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简述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题目

简述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如早春晨曦,如晚秋山泉,给人以无限自然清新的感觉。朱自清不愧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语言大家之一。叶绍钧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的确,口语化是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色。朱自清很重视语言锤炼,一词一句都要经过反复周密的推敲才写定。他的文章绘形表物、表情达意,都做到了准确生动、亲切自然。这里从《春》中举个例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长话短说,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一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的旋律,有力地烘托出作者赞美春天的赏心悦目的心情。朱自清善于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确实是“将本国最好的调子”,用于他的散文作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是()、()、()、()、语言清丽细密。


正确答案:感情真挚深厚;情景交融;满贮诗意的意境刻画;构思精巧缜密

第2题:

试论朱自清散文的特色。


正确答案: ①最能传达朱自请散文风神韵致的,多取材于作者一己生活的那些抒情、叙事,写景之作。这类“美文”数量虽然不多,而精品却不少。这些“美文”的成就和特色奠定了朱自清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
②真挚深厚的感情。在他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的传达人伦之情,尤为动人。《背影》中的父爱,《给亡妇》中悼妻与自忏之情,《儿女》中不乏幽默的情遐与温馨的气氛,无不真诚、亲切。而《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袒露出一个为生计所累的现代青年仪态迷惘、无心逗留而强作应付的窘态与心境,也真实无饰。《河塘月色》以景物之“静”反衬心情之不静使读者似乎可以触到作者的心音。
③情景交融的意境。朱自清是个诗人,所写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清华园的一个平常河塘,一到朱自清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春雾、蓊翁郁郁的树以及树上的蝉声、水里的蛙声……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梅雨潭醉人的绿、扬州诚的风流与古朴……往往都能招人入内,生身临其境之感。
④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背影》全文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结构作品,出奇制胜。《荷塘月色》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但一路写来,却处处见“静”。《春》从多侧面细描春之生机,而把文眼“一年之极在于春”至于叙述之中,毫无斧凿痕迹。
⑤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美,有口皆碑。《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的绘画美。写境状物都用各种色彩的词语,形容细致选词十分精当。爱用叠词,使朱自清的散文获得节奏感和韵律美。《荷塘月色》用了二十六个叠词,《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则多达七十二处。节奏感来自作者善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颇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他还有意避用习见的“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打破句式的沉闷,使语言在洗练中见出多样。

第3题:

对朱自清的散文表达正确的是()。

A题材广阔

B语言清隽

C富丽精工

D情致高昂


B

第4题:

朱自清散文的两大特色


正确答案: (1)长于抒情
重情是朱自清散文最主要的特色。朱自清的文学活动从新诗开始,诗的重情特征影响了他的散文创作。朱自清的许多写景名篇都是融情入景,以情见长。他的散文描摹世态,则怀人抒情;写景状物,则融情于景;议论说理,则以理蕴情。总之,无论叙事、记人、写景还是说理,都贯注一个“情”字。如代表作《背影》《荷塘月色》等。
朱自清的“情”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或朴素,或丰腴;或庄重严肃,或诙谐幽默;或忧郁惆怅,或积极进取。“情”字可以折射出朱自清的精神世界、人格意趣、文化教养、社会观念、审美品格。
(2)长于写景
擅长写景是朱自清散文的另一大特色,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花塘月色》《绿》等名篇,都表现出写景状物,观察细致的特点,仿佛国画中的工笔画。朱自清写景特色是描形、摹声、敷色、设喻、拟想,情景交融,面面俱到,一笔不苟,富丽典雅,将人们眼中见、心中有、却笔下无的景色闲闲叙来,细细描出,营造出情、理、趣、景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常引古典诗文,成为散文中的警策之处,造成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朱自清的散文是文人学者型的散文,这是他个人的特点,同时也显示了新一代文人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联系。

第5题:

简析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及其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正确答案:作者写《荷塘月色》,正值1927年蒋介石叛变,大革命遭受挫折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正直的、怀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他无疑是极为痛苦而为祖国深感忧虑的。他的压抑、沉闷的感情,以及对黑暗现实和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流露,作者也正是想借淡月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摆脱现实的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文章结构镇密细致,以“背着手踱着”尽情受用无边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出小径至荷塘复又归来,使内在思绪的复杂变化从空间顺序中得以表露。作品先着重写荷塘之美,继引出月色,再写荷塘四周,动静结合,疏密相间,从里到外,由近及远,月光与荷塘融为一体,内心情感与景色相互契合,诗情画意,简直就是一幅国画写真。文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烘托、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想象丰富,描写生动传神,创造了独特的美的意境。语言清新自然,朴素优美,充分显示了来自清散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风格特色。

第6题:

简述朱自清散文的题材类型和主要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题材类型:朱自清散文的题材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1、社会性、政治性强的题材。
2、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人情。
3、写景抒情。
4、表现生活情趣。
艺术特色:
1、善于细腻的描写景物。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既复现了一个个构图完美、色彩斑斓的意境,又传达出这些意境内在的神韵。
2、语言华美,修辞反复。语言清幽、清秀、隽永。在自然朴素的风格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中见神。

第7题:

简述《孟子》的散文特色。


正确答案: (一)长于论辩,辞锋犀利,气势磅礴
(二)善抓典型,长于譬喻,寓言说理
(三)语言明畅,平实浅近,精炼简洁

第8题:

简述朱自清散文题材的四种类型。


正确答案: 就题材而言,大体可分为四类:
(一)写景抒情:有以写景物为主的游记和写景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松堂游记》等;有以写地方史迹为主的地方志,如《南京》、《说扬州》等。
(二)写人抒情:涉及父亲、妻子、儿女、友人、佣人,如《背影》、《给亡妇》、《儿女》、《一封信》、《阿河》等。
(三)描述生活情趣:如《看花》、《谈抽烟》、《择偶记》等,从中可以“感到朱先生的风趣”(李广田语)。
(四)表现社会题材: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等。

第9题:

举例简述朱自清散文的分类。


正确答案: 一、是写景记游之作。著名的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绿》等。这些篇章无论是写春花、记秦淮河、状瀑布、绘荷塘都注入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内心情愫,它们总是同现实人生的苦乐忧喜联系在一起;
二、是写人抒情之作。著名的有《背影》、《给亡妇》、《阿河》、《择偶记》等。在这些作品里作者往往选取几个生活片断,把父子之爱、夫妻之情、朋友之谊、佣人的命运遭际等,通过绵密细腻笔触写出,写得那样传神,那样情深意切;
三、是积极参与现实,具有强烈社会意义之作。如《政府大屠杀记》、《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就是一把把挑战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黑暗帷幕的刺刀。

第10题:

分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


正确答案: 1、将自己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作品,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多表现父子之情、夫妇之情、儿女之情等。如《背影》中父亲的深情,《给亡妇》中悼妻与自忏之情,《荷塘月色》以景物之“静”反衬心情之不静。
2、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作者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组成了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
3、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如《背影》里的四次背影四次眼泪,《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处处见“静”。
4、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如《背影》的质朴,《浆声灯影里的秦淮的绘画美,《荷塘月色》里的26个叠词,颇有听觉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