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阿Q正传》开头两段的背景描写有什么意义?

题目

《阿Q正传》开头两段的背景描写有什么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宝库中经典作品。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阿Q主义在当时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表现在作为流浪雇农的阿Q身上时却又有其特殊性。这说明,鲁迅笔下的阿Q试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极其个性化的落后农民的典型,而不是抽象概念的化身。
(2)精彩的细节描写。关于阿Q的肖像画即是突出的例证之一。又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的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活画了地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3)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尾两部分的议论,而且其他许多地方也都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
(4)《阿Q正传》中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且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卓越的语言艺术。

第2题:

略述《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刻画人物重点在“画眼睛”。这是鲁迅一贯的艺术主张。所谓“画眼睛”,就是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小说的第一章——第三章,就是通过具体描写阿Q的所作所为以及所思所想,从各个角度突出地刻画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后各章,进而刻画了阿Q性格的主要侧面及其发展,然而对精神胜利法的描写,显然仍反复出现,贯穿全篇。阿Q临死时画圆圈前后的心理,更是画龙点睛地突出了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2)小说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特征,把章回小说同传记文学结合起来,摒弃了旧小说中一些陈规陋习,灌注了现代西方小说写传记注重人物心理刻画的特点,从而使小说既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又避免了旧小说的一些弊端,如慢节奏等等,同时,又具有了现代小说的气息。
(3)故事情节的展开与人物性格的描绘紧密结合,真正体现了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这一小说的美学原则。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同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展现的。随着情节的发展,阿Q的性格也愈加鲜明,愈富有个性,愈典型。
(4)鲁迅把阿Q的行为描写同他的内心世界的刻画结合起来。阿Q因头上长了“不体面”的癞疮疤而忌讳说“光”“亮”“灯”“烛”,个性地揭示了阿Q既爱面子又不服气的内心世界。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备,使人读了对阿Q的描写,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5)深广的社会历史背景与阿Q的悲剧命运相结合,从而将《阿Q正传》的社会意义,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使阿Q这个典型,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如阿Q在辛亥革命胜利时,不仅没有参加革命,反而成了牺牲品,从而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6)悲喜交融的艺术风格。《阿Q正传》是悲剧,但不是单纯的悲剧,是将泪与笑、热与冷、严肃与幽默交织在一起的悲喜剧。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作者无疑是出于喜剧的讽刺,与含笑的幽默,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但“精神胜利法”使阿Q成为苟活于一个吃人世界的做活的工具与供人玩笑的玩物,这无疑是使人灵魂颤抖的悲剧,因而那喜剧的笑比之于悲剧的泪更使人感到沉痛。当阿Q以荒唐方式向吴妈求爱而演出了一场“恋爱的悲剧”以及后来糊里糊涂地在自己的死亡判决书上画圆圈,因发抖没有画圆而惋惜时,这种喜剧式的描写的背后所隐含的悲剧是难以言说的!这种泪与笑互为表里的悲喜剧比之于单纯的悲剧更具有震撼人的艺术效果。

第3题:

《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是( )

A.辛亥革命时期
B.“三·一八”惨案之后
C.张勋复辟时期
D.“五四”时期

答案:A
解析:

第4题:

简析《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


正确答案: 其主题思想主要是由主人公阿Q的形象意义所体现出来的(参照4),概述而言:
①鞭挞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和国民劣根性;
②批判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被封建势力篡夺革命果实的不彻底性;
③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

第5题:

《阿Q正传》


正确答案: 鲁迅最有影响的小说代表作,也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1921年12月在《晨报副刊》上连载发表。作品成功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形象,通过描写阿Q的性格,高度集中的概括了民族的病态和国民的劣根性,显示了鲁迅“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独特的典型化艺术手法。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在艺术技巧方面,《阿Q正传》都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第6题:

《不准革命》与《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有什么联系?


正确答案: 《不准革命》是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第八章。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特别指出,鲁迅“专门写了‘不准革命’一章,说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
这一章是表达全作品主题思想十分重要的部分。
《阿Q正传》是鲁迅在1922年初写成的伟大的小说,它着重描写了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阿Q,通过他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的矛盾斗争,生动地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无情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展现了这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它有力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不彻底性,形象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并尖锐地指出了中国民主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的重要性。
这一主题思想在《不准革命》中得到较为突出的表现。
《不准革命》以辛亥革命消息传来后未庄各阶级的动向为背景,着力表现阿Q想革命和农村封建势力代表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阿Q和假洋鬼子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地主阶级和贫苦农民之间的阶级对立。假洋鬼子的嚣张气焰生动地揭露了反动势力投机革命、压迫和镇压人民的罪行,同时也反映了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投降;阿Q遭到“不准革命”的威胁和迫害说明资产阶级无视农民的革命要求,同时也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阿Q在向往革命过程中所反映的落后意识,正是尖锐地提出了启发农民觉悟,发动农民起来革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不准革命》这一章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全作品的主题思想,理解这一章的内容对于掌握《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7题:

为什么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与教训的形象总结?


