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主持间接选举的机构有哪些?

题目

主持间接选举的机构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在间接选举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进行。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实行间接选举的地方由该级的下列选项中的哪一机构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 )。

A.人大常委会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D.选举委员会


正确答案:A

「考点」间接选举制度「解析」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我国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选举工作,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工作,实行间接选举。

第3题:

下列关于选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县、乡级的人大代表选举的领导机构是选举委员会,在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主持选举工作;而市级及其以上的代表选举则由本级的人大主席团主持

B.投票选举的工作在直接选举的地方由选举委员会主持;一在间接选举的地方由人大常委会主持

C.在直接选举的地方罢免人大代表,需30名以上选民联名,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通过.在间接选举的地方财由主席团或1/10以上的人大代表联名,原选举单位2/3以上多数通过

D.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或迁出本行政区域的,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缺额另行补选


正确答案:AD
62.答案:A、D 考点:选举嗣度讲解:《选举法》第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良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选举法》第37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由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综上,选举人大代表时,直接选举的投票选举由选举委员会主持;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由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在间接选举地方,投票工作由各该级人大主席团主持。因此,A项正确,B错误。《选举法》第47条第1款规定,对于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50人以上联名,对于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选举法》第48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五分之一以上组成人员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撼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此外,《选举法》第50条规定,罢免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罢免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须经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须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因此,C项错误。《选举法》第54条规定,代表在任期内,因故出缺,由原选区或者原选举单位补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或者迁出本行政区域的,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缺额另行补选。因此,D项正确。

第4题:

请以编导的视角思考主持人语言不在状态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所谓语言状态,即指人们语言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影响语言状态的主要因素有很多,比如语言活动的场合是熟悉还是陌生,语言交流是较为随意还是十分正式,语言交流的双方是平等的还是有强势、弱势之分。
播音员主持人正确良好的语言传播状态,主要有两方面的指示:
一是积极松弛;
二是真诚专注。
由这两点表明,主持人语言不在状态,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对这份特殊的工作缺少热情认真的态度,没有在镜头和话筒前时刻保持清醒和兴奋的状态,另一方面是对传播内容理解不够透彻,无法感同身受,这样就无法与现场的气氛相接融洽。亦可能是播音员主持人对受众和工作的态度不够尊重,在节目中不能专注投入,作“热情状”、“投入状”。
播音员主持人的良好状态来自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珍惜,来自于为受众服务的自觉意识和善于学习的能力,来自于职业素质的优秀,来自于每次节目的认真充分的准备,当然还来自于实践的锤炼和经验的累积。

第5题:

下列关于选举制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县、乡级的人大代表选举的领导机构是选举委员会,在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主持选举工作;而市级及其以上的代表选举则由本级的人大主席团主持
B.投票选举的工作在直接选举的地方由选举委员会主持,在间接选举的地方由人大常委会主持
C.在直接选举的地方罢免人大代表,需30名以上选民联名,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通过。在间接选举的地方则由主席团或1/10以上的人大代表联名,原选举单位2/3以 上的多数通过
D.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或迁出本行政区域的,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缺额另行补选


答案:A,D
解析:
A、D
考点:选举制度
讲解:A项正确。根据《选举法》第8条第2款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 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乡、民族 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据此可知,县、乡级的人大代表选举的领导机构是选举委员会,在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下主持选举工作。又据《选举法》第37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由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据此可知,市级及其以上的代表选举则由本级的人大主席团主持。综上所述,A项正确。
B项错误。根据《选举法》第37条规定可知,间接选举人大代表时,由本级人大主席团而非人大常委会主持。
C项错误。凡罢免只须“过半数”而非“2/3多数”。
D项正确。《选举法》第54条第2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或者迁出本行政区域的,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缺额另行补选。

第6题:

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在间接选举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选举委员会主持进行。


参考答案:错

第7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评价机构所主持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各章节应当由本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主持
B:评价机构所主持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各专题应当由本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主持
C:评价机构所主持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须由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主持
D:评价机构所主持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表须由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主持

答案:D
解析:
评价机构所主持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须由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主持,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须由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主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各章节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各专题应当由本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主持。

第8题:

对学习播音主持有帮助的话剧有哪些?


