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简析司空图“韵味”说对钟嵘《诗品》“滋味”说的继承、发展和深化。

题目

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简析司空图“韵味”说对钟嵘《诗品》“滋味”说的继承、发展和深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钟嵘《诗品》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对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就是“韵味”说。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诗歌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他的“韵味”说本于钟嵘“滋味”说,但有发展和深化。
第一,司空图比钟嵘更加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量诗歌的标准。钟嵘说最好的诗是具有隽永味道的作品:“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而司空图则更为明确地表述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就是说,若是不会或不去辨味,就不配来谈诗。
第二,司空图并没有停留在提出这一醇美的韵味理论,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韵味的具体丰富的内容。所谓“四外”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说著名。

A.味道

B.品味

C.滋味


参考答案:C

第2题:

教材认为: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A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

B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C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D《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


C

第3题:

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想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说著名。

A.滋味

B.品味

C.食味

D.气味


参考答案A

第4题:

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诗品

第5题:

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 A、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
  • B、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 C、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 D、《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

正确答案:C

第6题:

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说,第二个“象”是指()。

A韵味

B意境

C形象

D旨意


A

第7题:

(司空图的)“韵味”说


正确答案: 对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就是“韵味”说。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诗歌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他的“韵味”说本于钟嵘“滋味”说,但有发展变化。什么是“韵味”的具体所指呢?那就是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笼而言之,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第8题:

司空图的诗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上,并创立了()说。

A.意境

B.韵味

C.本质


参考答案:B

第9题:

司空图提出的所谓()、()、()和(),都是在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地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正确答案: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第10题:

教材认为: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 A、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
  • B、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 C、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 D、《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