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

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贡献?

题目

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贡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新闻通讯奠基人是()。

  • A、邵飘萍
  • B、黄远生
  • C、刘少少
  • D、徐彬彬

正确答案:B

第2题:

你认为新闻事业是否是产业?它与其他产业有何不同?我国的新闻事业是不是产业?为什么?如何认识我国新闻事业的产业属性?


正确答案: I、新闻传媒产业问题:传媒业与其他传统产业相比,具有相对垄断性。传媒业的文化新闻属性使得它往往要受到相关政策的制约而形成政策性垄断,这使得传媒具有相对较强的垄断性。此外,传媒业还有良好的增值性和独特的赢利模式。传媒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影响广泛的特点,时期能够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和赢利。
II、我国的新闻产业问题:由于新闻单位仍属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而非企业,因此新闻单位的资产仍是全额的国有新闻资产。虽然新闻媒体的实际操作有了许多尝试,现实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新闻媒体作为事业单位,仍由国家拨款维持运营,实行预算管理制。虽然新闻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独立核算制是从事业单位的自收自支发展过来的,而至今大多数新闻媒体仍然接受国家财政预算的拨款。这样即使是一些企业通过协办、理事会、赞助等方式对新闻单位投入资金,但是这些资金也不能作为资本投入,通常是作为广告费用,新闻单位只能刊登广告作为回报,出资人并不具有投资人的资格,因此也无法享有投资人的权益。

第3题:

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群众性原则;媒体以党报为核心,形成多层次、多品种并存的格局;传媒国有制性质;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

第4题:

瞿秋白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贡献?


正确答案: 1920年,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道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况。1923年回国后,主编《向导》、《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1925年主编《热血日报》。1927年主编《布尔塞维克》周刊。1934年担任《红色中华》报社长、编委。

第5题:

廖承志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


正确答案: ①1929年领导出版中国海员总会的《中国海员》合刊,创办《赤光》。
②1936年担任红中社外交编译工作。
③1937年创办《解放》周刊,并负责编辑《斗争》杂志。
④1941年4月在香港创办《华商报》。
⑤1946年7月至1949年3月任新华社社长。、
⑥1947年7月在山西领导建立第三个“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⑦还任过《解放日报》社长。
⑧1949年6月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

第6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改革?


正确答案: (1)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宣传质量和宣传艺术,扩大信息量;
(2)在报道形式上,深度报道、系列报道被广泛用到报纸广播电视宣传中;
(3)新闻媒介注意改善自身结构,形成报纸、电视、广播三大媒介鼎足之势;
(4)在经营管理方面,各新闻单位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取得很大成效;
(5)随着报纸经济效益的提高,办报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7题:

“五四”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改革?


正确答案: “五四”时期,由于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深入,加上我国一些进步的、有创造性的新闻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新闻事业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这个时期,除了革命报刊在数量上的激剧增加外,在新闻业务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重大的突破,实行一些重大的革。
一、白话文的广泛应用,是这一时期报刊民改革的重要内容。这项划时代的改革是《新青年》杂志倡导并首先实行的。此后,大量报刊纷纷效法,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改革洪流。在《新青年》之前也曾有过一些报刊和历史人物提倡过白话文,但都没有象这一次那样形成潮流。只在文字旁边加点以示句读,加圈以示分段。采用通俗的白话文之后,开始用标点占一格的办法以示句读。再后,又由《新青年》带头形成了包括句号、逗号、括号、问号、惊叹号等一整套新式的标点符号。这大大提高了汉英语表述上的严密性。报刊编排有很大改进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早期的中国报刊是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的。后来稍有改进,如不再将“皇上”(大总统)的命令排在重要的地位,而将重要的地位,而将重要的新闻作为头条;开始重视标题的制作,甚至采用了通栏的大标题;版面的分栏也不求一致,各报有各报的风格,有的还采用了辟栏的开式,有的则格外注意插图,以美化版面等等。
二、副刊的改革很引人注目。
三、政论被广泛采用,且形式多样,战斗性强,在“五四”期间为宣传新思想、批判旧世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各种思想观点都能同时在报刊上进行自由的讨论,故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这是“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特点。
四、著名大报开始向国外派驻记者。如1920年10月矍秋白等人就担任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的特派员前往苏俄采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政之被《大公报》派往法国,采访巴黎和会。有些报刊则将特派员派住领国日本,以开辟国际新闻的来源。有些报刊则在留欧学生中发展特约通讯员,如周恩来就曾作为天津《益世报》的物约记者,为该报写回了大量的旅欧通讯。
五、新闻事业的大发展,使得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也开始在我国发展起来。一些有抱负的青年新闻工作者纷纷出洋留学。如林白水、邵力子等,便是我国第一批出国留学新闻学的新闻工作者。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首创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会。这个研究会同时又是新闻教育的机构。因此,我国最早的新闻教授、学者、新闻学著作和新闻学研究期刊等也随之出现了。

第8题:

我国第一个用通讯文体写作的记者()。

A王韬

B黄远生

C邵飘萍

D穆青


A

第9题:

瞿秋白对党的新闻事业有何重要贡献?


正确答案: 瞿秋白(1899-1935)原名霜,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无产阶级杰出的报刊活动家。他对我国新闻事业的贡献有如下三点;
一、他领导和主编了中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批报刊,先后有《新社会》、《人道》、《向导》、《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布尔什维克》、《红旗日报》、《实话》、《红色中华》等十几种。他还领导过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和中国左翼记者联盟等团体。他用报刊作为武器,在传播马列主义,号召和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民民族解放运动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党报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二、他是我国最早的派驻中外采访的新闻记者之一,是我国新闻记者走向世界的先驱。1920年10月至1923年1月,他作为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的特派员前往苏联采访,为国内报刊撰写了大量通讯,最早向中国人员介绍了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真实情况。这些通讯后来编辑成《俄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两部著名的通讯集,至今仍是我们学习通讯写作的典范。
三、他开我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研究的先河,瞿秋白从苏联带回列宁的办报学说和无产阶级报刊工作的经验,结合自己在长期办报实践中的体会,提出不定期一系列党报工作的主张,如:关于正确地在党报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主张;关于报刊宣传必须联系实际,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主张;关于加强社论和论文写作,强调其对革命的指导作用的主红;关于党报要为党的建设发挥作用的主张;关于依靠群众办报,开展工家兵通讯员运动的主张等。他的这些主张虽然还不成体系,但可以说是我国无产阶级早期的新闻理论的雏型。它引导后人沿着这些路子去思考,去探索,支创立无产阶级完整的新闻理论。

第10题:

简述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贡献。


正确答案: (一)黄远生简介: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报界之奇才”,是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开创了我国新闻的通讯文体。早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后编辑过梁启超主办的《庸言》杂志,并担任上海《时报》、《申报》等报纸的驻北京的特约记者和北京《亚细亚日报》撰述,同时还创办远生通讯社。政治上虽宣布脱离一切政党,但其基本的态度是拥袁反孙。
(二)关于新闻思想的贡献:在新闻思想上,最著名的是“四能”说,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三)黄远生的新闻写作特点:
1)题材重大,记载翔实;
2)针砭时弊,忧国忧民;
3)细致详尽,幽隐毕达;
4)通俗自然,不拘一格。他的文章被其友人编为《远生遗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讯文集)。
(四)远生通讯社的特点:
1)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2)报道重要人物;
3)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
4)评议通俗生动。(注意:还要注意邵飘萍、张季鸾、胡政之等人的新闻活动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