如果你是高中生,除非你准备表演这个才艺,一般不太需要练话剧,当然你要通过它来练感情语调气息也可以。
《名优之死》、《雷雨》。。
曹禺 田汉 郭沫若 老舍等比较经典,你可以找来练习。
论新闻播音中的情感
一、新闻播音中的情感依据
新闻既是对人类社会实践
的客观、真实的反映,又是人(记
者、报道者、编辑、播音主持人)
对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认识反映,
因而是人的主观选择,因此,人
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观选择———
进而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
倾向,乃至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性格特征、爱憎好恶、情感取向
等,尽量隐藏于新闻之下,使自
己制作的(写作的、播讲的)新闻
保持客观、真实、公正的面貌。
但是,人乃血肉之躯,是富
有感情的灵性。新闻播音员(主
持人)必须用自己的声音语言,
乃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把
新闻内容传达给受众。就是说,
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在理
性传达———即尽量客观、公正、
真实地传达新闻内容的同时,也
将自己感性的一面———即使用
自己的器官、感官、表情、动作的
一面———直接表露在受众面前。
在新闻播音主持实践中,新
闻播音员(主持人)恰当表露自
己的情感,已为广大受众所接
受。虽然仍有一些著名新闻播音
员(主持人)至今还在坚持客观
冷静的风格,坚持自己的情感不
为新闻内容所左右的做法,但
是,更多的新闻播音员(主持人)
已在自己播音、主持新闻节目
时,大胆流露自己的情感倾向。
而后者,反而比前者更加显得贴
切自然,更能与新闻内容融为一
体,也更为广大受众所接受。
二、新闻播音中情感的分寸
把握
找到新闻播音(主持)的情
感依据———包括实践的依据和
理论的依据,并不等于说,新闻
播音(主持)可以滥用情感。实际
上,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流
露,只存在于一个狭小的空间。
就像用摄影镜头远距离聚焦,如
果想要保持摄影对象焦点清晰,
焦点前后景深就只有一点点的
距离,稍有差池就会造成摄影对
象焦点模糊。这也就是所谓的
“分寸感”或“情感分寸”。曾经有
人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中“热
泪盈眶”,也有人在广播新闻播
音(主持)中“泣不成声”,这些都
严重超越“情感分寸”,后来都给
人留下极为深刻的教训。为了保
持“焦点清晰”,或者说,保持新
闻播音(主持)的情感分寸,就得
弄清楚所谓“焦点景深”或“情感
分寸”的细微界线到底在哪里。
应该说“,焦点景深”或“情感分
寸”有一前一后两条界线。前面
一条界线是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和真实性原则。任何新闻都必须
严格保证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和
真实性。这就要求:在以播音(主
持)方式传递新闻内容时,必须
时刻牢记“客观、公正、真实”是
新闻播音(主持、播报)的本质立
场,本来态度。后面一条界线是
必须牢牢把握新闻播音员(主持
人)和新闻内容之间的距离。新
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
新闻内容和播音员(主持人)之
间必然存在距离。新闻和新闻播
音员(主持人)之间的距离,决定
了新闻播音(主持)的“感情分
寸”。如果超越这种分寸,就会给
人以“假”的感觉,“做作”的感
觉,就会丧失新闻播音(主持)的
客观性、真实性和公证性原则。
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表
达,应该来源于新闻稿件。这种
情感表达绝大部分隐藏于对新
闻内容的层次和节奏以及语言
逻辑和重音的把握中。新闻播音
员(主持人)为恰当表达情感,必
须首先找出新闻稿件的主旨和
立意在哪里,找到了新闻的主旨
和立意,也就找到了新闻的要点
和逻辑、层次和节奏。这样,在播
音(主持)时才可以通过形象、生
动、鲜活的语言,自然而然恰到
好处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倾向。情
感是新闻的内核,它深深隐藏于
新闻内容之中,因此也深深隐藏
于新闻播音(主持)之中。只有很
好地把握新闻的主旨和立意,把
握新闻的逻辑和要点,才能把隐
藏在新闻后面的情感内核发掘
出来,表露出来。缺乏情感的播
音(主持),就像是缺乏色香味的
菜肴一样令人乏味。
事实上,许多新闻稿件由于
作者的生活经历不同,立场观点
不同,情感态度不同,稿件文字
本身就渗透了各种不同的情感
因素。这个时候,新闻播音(主
持)就必须格外小心地处理好自
己的情感表露,不能随波逐流,
更不能恣意发挥。恰恰相反,当
新闻稿件本身明显流露出作者
的情感趋向时,新闻播音(主持)
就必须更加冷静客观,严格把握
分寸。比如,本台新闻综合频率
2008年3月15日《738早新闻》
节目中,有一条反映某商家损害
消费者利益的消息。这条文字稿
件虽然没有强烈抨击商家的语
言,主要还是以客观陈述为主,
但记者的立场明显站在消费者
一边,对某些商业行为进行了严
肃的揭露和批评。但在我看来,
商家尽管犯有一定的错误,但还
不致于到达伤天害理的地步,没
有对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因此
我在播音情感处理中,十分注意
把握分寸,尽量做到语速平稳,
气息平和,与人为善。这就在一
定程度上使稿件播出保持了客
观、公正的立场和态度。
三、新闻播音中的情感调节
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表
达不能掺入个人好恶。新闻播音
员(主持人)富有自己的生活经
历、立场观点和情感态度,这在
现实生活中属于完全正常的状
态。但是,新闻播音(主持)工作,
主要以文字稿件为依据,责任在
于把文字稿件的内容播报给广
大的受众。因此,除了恰当表露
稿件文字所含情感元素之外,不
应该掺入新闻播音员(主持人)
自己的情感立场或情感倾向。日
常生活中,有时新闻播音员(主
持人)也会遇到某件不愉快的私
事,导致心情恶劣,或者完全没
有心情。这时候,新闻播音员(主
持人)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心
态,不以自己的私人感情影响播
