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类传染病的病人、疑似病人时,在城镇应于6小时,在农村应于1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报告至发病地所属县卫生防疫机构。A、甲B、乙C、丙D、乙和丙

题目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类传染病的病人、疑似病人时,在城镇应于6小时,在农村应于1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报告至发病地所属县卫生防疫机构。

  • A、甲
  • B、乙
  • C、丙
  • D、乙和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

A、传染病的疫情报告

B、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

C、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D、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


答案:ABCD

第2题:

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的是

A、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B、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C、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

D、发现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

E、发现疑似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


参考答案:D

第3题: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十二小时内,农村于二十四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A.甲类传染病

B.肺炭疽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脊髓灰质炎


参考答案:ABCD

第5题:

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责任报告单位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上报时限是( )。


答案:2小时内

第6题: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 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 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小时内将传 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正确答案:2

第7题: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应承担的主要职责是

A、传染病监测及疫情报告

B、主动收集、分析病例临床资料

C、及时发现传染病就诊病例并及时采取措施

D、开展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

E、积极治疗传染病病人


参考答案:A

第8题: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十二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小时内,农村于()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A、2,4

B、2,6

C、5,10

D、6,12

E、12,24


答案:E

第10题:

A.鼠疫、霍乱和炭疽
B.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
C.对疑得甲类传染病病人
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类
E.丙类传染病病人

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的是

答案:C
解析:
考点:1.发现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有隔离措施、紧急措施和特殊措施。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予以隔离。3.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紧急措施有:①限制或停止人群聚集性活动;②停工、停产、停课;③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④封闭被污染的饮用水源。4.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就近火化的传染病病死者有:鼠疫、霍乱、炭疽。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