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刘勰所说的“通变”,是对传统的背离。

题目

刘勰所说的“通变”,是对传统的背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刘勰《文心雕龙熔裁》所说的“情理设位”、“刚柔以立本”,根据情理来谋篇布局,说明按照气质的刚柔来决定创作不是根本要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刘勰的“通变”论辩证地克服了裴子野的“复古”论和萧纲的“新变”论的片面性,其讲“通变”,简单说就是会通古今而变之,侧重点在“变”,而此“变”又非一味趋新求异,而是有因有革之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是指美感的()。

A.直觉性

B.表现性

C.理性

D.逻辑性


参考答案:B

第4题:

传统的电信网络架构以VNF为主,也就是之前所说的以“网络”为中心。()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5题:

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知人论世"说是由()提出来的。

A、严羽

B、刘勰

C、孔子

D、孟子


正确答案:D

第6题:

“通变”观是刘勰《()》对文论史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


参考答案:文心雕龙

第7题:

通常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哪个时间之前的传统文化()。

A、1840年

B、1919年

C、1949年

D、1900年


参考答案:A

第8题:

对汉乐府的经典评价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句话是哪位学者所说?()

A.班固

B.白居易

C.汉武帝

D.刘勰


参考答案:A

第9题: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这句话强调的是写作的()规律。

A、物-意-文转化律

B、多元因素统一律

C、知行结合通变律

D、点化调整渐深律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如果说在小说观念上,从真实到虚构是一条必然之路,中国的小说家门也在这条必然之路上,自觉不自觉地朝背离历史叙事的方向走去。同时,从话本的兴起兴盛,再到拟话本、短篇小说、长篇小说,中国的小说家汲取各种语言文字形式的养分,也在从话本的语言文字传统逐步演进的道路上朝着背离文言传统的方向走去。
这段话中谈及到中国小说家的两个背离,下列对背离的涵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摆脱了像三国演义、水浒传那样的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叙事模式
B.背离了虽然典雅、精美,但缺乏浅易、通俗的特点文言叙述方式
C.汲取各种语言文字形式的养分,是小说创作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D.抛弃了中国小说的传统创作方法,完全走向背离传统的另一条创作之路

答案:D
解析:
。抛弃了中国小说的传统创作方法,完全走向背离传统的另一条创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