音(主持),更不能把个人的好恶
带入对稿件的再创作中。
依照我多年从事新闻播音
(主持)工作的经验,许多情况
下,即使在一次播音(主持)过程
中,情感流露表达也往往处于运
动变化之中。这种情感流露表达
的运动变化,一般都取决于稿件
本身所表露的情感变化。稿件本
身的情感变化,又会引发播音
(主持)的情感变化。这时候,需
要播音员(主持人)恰当地适应
和调节这种变化,理智地掌握这
种变化,合情合理地表达好这种
变化。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学会
遵循稿件内容来激发自己的情
感,同时又具有对情感的自我调
节能力。有时候,在某一次特定
节目中的各篇稿件之间,会出现
多次情感调整和变化,甚至一篇
稿件中的某个段落与层次之间,
也会出现情感上的差异和变化。
这时候,往往需要播音员(主持
人)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把握。只
有这样,才能准确恰当地,恰到
好处地表达出稿件本身所含有
的情感倾向。
四、新闻播音中的情感分
配。
新闻节目形态十分丰富,一
挡新闻节目往往由多种形态稿
件组成。比如,会有时政新闻、社
会新闻、批评新闻、人物新闻、新
闻通讯、新闻背景等。不同的新
闻稿件需要进行不同的情感把
握,决不能用一种方式,一个腔
调,一播到底。这就需要新闻播
音员(主持人)进行必要的情感
分配。记得2006年底,我主播一
期《738晚新闻》,由于对不同形
态的新闻作了恰当的情感分配,
使整档节目听起来抑扬顿挫,有
声有色。不但层次分明,而且既
感情饱满,又跌宕起伏。这档节
目被评为省广电学会年度优秀
播音作品二等奖。
仔细分析这档晚新闻节目,
实际上是整组稿件围绕一个共
同主题———献爱心、送温暖展
开。当时正好时近年关,各地开
展了各种送温暖活动。稿件中
有政府领导给困难群众送温暖
的内容,也有社会各界人士自发
献爱心活动。还有一条重头稿件
是讲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十六岁
女孩,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成
功实施骨髓移植手术的消息。当
时这条消息的播出,牵动了整个
古城市民的心。节目中,除了记
者与在上海的小姑娘养父进行
连线采访,以及对小姑娘的主治
大夫进行采访属于录音以外,其
他内容都要靠播音(主持)来播
报传递。在这期节目中,我特别
注重情感分配,用不同的情感色
彩,向听众介绍手术情况,小姑
娘术后恢复情况,社会各界对小
姑娘无微不至关怀的情况,以及
台湾慈济会为小姑娘进行骨髓
配型和捐赠骨髓等一系列详细
背景资料等。另外,我还在节目
后半段《方月说事》小单元中,向
听众详细讲述了这个患白血病
的小姑娘和她的养父母,以及许
多不知名的社会人士之间一幕
幕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对这些稿
件的处理中,我把主要情感分配
到几条重点稿件中,着意加大情
感投入的份量。由于稿件文字十
分感人,作为播音员,我首先已
被深深打动。但我深知自己的责
任:我要把我的感动传递给我的
听众,感染给我的听众。而对于
其他稿件,我作了相对平稳的处
理。这样,使重点稿件显得更加
突出,更有份量。
我一向认为:播音不是简单
的吐字发音,播音不是印刷机或
铅字,它不但需要播音员用眼
用口去播讲,更需要播音员用
脑、用心、用感情去表达。它是一
项创造性工作。
用悦耳的声音吸引人,用真
挚的情感打动人,用振奋的精神
感召人,我一直在努力。
论新闻播音中的情感一、新闻播音中的情感依据新闻既是对人类社会实践的客观、真实的反映,又是人(记者、报道者、编辑、播音主持人)对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认识反映,因而是人的主观选择,因此,人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观选择———进而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倾向,乃至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爱憎好恶、情感取向等,尽量隐藏于新闻之下,使自己制作的(写作的、播讲的)新闻保持客观、真实、公正的面貌。但是,人乃血肉之躯,是富有感情的灵性。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必须用自己的声音语言,乃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把新闻内容传达给受众。就是说,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在理性传达———即尽量客观、公正、真实地传达新闻内容的同时,也将自己感性的一面———即使用自己的器官、感官、表情、动作的一面———直接表露在受众面前。在新闻播音主持实践中,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恰当表露自己的情感,已为广大受众所接受。虽然仍有一些著名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至今还在坚持客观冷静的风格,坚持自己的情感不为新闻内容所左右的做法,但是,更多的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已在自己播音、主持新闻节目时,大胆流露自己的情感倾向。而后者,反而比前者更加显得贴切自然,更能与新闻内容融为一体,也更为广大受众所接受。二、新闻播音中情感的分寸把握找到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依据———包括实践的依据和理论的依据,并不等于说,新闻播音(主持)可以滥用情感。实际上,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流露,只存在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就像用摄影镜头远距离聚焦,如果想要保持摄影对象焦点清晰,焦点前后景深就只有一点点的距离,稍有差池就会造成摄影对象焦点模糊。这也就是所谓的“分寸感”或“情感分寸”。曾经有人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中“热泪盈眶”,也有人在广播新闻播音(主持)中“泣不成声”,这些都严重超越“情感分寸”,后来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教训。