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制度

简述中西方代议制度的区别

题目

简述中西方代议制度的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代议制度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


参考答案:

(1)在议会之母的英国,其代议制度原则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宪法性文件之中,英国议会制度的成长与发展也是代议制度原则的完善过程。
(2)法国、美国等成文宪法国家及总统议会制的国家,一般是以成文宪法中的国家机构和选举制度内容来贯彻代议制度原则的。
(3)有的国家将代议制民主和直接民主制结合起来,形成混合民主制。
(4)我国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一般将代议制原则以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2题:

为什么说中西方议会体制中政党和代议机构关系不同?


参考答案:首先,政党与代议机构的初始关系不同。西方国家政党是通过竞选在议会中取得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领导地位是法定的。在西方,特别是早期建立议会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是先有议会,后有政党。这些国家的政党是在议会派别斗争中孕育诞生的,政党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此掌握、控制政权,在议会中进行党的活动,否则,政党的作用就无从发挥。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是先有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人民取得政权,然后建立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服从党的领导。其次,政党在代议机构中的地位以及确立这种地位的方式不同。在西方国家,政党是通过议会选举来确定各自在议会中的地位的,议会没有一个法定的、惟一的执政党,各政党在议会中的地位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多党制国家,每一个政党都无法长时间地成为议会中的多数党。如在英国,如果某一政党在竞选中获得下议院多数席位,便成为多数党,并且组阁执政,成为大权在握的执政党,如果只获得少数席位,则成为少数党,只能充任在野反对党的角色,在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与执政党唱反调为己任。而美国由于实行总统共和制,人们称总统选举为大选,各政党竞争总统宝座特别火爆,相形之下,国会的竞选处于次级地位,但议会中的党派竞争也非常激烈,当执政党既获得总统大选,又获得议会多数席位时,其执政地位即较为稳定,反之,执政地位不稳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人大中的不同地位,虽不由党派竞选来决定,而是由宪法固定下来的,但是各政党进入人大的具体做法上,仍采取了民主选举的制度,是一个充满民主协商并依法筛选的细致过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不同地位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同时也是确保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再次,政党在代议机构中设立组织及其活动方式不同。在西方国家,不论是多数党,还是少数党,也不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在议会中都普遍建立了议会党团,它是由议会中的同一政党或政党联盟的议员所组成的党派组织,其权力非常大。一般来讲,执政党的议会党团的任务在于保证本党政府地位的稳定和各项法案获得通过,而反对党的议会党团则视政府议案对自己利害关系而决定反对或有条件的支持。总之,议会党团历来被西方政党所重视。在中国,各政党在人大中的活动方式,与西方国家政党通过议会党团开展活动的情况有根本区别。在各级人大中,除了中国共产党在人大常委会中设有“党组”的组织之外,所有党派都没有建立组织机构。为了实现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套组织制度,一是在人民代表大会机关中建立党委,二是在常委会中建立党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和地方人大主任,为人大党组书记,党组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从活动方式上来讲,来自党派的人大代表,与来自其他方面的人大代表一样,不以党派的身份出现,而是在地区性人大代表团这个组织形式中参加人大的活动,发挥作为人大代表的作用。时下有人建议在人大中建立中国共产党党团制。但不同的党派,往往代表不同阶层和代表集团利益,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大是代表全国各选区人民利益的,也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而不是代表党派利益的;各党派的意见,我们有人民政协和政治协商制度,主要在政协中加以表达、讨论和协商。因此,在各级人大中,应以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形式领导人大的工作。最后,政党在代议机构立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干预方式不同。在西方国家,议会均享有较大的权力。西方国家在议会中建立了财政、外贸、农业、司法等专门委员会,它们是对各类法案进行审议的权威机构,在审议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甚至是投票表决的主要依据,因此,议会中的各政党都争取在各委员会中占优势地位借以干预有关法条的修改、通过或否定,为本党利益服务。在以利用专门委员会来保证政府提案的通过,在野党则利用它来阻挠提案的通过或对执政党施加压力,借此把自己的主张反映在议案中。在中国,政党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和干预方式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的不同。大家都知道,执政党对人大立法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决定性的。主要表现在:其一,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国家机关领导人的人选直接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决策建议和任免建议;其二,通过在人大常委会中设立的党组干预立法,比如说,凡属政治类型的立法,在制定之前都要由人大常委会党组把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报请中共中央批准,以确保立法的社会主义方向;其三,通过在人大代表、人大领导机构和专门委员会中占有人数多和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优势,来保障体现执政党意志的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决策和立法案,在审议中获得顺利通过。就参政党而言,它对立法活动的干预和作用,其根本目的不是“你上台我下台”的较劲,而是帮助执政党共同搞好立法审议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和数量,真正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务。主要表现在:其一,民主党派主要是以党派的名义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中提出立法建议;其二,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各级人大和人大常委会中,以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身份拥有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法律议案的权利;其三,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府(包括“一府两院”)中任职的组成人员,可以参与国务院和地方政府以及“两院”提出法律草案。

第3题:

依据地方政府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划分,地方行政制度可以分为( )

