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

如何理解《灵枢•本神》篇中“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题目

如何理解《灵枢•本神》篇中“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大凡使用针刺的治法,必须以病人的神气状况做为根本,即一定要本源于病人的神气。因为神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故病人神气盛衰、有神无神直接表达脏腑精气盈亏及功能状态。治疗方法的施用及取效与否,除了治疗措施正确外,更主要的取决于病人的神气盛衰。如果病人气血精神竭绝,神机衰败,则高超的治疗技术也将无能为力,故病人神之盛衰,决定治疗效果及预后。此句强调了神在诊治疾病中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理解《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的“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正确答案: “营出中焦”的立论有二:一从营气的化源来看,营气源于中焦化生的水谷精微。一从营气的运行始于手太阴肺经,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
“卫出下焦”的立论也有二:一是卫气根于肾中阳气,一是卫气的运行,白昼始于足太阳膀胱经而行于阳分,夜晚始于足少阴肾经而行于阴分,其经气自下焦肾和膀胱出。另外,还有人提出“卫出上焦”的观点。《灵枢集注》云:“下当作上。”指出“卫者,阳明水谷之悍气,从上焦而出,卫于表阳,故曰卫出上焦”,并引《灵枢•决气》等篇内容作证。从有关文献分析,实际上卫气乃生发于下焦肾气,化源于中焦脾胃,宣发于上焦心肺。这些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不可胶执拘泥。据此,不必将原文“卫出下焦”迳自改动,否则改不胜改。

第2题:

如何理解《灵枢·本神》篇中"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正确答案: 脾为后天之本,有化生和储藏营气的作用,精神活动中的意念是依附于营气的,所以说"脾藏营,营舍意"。如果脾气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营气不足,四肢肌肉失养,故四肢不用。"脾者土也,治中央","土灌四脏",若脾气虚则不能输精于四脏,致使五脏功能不能调和,故日"五脏不安"。如果脾气虚,气机滞寨,升降失常,就会出现腹部胀满,二便不利。

第3题:

如何理解"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正确答案: "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强调了神在针刺疗法中的重要性。神是血脉营气精的外在表现,由五脏守藏,故患者神气盛衰直接表达脏腑精气盈亏功能状态,是医师决策治疗方案、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依据。诊察患者神气有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4题:

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恐惧者()。

  • A、竭绝而失生
  • B、迷惑而不治
  • C、神惮散而不藏
  • D、神荡惮而不收
  • E、气闭塞而不行

正确答案:D

第5题:

《灵枢·本神》认为凡刺之法先必本于()。

  • A、血
  • B、脉
  • C、气
  • D、精
  • E、神

正确答案:E

第6题:

如何理解《灵枢•营卫生会》篇中“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正确答案: 两,指夺血、夺汗。有两死,谓既夺血,又夺汗,是死证。无两生,谓夺血而不夺汗,或夺汗而不夺血,两者不同见,尚有可生之机。

第7题:

《灵枢·本神》说"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精"。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如何理解《灵枢•百病始生》篇中的“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正确答案:原文“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的意思是风雨寒热等外邪,不遇到机体正气虚弱,是不能单独侵犯人体使人生病的。本句指出了人体正气强弱是发病与否的关键,突出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这是《内经》发病学的一贯思想。人体正气充足,抗病能力就强,虽有致病因素存在也未必发病。

第9题:

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愁忧者()。

  • A、竭绝而失生
  • B、迷惑而不治
  • C、神惮散而不藏
  • D、神荡惮而不收
  • E、气闭塞而不行

正确答案:E

第10题:

如何理解《灵枢•百病始生》篇中的“两实相逢,众人肉坚”?


正确答案:两实,指正常的气候变化和人体正气充实。众人肉坚,指肤腠固密。意为正气充实的人在正常气候下,就会健康无病。本句指出了人体正气强弱是发病与否的关键,突出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