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论技术目标的来源、内涵、构成和作用

题目

论技术目标的来源、内涵、构成和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有_____ 、________、方法论、技术和价值观五个主要的构成要素。


参考答案自然作用 社会作用

第2题:

某技术改造项目的筹资来源有贷款、债券、优先股及普通股4种,其资金来源的构成和各种资金成本见下表,求筹资加权平均成本。表:资金来源构成和各种资金成本


参考答案:先计算各种资金来源的比重:W贷=4/10=40%;W债=2/10=20%;W优=2/10=20%;W普=2/10=20%。
然后计算加权平均成本:K0=W贷·K贷+W债K债+W优K优+W普K普=40%×2.75%+20%×3.2%+20%×8.3%+20%×16.50%=6.7%

第3题:

指标涵义是指对统计指标的______所做出的解释和说明,内涵说明本指标质的______及其与其他指标的区别。( )

A.内涵;特殊性

B.内涵和外延;特殊性

C.外延;规定性

D.内涵和外延;规定性


正确答案:D

第4题: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A

B



第6题:

论善意取得的内涵及其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一、存在无权处分有学者否认无权处分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认为《物权法》第106条并未罗列,且错误登记的权利人(无权处分人)有权处分登记的财产。二、受让财产时为善意1.善意的标准王泽鉴教授总结了动产善意取得的四个标准:(1)善意指受让人不知让与人(无权处分人)无让与权,不问过失;(2)善意指受让人不知让与人(无权处分人)无让与权,不问是否过失,但在客观情形下,若一般人依据交易经验就可认定让与人没有让与权,受让人就是恶意的;(3)善意指受让人不知或不可能知道让与人(无权处分人)无让与权;(4)善意指受让人不是明知或因重大过失而不知道让与人(无权处分人)无让与权。2.善意的判断时点我国《物权法》第106条及《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第18条规定,善意的时点是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受让指依法完成动产交付或完成不动产物权转移登记。3.善意的保护范围善意取得的主旨为填补让与人处分权的不足,保护的范围限于“对处分权的信赖”。善意受让人基于占有或登记的公信力而信赖无权处分人有处分权时,原权利人的所有权才相对消灭,善意受让人因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无权处分的财产。三、支付合理价格善意取得要求转让行为系合理有偿的交易行为,我国《物权法》第106条也予以认可。《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第19条规定,“合理的价格”的认定应按照转让标的物的性质、数量以及付款方式等具体情况,参考转让时交易地市场价格以及交易习惯等因素。四、完成法定公示《物权法》第106条第1款第3项规定,公示是善意取得的必备要件,要求以登记为生效要件的应当登记,不实行登记生效要件主义的,财产交付给受让人即可。1.动产已交付《物权法》第24条规定,特殊动产采取登记对抗主义。特殊动产应属《物权法》第106条第1款第3项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不需要登记”的财产,交付产生善意取得的公示效果,但若未变更登记,善意受让人享有的物权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2.不动产已登记《物权法》第10条、第16条规定,我国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依据。无论无权处分人是否交付房屋或者受让人是否支付价款,受让人只要没有办理不动产变更登记,就不能善意取得该不动产。

第7题:

下列关于内涵价值的计算,正确的是( )。

A.看涨期权的内涵价值=标的资产价格-执行价格
B.看涨期权的内涵价值=执行价格-标的资产价格
C.看跌期权的内涵价值=执行价格-标的资产价格
D.看跌期权的内涵价值=标的资产价格-执行价格

答案:A,C
解析:
看涨期权的内涵价值=标的资产价格-执行价格;看跌期权的内涵价值=执行价格-标的资产价格。故本题答案为AC。

第8题:

国际技术贸易是以()作为交易标的的,因此这些技术知识构成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主要包括()、()和()等。


参考答案:无形的技术知识;专利商标;专有技术

第9题:

现代系统论思想的内涵与方法论意义及作用


正确答案: 系统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化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最佳化。系统方法自科学研究中最突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系统方法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工具。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要把整个工农业生产、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经济计划管理、生态系统等作为一个大系统来研究。这不仅突破了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界限,而且也突破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这个系统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仅要研究现状,还要预测将会发生事件的影响。系统中存在的许多信息需要作最佳处理,等等。
(2)系统方法为现代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整体化提供了新思路。系统方法摆脱了把对象先分割成各部分然后再综合的传统方法的束缚,它从整体出发,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中,揭示整个系统的运动规律。运用系统方法,把科学作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研究其组成、结构体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分化和渗透,整个科学体系的运动变化规律,认识其发展趋势。这样就能做到纵观全局,及时抓住苗头,提出新学科或带头学科,以便采取措施,组织力量,突破重点,带动全局。

第10题:

对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的内涵和意义作出介绍。


正确答案: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初,新闻政策变化很快。皇家特许出版制度于1641年一度中止后又于1643年恢复,并成立出版检查委员会。在此新闻环境下,英国政论家弥尔顿出版了两本未经许可的关于离婚的小册子,因为此事他于1644年答复国会的质询作了《论出版自由的》演说。他以“天赋人权说”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实行“出版自由制度”。全面批评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强调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等等,是一篇争取言论自由的战斗檄文。从他的这种思想出发,形成了现代关于“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修正过程”的概念。《论出版自由》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石”。对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出版自由”的历史意义
1)后世在美国由杰弗逊立法保障“新闻自由”
2)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自由主义传播制度”
3)导致传播事业大发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