为了保持“焦点清晰”,或者说,保持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分寸,就得弄清楚所谓“焦点景深”或“情感分寸”的细微界线到底在哪里。应该说“,焦点景深”或“情感分寸”有一前一后两条界线。前面一条界线是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任何新闻都必须严格保证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就要求:在以播音(主持)方式传递新闻内容时,必须时刻牢记“客观、公正、真实”是新闻播音(主持、播报)的本质立场,本来态度。后面一条界线是必须牢牢把握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和新闻内容之间的距离。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新闻内容和播音员(主持人)之间必然存在距离。新闻和新闻播音员(主持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新闻播音(主持)的“感情分寸”。如果超越这种分寸,就会给人以“假”的感觉,“做作”的感觉,就会丧失新闻播音(主持)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证性原则。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应该来源于新闻稿件。这种情感表达绝大部分隐藏于对新闻内容的层次和节奏以及语言逻辑和重音的把握中。新闻播音员(主持人)为恰当表达情感,必须首先找出新闻稿件的主旨和立意在哪里,找到了新闻的主旨和立意,也就找到了新闻的要点和逻辑、层次和节奏。这样,在播音(主持)时才可以通过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倾向。情感是新闻的内核,它深深隐藏于新闻内容之中,因此也深深隐藏于新闻播音(主持)之中。只有很好地把握新闻的主旨和立意,把握新闻的逻辑和要点,才能把隐藏在新闻后面的情感内核发掘出来,表露出来。缺乏情感的播音(主持),就像是缺乏色香味的菜肴一样令人乏味。事实上,许多新闻稿件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不同,立场观点不同,情感态度不同,稿件文字本身就渗透了各种不同的情感因素。这个时候,新闻播音(主持)就必须格外小心地处理好自己的情感表露,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恣意发挥。恰恰相反,当新闻稿件本身明显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趋向时,新闻播音(主持)就必须更加冷静客观,严格把握分寸。比如,本台新闻综合频率2008年3月15日《738早新闻》节目中,有一条反映某商家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消息。这条文字稿件虽然没有强烈抨击商家的语言,主要还是以客观陈述为主,但记者的立场明显站在消费者一边,对某些商业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揭露和批评。但在我看来,商家尽管犯有一定的错误,但还不致于到达伤天害理的地步,没有对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我在播音情感处理中,十分注意把握分寸,尽量做到语速平稳,气息平和,与人为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稿件播出保持了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态度。三、新闻播音中的情感调节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不能掺入个人好恶。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富有自己的生活经历、立场观点和情感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属于完全正常的状态。但是,新闻播音(主持)工作,主要以文字稿件为依据,责任在于把文字稿件的内容播报给广大的受众。因此,除了恰当表露稿件文字所含情感元素之外,不应该掺入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自己的情感立场或情感倾向。日常生活中,有时新闻播音员(主持人)也会遇到某件不愉快的私事,导致心情恶劣,或者完全没有心情。这时候,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以自己的私人感情影响播音(主持),更不能把个人的好恶带入对稿件的再创作中。依照我多年从事新闻播音(主持)工作的经验,许多情况下,即使在一次播音(主持)过程中,情感流露表达也往往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这种情感流露表达的运动变化,一般都取决于稿件本身所表露的情感变化。稿件本身的情感变化,又会引发播音(主持)的情感变化。这时候,需要播音员(主持人)恰当地适应和调节这种变化,理智地掌握这种变化,合情合理地表达好这种变化。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学会遵循稿件内容来激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具有对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时候,在某一次特定节目中的各篇稿件之间,会出现多次情感调整和变化,甚至一篇稿件中的某个段落与层次之间,也会出现情感上的差异和变化。这时候,往往需要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恰当地,恰到好处地表达出稿件本身所含有的情感倾向。四、新闻播音中的情感分配。新闻节目形态十分丰富,一挡新闻节目往往由多种形态稿件组成。比如,会有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批评新闻、人物新闻、新闻通讯、新闻背景等。不同的新闻稿件需要进行不同的情感把握,决不能用一种方式,一个腔调,一播到底。这就需要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必要的情感分配。记得2006年底,我主播一期《738晚新闻》,由于对不同形态的新闻作了恰当的情感分配,使整档节目听起来抑扬顿挫,有声有色。