A、半代议制地方行政制度

B、非代议制地方行政制度

C、代议制地方行政制度

D、前代议制地方行政制度


答案:ABC

第4题:

试论代议制议会与等级制议会的本质区别。


正确答案: 代议制的议会又与等级制的议会有着本质的不同。
首先,议会在中世纪出现时是与封建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僧俗贵族、市民和国王都利用议会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议会充当了国王与僧俗贵族、市民三方进行讨价还价的政治平台,成为中世纪后期封建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代议制的议会是与资本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在功能上调节和平衡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不同阶级、阶层和利益的关系,在名义上是人民通过自己的代表来行使国家权力,在本质上则是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权力的工具。
其次,代表的身份发生了性质的变化。中世纪的等级制议会是由不同等级派出的代表组成的,不同的代表分别代表着属于不同社会等级的贵族和平民,他们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而代议制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由他们代表生而平等的公民,而在名义上则是代表全体人民。
再次,近代议会是与人民主权观念联系在一起的。等级制的议会尽管对国王的权力有了限制,但仍以王权至上为前提,遵行的仍是主权在君,把国王视为国家的代表或受委托者。而代议制议会的前提则是主权在民,尽管也可能保留国王及其某些权力甚至仍在形式上赋予其至高的尊严,但是,只有人民才是国家一切国家权力的所有者,议会则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在现代西方国家里,代议制的议会至少有一个院的议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从而在具体制度上保证了主权在民原则的实现。

第5题:

简述中西方企业秘书工作的异同。
相同之处:
一是服务对象相似心。
二是工作内容大体相似。秘书工作的内容强调为经济事务服务是中外企业秘书共同的特征。
三是职能地位大体相似。
四是秘书人员的任用方式大体相似。
不同之处:
一是规范性的程度不同。
二是受政府的影响不同。
三是企业秘书与企业主管的关系有所差异。

第6题:

如何评析代议制度原则?


参考答案:

代议制度是近代民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从卢梭对代议制度坚决否定之日起,对代议制度的优点与不足便伴随着代议制的实践。到目前为止,尚不能找到更加完善的民主形式,来取代代议制民主。
第一,从古希腊的参与式民主到近代的代议制民主,民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直接民主在近代以后并没有完全消失,更多国家采取了兼具直接民主与代议民主的混合民主形式。代议制民主的优点有很多。但是代议制民主的弊端也是存在的,代议制民主的代表或议员代表的是全体人民的意志还是利益集团、阶层、阶级的意志,这是不明确的。代议民主的本质是不信赖民众而实行的精英政治,因此代议民主容易被政客、党派和金钱所操纵,代议制民主为了追求妥协和反对暴政而导致效率低下。
第二,在马克思等经典政治理论和卢梭等人的民主思想中,一般认为直接民主是比代议制民主更高级的民主,代议制民主是民主的初级阶段,而直接民主才是高级阶段。代议制是实现直接民主的必要过程,这是对代议制民主的曲解。直接民主与代议制民主在价值上没有高低之分。
第三,民主制的基础是全体人民还是一部分人民,代议制民主发挥作用需具备什么样的基本要素?这是近代以来关于代议制民主的争议焦点。代议制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弊端,因此对直接民主的理想一直不曾泯灭,但代议制民主仍是目前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民主形式,是世界主流的政治制度。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选择代议制民主而不是参与式民主,除前述原因以外,代议制民主对现代国家来说是一种变得较为安全的民主,它具有将现代国家与大众的要求巧妙结合的能力,这也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


第7题:

中西方代议制度的区别有哪些?


参考答案:(1)两种制度的本质特征不同。(2)两者的主体身份不同。(3)两个机关的结构不同。(4)代议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不同。(5)代议机关与政党的关系不同。

第8题:

中西方宪法规定的权力制约原则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中西方宪法均承认权力应当受到制约,但制约的方式有根本性的区别,这种区别最终导致权力制约效果的差别。一般认为,西方国家是实行分权制衡的权力制约模式,社会主义国家是实行议行合一的模式,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按教科书的观点):
A.理论基础上存在唯物与唯心主义的分野。
B.二是实践是否能真正实现人民主权原则,分权制衡的权力制约模式使国家权力支离破碎,与人权主权原则相违背,议行合一的模式保证代议机关全面享有所有国家权力,在制度上保证了权力的整体性和人民性,有利于实现人民主权原则。


第9题:

中西方园林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中国园林是写意的山水园林,没有中轴线,各种景物自由分布,道路迂回曲折,树木、花卉以自然形态为主,水景多样,溪、池、泉、瀑、潭无所不有;西方园林属于写实的几何园林,景物呈几何形规则分布,道路呈笔直的林荫道,植物整形对称种植,花卉多栽种为图案花坛,水景以喷泉为主,多配有雕塑,空间开阔,以大草坪铺展,一览无遗。

第10题:

简述代议制度的作用


正确答案: (1)历史作用
资产阶级代议制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有理论付诸于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支柱;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稳定了统治秩序;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
资产阶级代议制扩展到亚洲,产生了广泛影响;其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熟。
(2)现实意义使国家权力合法化、阶级意志国家化、权力运作程序化、政治过程公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