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

题目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西周初期提出的基本治国政策是()。

A.敬德

B.保民

C.爱民

D.重农


答案AB

第2题:

西周法制的指导思想是()。

A、明德慎罚

B、代天行罚

C、以德配天

D、敬天保民


参考答案:A

第3题:

“以德配天”的“德”的要求主要包括( )。

A.敬天

B.敬宗

C.保民

D.敬鬼神


正确答案:ABC
解析:“德”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敬天、敬宗、保民。

第4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表述,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以德配天,德主刑辅”作为西周的立法思想,其中“德”指“敬天、敬祖、保民”
B.秦朝贯彻法家“以法治国,明法重刑”的主张以保护旧贵族的特权
C.汉武帝时颁布了《箠令》,规定了笞杖的尺寸,行刑不得换人等内容,是汉律儒家化的一种体现
D.清代开始,“谋杀”和“故杀”有了明确的区分,谋杀指有预谋的杀人,故杀指情急之中故意杀人

答案:D
解析:
①A 项错,西周立法思想是以德配天明德慎罚;②B 项错,秦朝用法律削弱了旧贵族特权;③C 项错,汉景帝颁布《箠令》;④D 项正确,故杀和谋杀概念渊源已久,但清代开始,对之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从而将谋杀和故杀这一概念相区分。

第5题:

周初立国的统治思想是()。

A.敬德和戮民

B.开疆和戮民

C.开疆和保民

D.敬德和保民


参考答案:D

第6题:

“敬天保民”,是周朝施政的基本原则,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

A、明德

B、敬德

C、无逸

D、慎罚

E、先教后刑


参考答案:CDE

第7题:

古人认为要想得到天命的保佑,就必须()。

A.敬德

B.疾敬德

C.以史为鉴

D.以天为则


参考答案:A, B

第8题:

西周统治者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 “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因此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当“以德配天”。这里的“德”的要求,主要包括哪些基本方面?( )。

A.敬天

B.敬祖

C.保民

D.德教


正确答案:ABC
【考点】“德”的要求
  【解析】“德”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要求统治者恭行天命,尊崇天帝与祖宗的教海,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即敬天,牧祖,保民。在这种“以德配天”基本政治观之下。周初统治者具体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法律主张。“明德慎罚”的具体要求可似归纳为“实施德教,用刑宽缓”。因此德教不是选项。

第9题:

下面()不属于周初所提出的天命观的内容。

A.天命靡常
B.以德配天
C.绝地天通
D.敬德保民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西周统治者主张“以德配天”,其“德”的要求主要包括()。
A.敬天 B.敬宗 C.爱吏 D.保民


答案:A,B,D
解析:
【详解】
在商代达到顶峰的神权法思想,被西周统治者继承发展,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周公等为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总结并吸取了夏代、商代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认为“天”不是哪一族独有的神,而是天下各族所共有的神;“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的“德”。西周统治者已经认识到,“天命”是靠民意来维系的。周公反复强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既然“天命”关怀民意,时常根据民众的意愿选择统治者,那么,以严刑峻法残害民众,自然要受到“天命”的谴责,为“天命”所唾弃。这就是夏桀和殷纣王先后被推翻的根本原因。这一思想的提出,显然是在为西周代商制造舆论,但同时也意味着神权的动摇。因而,西周统治者感到仅靠神权已不足以维系其统治,还必须兼顾人事,重视民心向背,既“敬天”,又“保民”。而“敬宗”是“德”在宗法上的要求,即“亲亲”和“尊尊”,旨在维护家长制和君主制。总的要求就是统治者要恭行天命,尊崇天帝和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选项C不正确。“德”并不包括对官吏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