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圣托马斯•阿奎那关于罪恶、预定和神的诏选的观点大体上是属于()。A、伯纳德B、阿贝拉德C、奥古斯丁

题目

圣托马斯•阿奎那关于罪恶、预定和神的诏选的观点大体上是属于()。

  • A、伯纳德
  • B、阿贝拉德
  • C、奥古斯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


正确答案: 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借助亚里士多德哲学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提出了证明上帝存在的五种方式:
(1)第一推动者的证明。一切事物都必须被一个东西推动。所以,我们必须达到一个不被任何东西推动的第一推动者,这就是上帝。
(2)第一作用因的证明。没有原因也就没有结果。因此,我们必须设想某个第一作用因,这就是上帝。
(3)必然存在者的证明。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获得其存在和必然性的。因此,我们必须设想某种必然的东西,它自身就是必然的,同时又能赋予其他事物以必然性和存在,这就是上帝。
(4)从存在的等级出发的证明。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好、真和崇高等品性,衡量的标准就在于它们与最好、最真实和最崇高的东西接近的程度。因此,有某种最真、最善、最崇高、因而最具有存在的事物,它是使一切事物存在并具有好、真和崇高以及其他完美性的原因,这就是上帝。
(5)事物最高指挥者的证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和谐的和有秩序的,仿佛都听从一个有知识和智慧的存在者的指挥,指挥者就是上帝。
托马斯借助亚里士多德哲学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从而不仅使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不再威胁基督教的信仰,而且使基督教的神学表现为一种具有哲理的思想体系。

第2题:

中世纪前期教父哲学、美学的文论思想的主要代表的是()。

  • A、圣•奥古斯丁
  • B、但丁
  • C、托马斯•阿奎那

正确答案:A

第3题:

法学是“是对神和人的事务的认识、关于正义和不正义的科学”,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A.乌尔比安

B.亚里士多德

C.伊壁鸠鲁

D.托马斯·阿奎那


参考答案:A

第4题:

圣托马斯.阿奎那是哪个宗教的神学家()

  • A、新教
  • B、伊斯兰教
  • C、天主教
  • D、基督教

正确答案:D

第5题:

《大著作》、《小著作》、《第三著作》是()的作品。

  • A、罗吉尔•培根
  • B、邓斯•司各脱
  • C、圣托马斯•阿奎那

正确答案:A

第6题:

“正因为荒谬,我相信”出自()。

  • A、圣·奥古斯丁
  • B、托马斯·阿奎那
  • C、圣·安瑟伦
  • D、德尔图良

正确答案:D

第7题:

分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正确答案: 推理形式:从人们已知的事实出发来推出其原因的“回溯的”证明方法,一共五个,即著名的“圣托马斯五路证明”。
思想实质: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

第8题:

()是存在于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之间的基督教思想家,他在自己的学说中表述了某些唯物的观点,对世俗文艺给予了肯定,是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中的“另类”。


参考答案:阿伯拉

第9题:

“地心说”是谁的观点?()

  • A、哥白尼
  • B、托勒密
  • C、托马斯·阿奎那
  • D、圣·奥古斯丁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如何理解托马斯•阿奎那的“艺术模仿自然即模仿上帝的创造”这个观点?


正确答案: 阿奎纳将自然看成是艺术家学习的榜样,是艺术家的老师;而上帝的心灵又是自然万物的源泉。这样,阿奎纳就将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改造成了一种神学理论。艺术家模仿自然是为了学习神的“手艺”和“技巧”,这就好比是中国画论中所讲的“师法造化”一样。看来,哲学的唯心主义和艺术创作的本源并不矛盾,普洛丁的“美不在对称”而在于“太一”的观点,在于人的主观内心感知的观点,讲的是同样的道理。阿奎纳在《神名论>疏证》的4章8节讲道:“存在之物莫不源出于美和善,也就是源出于上帝,属于一个因果原则。故万事万物的存在,如在一个存有原则之中那样,沐浴在美和善之中。它们趋向美善,欲求美善,以美善为目的……万事万物,皆因美善而得其形,它们观望美善,仿佛观望一个范例因,而它们就以一个范例因作为尺度,来统辖它们的行为。”(陆扬《西方美学通史》中世纪文艺复兴卷P212,上海文艺1999)也就是说,源出于上帝的美善,就是万事万物的范例,故而也是艺术家的最终的范例。
我们看到,从柏拉图到普洛丁,到奥古斯丁,柏拉图主义者的哲学家和神学家都是排斥文艺的。但是,一旦阿奎纳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相结合,文艺的存在显然也是由“神”和“上帝”决定的,因像阿伯拉所争取的那样,到了阿奎纳这里,文艺获得了稳固的生存位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