不但层次分明,而且既感情饱满,又跌宕起伏。这档节目被评为省广电学会年度优秀播音作品二等奖。仔细分析这档晚新闻节目,实际上是整组稿件围绕一个共同主题———献爱心、送温暖展开。当时正好时近年关,各地开展了各种送温暖活动。稿件中有政府领导给困难群众送温暖的内容,也有社会各界人士自发献爱心活动。还有一条重头稿件是讲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十六岁女孩,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成功实施骨髓移植手术的消息。当时这条消息的播出,牵动了整个古城市民的心。节目中,除了记者与在上海的小姑娘养父进行连线采访,以及对小姑娘的主治大夫进行采访属于录音以外,其他内容都要靠播音(主持)来播报传递。在这期节目中,我特别注重情感分配,用不同的情感色彩,向听众介绍手术情况,小姑娘术后恢复情况,社会各界对小姑娘无微不至关怀的情况,以及台湾慈济会为小姑娘进行骨髓配型和捐赠骨髓等一系列详细背景资料等。另外,我还在节目后半段《方月说事》小单元中,向听众详细讲述了这个患白血病的小姑娘和她的养父母,以及许多不知名的社会人士之间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对这些稿件的处理中,我把主要情感分配到几条重点稿件中,着意加大情感投入的份量。由于稿件文字十分感人,作为播音员,我首先已被深深打动。但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我要把我的感动传递给我的听众,感染给我的听众。而对于其他稿件,我作了相对平稳的处理。这样,使重点稿件显得更加突出,更有份量。
论新闻播音中的情感一、新闻播音中的情感依据新闻既是对人类社会实践的客观、真实的反映,又是人(记者、报道者、编辑、播音主持人)对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认识反映,因而是人的主观选择,因此,人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观选择———进而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倾向,乃至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爱憎好恶、情感取向等,尽量隐藏于新闻之下,使自己制作的(写作的、播讲的)新闻保持客观、真实、公正的面貌。但是,人乃血肉之躯,是富有感情的灵性。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必须用自己的声音语言,乃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把新闻内容传达给受众。就是说,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在理性传达———即尽量客观、公正、真实地传达新闻内容的同时,也将自己感性的一面———即使用自己的器官、感官、表情、动作的一面———直接表露在受众面前。在新闻播音主持实践中,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恰当表露自己的情感,已为广大受众所接受。虽然仍有一些著名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至今还在坚持客观冷静的风格,坚持自己的情感不为新闻内容所左右的做法,但是,更多的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已在自己播音、主持新闻节目时,大胆流露自己的情感倾向。而后者,反而比前者更加显得贴切自然,更能与新闻内容融为一体,也更为广大受众所接受。二、新闻播音中情感的分寸把握找到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依据———包括实践的依据和理论的依据,并不等于说,新闻播音(主持)可以滥用情感。实际上,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流露,只存在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就像用摄影镜头远距离聚焦,如果想要保持摄影对象焦点清晰,焦点前后景深就只有一点点的距离,稍有差池就会造成摄影对象焦点模糊。这也就是所谓的“分寸感”或“情感分寸”。曾经有人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中“热泪盈眶”,也有人在广播新闻播音(主持)中“泣不成声”,这些都严重超越“情感分寸”,后来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教训。为了保持“焦点清晰”,或者说,保持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分寸,就得弄清楚所谓“焦点景深”或“情感分寸”的细微界线到底在哪里。应该说“,焦点景深”或“情感分寸”有一前一后两条界线。前面一条界线是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任何新闻都必须严格保证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就要求:在以播音(主持)方式传递新闻内容时,必须时刻牢记“客观、公正、真实”是新闻播音(主持、播报)的本质立场,本来态度。后面一条界线是必须牢牢把握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和新闻内容之间的距离。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新闻内容和播音员(主持人)之间必然存在距离。新闻和新闻播音员(主持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新闻播音(主持)的“感情分寸”。如果超越这种分寸,就会给人以“假”的感觉,“做作”的感觉,就会丧失新闻播音(主持)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证性原则。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应该来源于新闻稿件。这种情感表达绝大部分隐藏于对新闻内容的层次和节奏以及语言逻辑和重音的把握中。新闻播音员(主持人)为恰当表达情感,必须首先找出新闻稿件的主旨和立意在哪里,找到了新闻的主旨和立意,也就找到了新闻的要点和逻辑、层次和节奏。