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物感”说等属于()。A、文学哲学B、文学社会学C、文学心理学D、文学符号学

题目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物感”说等属于()。

  • A、文学哲学
  • B、文学社会学
  • C、文学心理学
  • D、文学符号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声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

A形式说

B表现说

C娱乐说

D符号说


B

第2题:

中西文论中属于典型的实用说的是()

  • A、文以载道说
  • B、诗缘情说
  • C、模仿说
  • D、畅神说
  • E、寓教于乐说

正确答案:A,E

第3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

A.表现说

B.形式说

C.娱乐说

D.符号说


参考答案:A

第4题: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

  • A、灵感说
  • B、文气说
  • C、宗经说
  • D、滋味说

正确答案:B

第5题:

(庄子的)“虚静”说


正确答案:“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广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虚静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帅》里提出“坐忘;”“坐忘”就是“虚静”。这是要人;以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出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趴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十最力旺盛.才能创作山和造化天丁完全一致的作品。

第6题:

“虚静说”


正确答案: “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第7题:

试述“虚静”说


正确答案: 刘勰认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进入艺术构思过程思想一定要高度集中,排除干扰,消除头脑中的杂念;但是他又反对劳累精神,苦思冥想,主要平时培养艺术创作的能力。

第8题: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 )。
A.灵感说 B.文气说 C.宗经说 D.滋味说


答案:B
解析:
《典论》是三国时代曹丕的一部学术著作.原有22篇,后大都亡佚,只存 《自叙》《论文》《论方术》三篇。《典论*论文》适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文中涉及的几个问题一是对“建安七子”进行评论,指出各人的长处与短处;二是论述文学和评论作家时,提出,“文气”的概念: ' 是关于文体的 区别。

第9题:

简述虚静和物化说。


正确答案: 这是《庄子》的关于艺术创作的论述,认为要在艺术创作上达到理想的境地。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也最为旺盛,而创作者不再感到主体的存在,便进入了《庄子》所谓的物化境界,也叫做‚以天合天‛主体的‚自然‛和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然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

第10题:

“神思”说


正确答案: 《神思》篇列《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重点论述的是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他指出想象活动的特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并对它做了非常精彩形象的描绘和相当深刻的概括;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更进一步,他阐述“志气”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即分别是“统其关键”和“管其机枢”,这实际上是想象活动的始与终,或曰动因和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刘勰还充分意识到了艺术创作活动中思维和语言的并非完全相偕的非对应关系,即所谓“方其搦管,气倍于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这不仅是作家的才能所决定的,更是由语言的本性所决定的。“意翻空”和“言征实”总是文学创作中一对永恒的矛盾。《文心雕龙》的许多篇章都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因此可以说,《神思》篇提出的“言”和“意”的关系是刘勰创作论的纲。(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刘勰《文心雕龙》选录”)
(另一种说法)《神思》是《文心雕龙》的创作论的总论。《神思》中的“神思”是什么意思呢?“神思”就是心思。心思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所以称之为“神”。“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就是说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神思》讲到了构思的整个过程,从构思前的准备工作,讲到构思时的想象,由想象构成意象,由意象到语言,由语言到声律,再到作品写成后的修改等等。在文思酝酿中,首先必须是使创作者处于虚静的精神状态,然后展开想象活动。想象不受时空的限制,“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样的想象就可以做到“神与物游”。怎样构思呢?《神思》篇的回答是“神与物游”。所谓“神与物游”,就是要对外界的事物作虚静的观察,并把观察的结果与自己的知识、理论和经历结合起来,构成意象,形成文思;但意象必须在文思涌动中用巧言切状的语言,优美感人的文辞表达出来,写成文章。当然在运用语言时,还应改注意声律,写成文章后还要进行必要的修改。最后才能真正创作成功的情文并茂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