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简答茅盾在大革命失败后抒情散文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题目

简答茅盾在大革命失败后抒情散文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合《蚀》三部曲论述茅盾早期创作的特定的思想情绪和艺术表现手法。


正确答案: 茅盾的文学创作开始于大革命的动乱时期,可说这一时期是矛盾着的茅盾。他写《蚀》时,思想充满矛盾,因为当时的时代、社会、人们都是充满矛盾的,茅盾只是客观如实的反映。《蚀》真实的反映了作者观察到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革命队伍内部的矛盾,尤其是小资产阶级在大革命时期的矛盾以及作者自己的重重矛盾。《蚀》三部曲描写了当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幻灭到动摇,从追求又归于幻灭的过程。一方面以他们的失败道路和失败命运为中心来展开关于时代和社会的描写,另一方面对他们的个人主义的苦闷牢骚和颓废倾向没有进行足够的批判,在这作品反映的政治局势和革命前途也暗淡无光,这些都是作者当时痛苦消沉思想情绪的自然流露。作为茅盾的第一部作品,《蚀》的主要贡献在于,使人们认识到那个矛盾时代,部分青年是怎样忍受着精神的折磨,经历着怎样曲折、痛苦的历程。
在艺术上,茅盾早期创作显出了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茅盾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形象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人物,经过作者的加工提炼、开发后再现于作品之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例如《蚀》第二部《动摇》中的方罗兰的迟疑不定,不能果断走上革命道路的性格,正式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动乱的社会现实中迷茫,找不到正确方向的正式再现。作者特别善于描绘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静女士怯弱、游移、多愁善感;章秋柳放荡、颓废,以享乐与感官刺激来“报复”她所厌恶的现实,作者借助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现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病象。
第二,在作品的结构上,茅盾虽然没有直接把纷纭复杂的风云展现出来,却通过作品中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沉浮,使读者窥伺到社会的动荡与历史的蜕变。作者自觉地贴近生活,迅速地反映时代变化,使得他早期创作富于历史感和时代感。

第2题:

简答沈从文的创作思想。


正确答案:沈从文的创作思想:
①把创作看成是自我生命意识的自我表现。他写自己,写自己经历的磨难,心灵的感受,在他创作的早期,他的作品几乎可看成他的“自叙传”。
②对人性的讴歌与表现。这一点贯串于他整个创作生涯。对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地主、绅士、农民、士兵,都着力表现他们真善美的人性;他以美好的人性反观“常’’与“变”的湘西社会。

第3题:

简答述艺术活动中艺术创作与艺术制作各自的涵义。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将其审美意识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5分)艺术制作是艺术生产的另一种表现形态,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的地位日趋重要,具有了相对独立性。(5分)

第4题:

简答《白杨礼赞》、《风景谈》的思想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茅盾在抗战时期写的散文名篇《白杨礼赞》、《风景谈》,思想上,歌颂北方敌后军民团结一致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抗敌斗争的崇高精神,歌颂延安人的新生活、新风貌,歌颂延安精神。在艺术上,《白杨礼赞》借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景物描写、抒情、议论三者融汇一体;《风景谈》吸取电影的艺术手法,由六个场景组成,注意光、影、色彩、音响的搭配,有极强的画面感。名为“风景谈”,景的中心是人,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的活动”,形成了比单纯自然风景更美更有活力生气更伟大的“真的风景”,从而歌颂了延安军民生机勃勃为民族解放而生活、斗争的崇高精神。

第5题:

简述茅盾创作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一、力图展现中国现代历史,具有“史诗”的性质。茅盾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刻的社会性,茅盾具有强烈的“编年”意识,茅盾常常出于对史的功能的自觉,敢于接触他人所不敢而又是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题材,直接地为意识形态化的历史观念提供鲜明的历史图景。他的作品更注重社会的重大题材的描写,关注社会的矛盾,以大规模的气势舒展历史的画卷,带有鲜明的纪实性、传记性特征。
二、巨大的思想深度。茅盾的作品以冷静的社会分析色彩,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在情和理的关系上,茅盾尽管始终表明文学必须用真情去影响读者,但是,在他的创作中,理性的主导、理性的分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常常以一个社会学家的眼光,为读者一丝不苟地冷静地叙述生活的情景,严肃地分析社会的性质和前途。茅盾在人物创造中,重点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性格、精神状态,而是这些人物所体现的阶级、时代特征,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这是茅盾创造人物的一个基本倾向。
三、倾心于艺术的真实。在茅盾的文学活动中,他坚持以求“真”为惟一目的的审美观念。茅盾虽然有自己的理性追求,但这种追求尽量与自身真切的情感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执著于现实人生,倾心于艺术的真实。因此,他的作品虽然有强烈的理性色彩,但较少表现出当时流行的公式化和概念化的倾向。

