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起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