正确答案: 鲁迅写《阿Q正传》的本意“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小说是把阿Q这样一个人物安置在辛亥革命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中,通过描写阿Q悲剧的一生来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就是说,小说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社会面貌,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有着高度真实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得不彻底性。可以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
(1)从小说反映的时代和背景来看,《阿Q正传》是以辛亥革命后的江南农村为背景的,未庄是辛亥革命的浪潮所波及的地方。
(2)从小说中各类人物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来看,阿Q原来对革命毫无认识,甚至认为“造反便是与他为难”,但是极端贫困的经济地位终究要推动他倾向革命,特别当他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也发生恐慌时,他对革命更加“神往”了。从阿Q的向往革命,我们可以看到在他身上始终潜藏着革命的可能性。然而,阿Q对革命的认识却是十分幼稚与糊涂的,充满着农民式的私有思想和复仇情绪。当他鼓起勇气投奔革命时,却依然弄不清楚革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去找了假洋鬼子。举人老爷害怕革命,把财产转移到乡下来了;向来骄横的赵太爷知道革命党进城的消息之后,一方面见“阿Q”革命了,便怯怯的迎着他低声叫“老Q”;另一方面与假洋鬼子串通一气,抢先投机革命。未庄的人原先并不知道什么革命,阿Q“革命”后,未庄的人都用惊惧和可怜的眼光看着他。
(3)从这场革命的结果来看,革命的果实被封建地主阶级篡夺。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举人老爷当了民政帮办,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阿Q被当作抢犯抓了去,成了新政府“惩一儆百”的牺牲品。未庄人的精神状态仍旧是麻木的和冷酷的。这些都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没有启发们的觉悟性与积极性,没有把农民自发的革命要求加以发扬和引导,相反地,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向封建势力妥协而告终。这就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与教训。

第8题:

《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披着喜剧外衣的真正悲剧;
(3)轻讽意味;

第9题:

分析评价《阿Q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阿Q正传》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
思想上成就之一:小说通过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典型环境的描写:
1、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等种种方法自欺自慰,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阿Q无法清醒认识自己的悲惨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做出改变自己境遇的反抗斗争。
2、阿Q还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深恶造反、“男女之大防”。是个集中了较多国民劣根性的艺术形象。
3、阿Q革命观中还夹杂着许多落后的观念。阿Q形象的塑造和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因此,阿Q是一个“现代的我们的国人的灵魂”。
思想成就之二:提出了农民问题,即农民的悲惨的生活境遇和他们缺乏民主主义觉悟的矛盾。阿Q过着被剥削、受压迫的生活,但是他缺乏觉悟。作者把阿Q放在辛亥革命中考察。他有革命的要求,但是他的革命观中狭隘报复、取赵太爷而代之等糊涂思想,他也没有完全摆脱精神胜利法。小说通过阿Q的悲剧,在客观上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
艺术成就:
1、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假洋鬼子、赵太爷等。
2、白描手法的成功运用。如阿Q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形象地表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3、作品基本风格是客观叙事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写实中又加入了讽刺,如对赵太爷的讽刺是尖锐无情的、对阿Q的弱点的讽刺比较温和,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4、阿Q的悲剧性遭遇和喜剧性格,形成小说悲喜剧交融的特色。

第10题:

请围绕《阿Q正传》举例谈谈你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本质的理解。


正确答案: 阿Q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王胡、小D的冲突中,一直都是失败者,但他却自我辩护和粉饰:盲目地自夸自尊,“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莫名其妙地自轻自贱,“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对耻辱和失败的健忘和自慰,“儿子打老子了!”;对更弱者的欺凌和报复,“他扭住伊(指小尼姑)的面颊”。(举一实例即可)精神胜利法的本质:就是自欺自骗以求自慰,这种奴性心理,是长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人们造成的,是中华民族觉醒和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也是鲁迅先生通过(阿Q正传)对我们民族进行的自我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