第6题:

结合《蚀》三部曲论述茅盾早期创作的特定思想情绪的艺术表现手法。


正确答案: 茅盾的文学创作开始于大革命的动乱时期,可以说这一时期是矛盾着的茅盾。他写《蚀》时,思想充满矛盾,因为当时的时代,社会,人们都是充满着矛盾的,茅盾只是客观如实地反映。《蚀》真实地反映了作者观察到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革命队伍内部的矛盾,尤其是小资产阶级在大革命时期的矛盾以及作者自己的重重矛盾。《蚀》三部曲描写了当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幻灭到动摇,从追求又归于幻灭的过程。一方面以他们的生活道路和失败命运为主展开关于时代和社会的描写,另一方面对他们的个人主义的苦闷牢骚和颓废倾向没有进行足够的批判,再者作品反映的政治局势和革命前途也暗淡无光,这些都是作者当时痛苦消沉思想情绪的自然流露。作为茅盾的第一部作品,《蚀》的主要贡献在于,使人们从中认识到那个矛盾时代,部分青年是怎样忍受着精神的折磨,经历着怎样曲折,痛苦的历程。
在艺术上,茅盾早期创作显出了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茅盾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人物,经过作者加工提炼开发后再现于作品之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例如《蚀》第二部《动摇》中的方罗兰的迟疑不定,不能果断走上革命道路的性格,正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动乱的社会现实中迷茫,找不到正确方向的真实再现。作者特别善于描绘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静女士的怯弱,游移,多愁善感;章秋柳的放荡、颓废、以享乐和感官刺激来“报复”她所厌恶的现实的做法等,作者借助于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现了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病象。
(2)在作品的结构上,茅盾虽然没有直接把纷纭复杂的风云展现出来,却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在时代中的沉浮,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历史的蜕变。作者自觉地贴近生活,迅速地反映时代的变化,使得他早期创作富于历史感和时代感。

第7题:

简答艺术创作中意境的营造需要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一、意境是强调意与境的结合,使这种境界贯注了情思和理趣,形成情景交融。
二、意境具有虚实相生的特点。
三、有意境必然韵味隽永。
四、意境的产生不仅与作为审美对象的产品相关,也与接受者的文化素质和审美心理结构及接受过程的环境条件相关。意境的产生表明接受者对产品的感受达到一种极至的审美境界和状态。

第8题:

茅盾的《香市》是一篇()

  • A、记事散文
  • B、抒情散文
  • C、写景散文
  • D、回忆性抒情散文

正确答案:A

第9题:

简答《雷雨前》等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茅盾30年代写的《雷雨前》等散文,思想上以高昂的热情呼唤着革命暴风雨的到来,礼赞着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艺术上以富有象征意味的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雷雨前的“闷”、“黑”,似“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笼罩世间,愤怒的巨人一次次对“幔”的挑战,终于迎来了革命风暴,冲洗出个清凉世界。写得有气势,有感染力,有深意。

第10题:

简答洪深剧作《赵阎王》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洪深的剧本《赵阎王》,写农民出身的军阀士兵赵阎王,枪打克扣士兵饷银的营长后携款潜逃人森林。剧本采用了奥尼尔《琼斯皇》中的表现主义创作方法,在变幻的光色和音响中充满阴森神秘气氛,以大段内心独白频频表现赵阎王在被追捕中由于惊惶与精神错乱而出现他过去经历的种种幻觉场面,揭示了军阀部队黑暗内幕和残害百姓的罪恶,说明是罪恶的社会产生社会的罪恶,把人变成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