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

蒲黄汤功效与作用

题目

蒲黄汤功效与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二紫蒲公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筋疽(生两足后跟昆仑穴)痨疽(生足小指京骨、金门穴)、足疽(生昆仑穴后)属阳症者。
解析: 二紫蒲公汤
【来源】《洞天奥旨》卷八。
【组成】茯苓9克薏仁30克紫花地丁15克牛膝9克蒲公英15克贝母6克紫背天葵9克当归1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初起者三剂即愈。
【主治】筋疽(生两足后跟昆仑穴)痨疽(生足小指京骨、金门穴)、足疽(生昆仑穴后)属阳症者。

第2题:

问答题
芍药地黄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热盛动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者;蓄血发热,漱水不欲咽,腹不满,但自觉痞满,大便黑而易解者,热扰心营,神昏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者。现用于急性出血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黄色肝萎缩、猕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急性白血病、斑疹伤寒、败血症、疔疮肿痛等属热入营血者。
解析: 芍药地黄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
【异名】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
【组成】芍药12克地黄30克丹皮9克犀角屑3克
【用法】上四味,切。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200毫升,一日二次。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盛动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者;蓄血发热,漱水不欲咽,腹不满,但自觉痞满,大便黑而易解者,热扰心营,神昏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者。现用于急性出血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黄色肝萎缩、猕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急性白血病、斑疹伤寒、败血症、疔疮肿痛等属热入营血者。
【加减】有热如狂者,加黄芩6克。
【方论】方中犀角清营凉血,清热解毒为君;生地清热凉血,滋养阴液为臣;芍药和营泄热,丹皮泄血分伏热,凉血散瘀,共为佐、使。四药相合,清热之中兼以养阴,凉血之中兼以散瘀,故为治疗热入血分之要方。

第3题:

问答题
导黄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阳黄。胃火炽盛,湿热熏蒸,面目发黄,口燥而渴,小溲赤涩。
解析: 导黄汤
【来源】《医醇剩义》卷三。
【组成】葛根6克花粉6克山栀4.5克连翘4.5克木通6克茵陈9克萆薢6克茯苓6克泽泻4.5克车前6克苡仁30克(煎汤代水)
【用法】以苡仁汁煎诸药服。
【主治】阳黄。胃火炽盛,湿热熏蒸,面目发黄,口燥而渴,小溲赤涩。

第4题:

问答题
连蒲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血分有热,大便下血,
解析: 连蒲散
【来源】《赤水玄珠》卷九。
【组成】黄连蒲黄(炒)各3.6克黄芩当归生地黄枳壳(麸皮炒)槐角芍药川芎各3克甘草1.5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功用】清肠止血。
【主治】血分有热,大便下血,
【加减】酒毒,加青皮、干葛,去枳壳;湿毒,加苍术、白术。

第5题:

连蒲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血分有热,大便下血,

第6题:

地黄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妇人血分有热,月经不断,绵绵不已。

第7题:

附子麻黄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寒湿所中,昏晕缓弱,或腰背强急,口歪,语音混浊,心腹膜胀,气上喘急,不能转动。

第8题:

二紫蒲公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筋疽(生两足后跟昆仑穴)痨疽(生足小指京骨、金门穴)、足疽(生昆仑穴后)属阳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