这样,在播音(主持)时才可以通过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倾向。情感是新闻的内核,它深深隐藏于新闻内容之中,因此也深深隐藏于新闻播音(主持)之中。只有很好地把握新闻的主旨和立意,把握新闻的逻辑和要点,才能把隐藏在新闻后面的情感内核发掘出来,表露出来。缺乏情感的播音(主持),就像是缺乏色香味的菜肴一样令人乏味。事实上,许多新闻稿件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不同,立场观点不同,情感态度不同,稿件文字本身就渗透了各种不同的情感因素。这个时候,新闻播音(主持)就必须格外小心地处理好自己的情感表露,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恣意发挥。恰恰相反,当新闻稿件本身明显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趋向时,新闻播音(主持)就必须更加冷静客观,严格把握分寸。比如,本台新闻综合频率2008年3月15日《738早新闻》节目中,有一条反映某商家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消息。这条文字稿件虽然没有强烈抨击商家的语言,主要还是以客观陈述为主,但记者的立场明显站在消费者一边,对某些商业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揭露和批评。但在我看来,商家尽管犯有一定的错误,但还不致于到达伤天害理的地步,没有对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我在播音情感处理中,十分注意把握分寸,尽量做到语速平稳,气息平和,与人为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稿件播出保持了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态度。三、新闻播音中的情感调节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不能掺入个人好恶。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富有自己的生活经历、立场观点和情感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属于完全正常的状态。但是,新闻播音(主持)工作,主要以文字稿件为依据,责任在于把文字稿件的内容播报给广大的受众。因此,除了恰当表露稿件文字所含情感元素之外,不应该掺入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自己的情感立场或情感倾向。日常生活中,有时新闻播音员(主持人)也会遇到某件不愉快的私事,导致心情恶劣,或者完全没有心情。这时候,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以自己的私人感情影响播音(主持),更不能把个人的好恶带入对稿件的再创作中。依照我多年从事新闻播音(主持)工作的经验,许多情况下,即使在一次播音(主持)过程中,情感流露表达也往往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这种情感流露表达的运动变化,一般都取决于稿件本身所表露的情感变化。稿件本身的情感变化,又会引发播音(主持)的情感变化。这时候,需要播音员(主持人)恰当地适应和调节这种变化,理智地掌握这种变化,合情合理地表达好这种变化。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学会遵循稿件内容来激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具有对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时候,在某一次特定节目中的各篇稿件之间,会出现多次情感调整和变化,甚至一篇稿件中的某个段落与层次之间,也会出现情感上的差异和变化。这时候,往往需要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恰当地,恰到好处地表达出稿件本身所含有的情感倾向。四、新闻播音中的情感分配。新闻节目形态十分丰富,一挡新闻节目往往由多种形态稿件组成。比如,会有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批评新闻、人物新闻、新闻通讯、新闻背景等。不同的新闻稿件需要进行不同的情感把握,决不能用一种方式,一个腔调,一播到底。这就需要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必要的情感分配。记得2006年底,我主播一期《738晚新闻》,由于对不同形态的新闻作了恰当的情感分配,使整档节目听起来抑扬顿挫,有声有色。不但层次分明,而且既感情饱满,又跌宕起伏。这档节目被评为省广电学会年度优秀播音作品二等奖。仔细分析这档晚新闻节目,实际上是整组稿件围绕一个共同主题———献爱心、送温暖展开。当时正好时近年关,各地开展了各种送温暖活动。稿件中有政府领导给困难群众送温暖的内容,也有社会各界人士自发献爱心活动。还有一条重头稿件是讲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十六岁女孩,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成功实施骨髓移植手术的消息。当时这条消息的播出,牵动了整个古城市民的心。节目中,除了记者与在上海的小姑娘养父进行连线采访,以及对小姑娘的主治大夫进行采访属于录音以外,其他内容都要靠播音(主持)来播报传递。在这期节目中,我特别注重情感分配,用不同的情感色彩,向听众介绍手术情况,小姑娘术后恢复情况,社会各界对小姑娘无微不至关怀的情况,以及台湾慈济会为小姑娘进行骨髓配型和捐赠骨髓等一系列详细背景资料等。另外,我还在节目后半段《方月说事》小单元中,向听众详细讲述了这个患白血病的小姑娘和她的养父母,以及许多不知名的社会人士之间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对这些稿件的处理中,我把主要情感分配到几条重点稿件中,着意加大情感投入的份量。由于稿件文字十分感人,作为播音员,我首先已被深深打动。但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我要把我的感动传递给我的听众,感染给我的听众。而对于其他稿件,我作了相对平稳的处理。这样,使重点稿件显得更加突出,更有份量。我一向认为:播音不是简单的吐字发音,播音不是印刷机或铅字,它不但需要播音员用眼用口去播讲,更需要播音员用脑、用心、用感情去表达。它是一项创造性工作。用悦耳的声音吸引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振奋的精神感召人,我一直在努力。
