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综合练习

爱因斯坦说:“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人的知觉B、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提C、人们应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D、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题目

爱因斯坦说:“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人的知觉
  • B、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提
  • C、人们应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D、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
B.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C.自然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
D.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正确分析】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人类世界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们并不是在自然界之外创造人类世界,而是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建造人类世界。自然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干扰分析】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世界形成之后会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人的实践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乃至其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人类世界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使天然自然成为人化自然。因此,B选项错误。

第2题:

马克思指出:“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这说明

A.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存在的
B.人与自然界是两个完全分离的世界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在自在世界基础上建造的属人世界
D.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正确分析】人类世界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改造过的自然,它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人不断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建造属人世界,属人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马克思原文强调的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自在世界,对人类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人是生活在自己创造的属人世界之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否定自然界的先在性,这个命题是建立在物质第一性原理基础之上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干扰分析】A选项自然界具有客观实在性。B选项人与自然不相分离,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和改造自然。D选项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正确。

第3题:

第 20 题 自然界是人的生命发展和延续的环境。同时,作为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中介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起点,人们在加工自然物质的劳动中,才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并由此形成民族的、阶级的、家庭的等复杂的社会关系。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

A.人在自然面前只有被动地适应,才能生存并发展 

B.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之上 

C.人的社会关系具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可以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D.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为人也是动物


正确答案:B
根据人在加工自然物质的劳动中,才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可见文段支持了B项的观点。A、C、D三项本身的说法有误。故正确答案应为B项。

第4题:

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答案:D
解析:
题干意思是说,天不因为人们厌恶冬天就不要冬天,地也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路途遥远而失去广阔,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有其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符合题意;A、B观点正确,与题意不符;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生理机能,C项观点错误。

第5题:

下面关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B.人不能离开自然界
C.人能够认识自然规律
D.人的生命、意识、活动可以不受制于自然界

答案:D
解析:

第6题:

恩格斯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

A.天然自然
B.人化自然
C.实践
D.自在世界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统一的基础。

【正确分析】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建造了属人的世界,从而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中。总之,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不断分化世界、不断使世界二重化、又不断统一世界的活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干扰分析】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它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先在世界和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改造过的自然,它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天然自然(自在世界)和人化自然统一的基础在于实践,因此,ABD选项错误。

第7题:

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 )

A.人对自然属性的认识程度
B.人的本质能力的大小
C.承认自然界的可知性
D.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答案:D
解析: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应该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故选D

第8题:

所谓“劳动是使人与自然相对立的环节”主要是说( )

A.是劳动创造了人,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

B.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人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

C.劳动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

D.劳动具有社会性


正确答案:A

第9题: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
C.它是社会发展规律
D.它是自然界规律


答案:A
解析: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1)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真理所研 究的对象——客观事物是客观的;(3)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本题B项是对“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 转移”的曲解。真理不等同于客观规律,CD也是错误的。故本埋答案选A。

第10题:

自然界是人的生命发展和延续的环境。同时,作为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中介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起点;人们在加工自然物质的劳动中,才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并由此形成民族的、阶级的、家庭的等复杂的社会关系。可见:

A人在自然面前只有被动的适应,才能生存发展
B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之上
C人的社会关系只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可以独立的存在和发展
D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为人也是动物


答案:A
解析:
A项错误,据提问方式可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文段中的“人们在加工自然物质的劳动中,才结成了人与认定关系——生产关系”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加工自然物质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关系,A选项说人在自然面前只能被动适应才能生存发展是错误的;

B项正确,“人们在......劳动中,才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并由此形成.....社会关系”,而劳动是“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中介”,由此可推出B选项;

C项错误,忽略了“自然界是人的生命发展和延续的环境”,社会关系没法脱离自然界独立存在和发展;

D项错误,忽略了人区别与动物的特点,即“生产劳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不是动物。

故正确答案为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