论新闻播音中的情感一、新闻播音中的情感依据新闻既是对人类社会实践的客观、真实的反映,又是人(记者、报道者、编辑、播音主持人)对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认识反映,因而是人的主观选择,因此,人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观选择———进而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倾向,乃至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爱憎好恶、情感取向等,尽量隐藏于新闻之下,使自己制作的(写作的、播讲的)新闻保持客观、真实、公正的面貌。但是,人乃血肉之躯,是富有感情的灵性。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必须用自己的声音语言,乃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把新闻内容传达给受众。就是说,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在理性传达———即尽量客观、公正、真实地传达新闻内容的同时,也将自己感性的一面———即使用自己的器官、感官、表情、动作的一面———直接表露在受众面前。在新闻播音主持实践中,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恰当表露自己的情感,已为广大受众所接受。虽然仍有一些著名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至今还在坚持客观冷静的风格,坚持自己的情感不为新闻内容所左右的做法,但是,更多的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已在自己播音、主持新闻节目时,大胆流露自己的情感倾向。而后者,反而比前者更加显得贴切自然,更能与新闻内容融为一体,也更为广大受众所接受。二、新闻播音中情感的分寸把握找到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依据———包括实践的依据和理论的依据,并不等于说,新闻播音(主持)可以滥用情感。实际上,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流露,只存在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就像用摄影镜头远距离聚焦,如果想要保持摄影对象焦点清晰,焦点前后景深就只有一点点的距离,稍有差池就会造成摄影对象焦点模糊。这也就是所谓的“分寸感”或“情感分寸”。曾经有人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中“热泪盈眶”,也有人在广播新闻播音(主持)中“泣不成声”,这些都严重超越“情感分寸”,后来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教训。为了保持“焦点清晰”,或者说,保持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分寸,就得弄清楚所谓“焦点景深”或“情感分寸”的细微界线到底在哪里。应该说“,焦点景深”或“情感分寸”有一前一后两条界线。前面一条界线是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任何新闻都必须严格保证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就要求:在以播音(主持)方式传递新闻内容时,必须时刻牢记“客观、公正、真实”是新闻播音(主持、播报)的本质立场,本来态度。后面一条界线是必须牢牢把握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和新闻内容之间的距离。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新闻内容和播音员(主持人)之间必然存在距离。新闻和新闻播音员(主持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新闻播音(主持)的“感情分寸”。如果超越这种分寸,就会给人以“假”的感觉,“做作”的感觉,就会丧失新闻播音(主持)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证性原则。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应该来源于新闻稿件。这种情感表达绝大部分隐藏于对新闻内容的层次和节奏以及语言逻辑和重音的把握中。新闻播音员(主持人)为恰当表达情感,必须首先找出新闻稿件的主旨和立意在哪里,找到了新闻的主旨和立意,也就找到了新闻的要点和逻辑、层次和节奏。这样,在播音(主持)时才可以通过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倾向。情感是新闻的内核,它深深隐藏于新闻内容之中,因此也深深隐藏于新闻播音(主持)之中。只有很好地把握新闻的主旨和立意,把握新闻的逻辑和要点,才能把隐藏在新闻后面的情感内核发掘出来,表露出来。缺乏情感的播音(主持),就像是缺乏色香味的菜肴一样令人乏味。事实上,许多新闻稿件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不同,立场观点不同,情感态度不同,稿件文字本身就渗透了各种不同的情感因素。这个时候,新闻播音(主持)就必须格外小心地处理好自己的情感表露,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恣意发挥。恰恰相反,当新闻稿件本身明显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趋向时,新闻播音(主持)就必须更加冷静客观,严格把握分寸。比如,本台新闻综合频率2008年3月15日《738早新闻》节目中,有一条反映某商家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消息。这条文字稿件虽然没有强烈抨击商家的语言,主要还是以客观陈述为主,但记者的立场明显站在消费者一边,对某些商业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揭露和批评。但在我看来,商家尽管犯有一定的错误,但还不致于到达伤天害理的地步,没有对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我在播音情感处理中,十分注意把握分寸,尽量做到语速平稳,气息平和,与人为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稿件播出保持了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态度。三、新闻播音中的情感调节新闻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不能掺入个人好恶。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富有自己的生活经历、立场观点和情感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属于完全正常的状态。但是,新闻播音(主持)工作,主要以文字稿件为依据,责任在于把文字稿件的内容播报给广大的受众。因此,除了恰当表露稿件文字所含情感元素之外,不应该掺入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自己的情感立场或情感倾向。日常生活中,有时新闻播音员(主持人)也会遇到某件不愉快的私事,导致心情恶劣,或者完全没有心情。这时候,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以自己的私人感情影响播音(主持),更不能把个人的好恶带入对稿件的再创作中。依照我多年从事新闻播音(主持)工作的经验,许多情况下,即使在一次播音(主持)过程中,情感流露表达也往往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这种情感流露表达的运动变化,一般都取决于稿件本身所表露的情感变化。稿件本身的情感变化,又会引发播音(主持)的情感变化。这时候,需要播音员(主持人)恰当地适应和调节这种变化,理智地掌握这种变化,合情合理地表达好这种变化。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学会遵循稿件内容来激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具有对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时候,在某一次特定节目中的各篇稿件之间,会出现多次情感调整和变化,甚至一篇稿件中的某个段落与层次之间,也会出现情感上的差异和变化。这时候,往往需要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恰当地,恰到好处地表达出稿件本身所含有的情感倾向。四、新闻播音中的情感分配。新闻节目形态十分丰富,一挡新闻节目往往由多种形态稿件组成。比如,会有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批评新闻、人物新闻、新闻通讯、新闻背景等。不同的新闻稿件需要进行不同的情感把握,决不能用一种方式,一个腔调,一播到底。这就需要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必要的情感分配。记得2006年底,我主播一期《738晚新闻》,由于对不同形态的新闻作了恰当的情感分配,使整档节目听起来抑扬顿挫,有声有色。不但层次分明,而且既感情饱满,又跌宕起伏。这档节目被评为省广电学会年度优秀播音作品二等奖。仔细分析这档晚新闻节目,实际上是整组稿件围绕一个共同主题———献爱心、送温暖展开。当时正好时近年关,各地开展了各种送温暖活动。稿件中有政府领导给困难群众送温暖的内容,也有社会各界人士自发献爱心活动。还有一条重头稿件是讲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十六岁女孩,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成功实施骨髓移植手术的消息。当时这条消息的播出,牵动了整个古城市民的心。节目中,除了记者与在上海的小姑娘养父进行连线采访,以及对小姑娘的主治大夫进行采访属于录音以外,其他内容都要靠播音(主持)来播报传递。在这期节目中,我特别注重情感分配,用不同的情感色彩,向听众介绍手术情况,小姑娘术后恢复情况,社会各界对小姑娘无微不至关怀的情况,以及台湾慈济会为小姑娘进行骨髓配型和捐赠骨髓等一系列详细背景资料等。另外,我还在节目后半段《方月说事》小单元中,向听众详细讲述了这个患白血病的小姑娘和她的养父母,以及许多不知名的社会人士之间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对这些稿件的处理中,我把主要情感分配到几条重点稿件中,着意加大情感投入的份量。由于稿件文字十分感人,作为播音员,我首先已被深深打动。但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我要把我的感动传递给我的听众,感染给我的听众。而对于其他稿件,我作了相对平稳的处理。这样,使重点稿件显得更加突出,更有份量。我一向认为:播音不是简单的吐字发音,播音不是印刷机或铅字,它不但需要播音员用眼用口去播讲,更需要播音员用脑、用心、用感情去表达。它是一项创造性工作。用悦耳的声音吸引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振奋的精神感召人,我一直在努力。

第9题:

主持人的伦理职责有哪些?
(1)应时常反省,适当定位自己的角色。
(2)对团体的目标和发展有较大的把握。
(3)真诚对待每一个成员。
(4)尊重团体成员的人格完整。
(5)主持人严格保守团体成员的秘密。
(6)主持人应及时、理智地处理团体中出现的特殊事件。
(7)不应该利用团体成员。
(8)主持人在团体开始或进行中,在适当的时候,应对成员说明他们可能会面对的生理及心理上的风格。
(9)主持人不应将团体心理咨询要求不相符的,自己的个人价值观灌输给成员。
(10)若需要将团体活动录像,主持人应先告诉成员录制的目的及用途,征得成员的同意。

第10题:

面谈主持的技巧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未雨绸缪,成竹在胸;
(2)常规发问,切入正题;
(3)察言观色,烘托气氛;
(4)面谈记录,适可而止;
(5)态度和缓,以静制动;
(6)言辞诚恳,掌握进程;
(7)予人机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