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为修行而辞亲割爱,断除种种贪执,对有些人来说非常痛苦,甚至无法忍受而退失信心。见到这种情况时,你应该如何劝他?

题目

为修行而辞亲割爱,断除种种贪执,对有些人来说非常痛苦,甚至无法忍受而退失信心。见到这种情况时,你应该如何劝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修行人在色界、无色界的贪爱里,容易陷入在哪里?


正确答案: 没有禅定力的人往往在“欲界”里打滚。有禅定力的修行人,又很容易迷执在色界、无色界的四禅八定里。如果没有正知正见,没有闻思基础,你会在禅定里求禅相、异相、求神通,会津津乐道于各种禅定、禅支、禅相及各种觉受,因为这里面很微细,又很迷人,一般众生不容易超越,陷在里面,卡在里面,不易察觉。

第2题:

有些人看到修行人苦行时,觉得他们非常可怜,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觉得他们可怜,是一种颠倒的悲悯,所以看到寂静山里的修行人时,一定要随喜。
因为用正理来分析的话,抛弃一切在山里苦行的人,在人类历史上是最伟大的。他们知道最有意义的是什么,完全明白解脱是值得追求的真理,此外任何事情都没有多大意思。修行人对搞世间法没有兴趣,因此无喜无忧地安住在山林里,远远胜过世间上的一切快乐。

第3题:

“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这则公案中,婆子为什么对修行者失望()。

A.修行者没有对她派去的女子示好

B.婆子感觉修行者没有“去我执”

C.修行者的脑子里仍然盘踞着各种教条

D.修行者被供养了二十年,仍然抱怨“三冬无暖气”


答案:BC

第4题:

怨敌因我们而堕落受苦,那我们会不会有恶报呢?修行人依靠怨敌的伤害而修安忍,怨敌是否也会因之而得到利益?请详细分析。


正确答案: 他人因损害我们而堕落,原因虽然是由我们的宿业所引发,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没有损害他人的发心,只有以慈愍去修安忍的善法意乐。如是发心是善,正行也是善法,结行也是善法,因此,我们以修安忍的善法功德,绝不会导致堕落地狱的苦果。
虽然我们藉他人的伤害而成就安忍,但这个过程中,是自己发起修行安忍的意乐,以正知正念守护自己的根门而成就善法,个人发心修持善法,其功德也就只是发心修持者本人得到。而他人的伤害,其因是嗔恨烦恼,其行为是损害恶业,其结果也会是恶趣。一切善恶业都是由发心的善恶而决定,如《功德藏》中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恶劣的心念行为,导致恶果,善良的心念、行为会导致善果,因果规律便是如此。

第5题:

有些人是一家之主,重大事情都由他操办,故对家人放不下而无法修行。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待?为什么?


正确答案:世间上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有些人没有死之前,觉得在家里举足轻重、不可缺少,然而他死了以后,别人照样过生活。因此,在活着的时候,不要为了某些人,而把修行全部放下、全部舍弃。有些人经常说:“我不能出家,否则,我家人该怎么办?”“我没时间学佛法,因为家里的重大事情都是我一个人承办。”许多人都有这种顾虑。其实你终有一天会离开,不可能永远跟着他们,没有你,他们也不会活不下去,所以你在没死之前,应该选择最好的道路,不要为这些人放弃来世的解脱。

第6题:

证初果、二果、三果的修行人对色界贪、无色界贪存在哪两种情况?


正确答案: 证初果、二果、三果的修行人,有的是他还没有经历过色界、无色界的禅定,因此是否有无贪爱他还不知道,有的他有经历过四禅八定,他知道自己有贪爱,但是他还有可能不知道如何放下,如何超越,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万法归一,但还不知道一归何处。

第7题:

世人成天贪执世间八法、做无实义的事情,这是由什么心态导致的?我们应当如何断除?


正确答案: 因为他们相续中没有死亡无常的概念。我们首先要通达这个道理,然后珍惜时间,精进行持对来世有利的善法,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意义的琐事上面。

第8题:

佛教认为造成人类烦恼的三毒是()

  • A、贪瞋痴
  • B、贪亲苦
  • C、贪瞋怨
  • D、贪苦痴

正确答案:A

第9题:

有些人不愿到山林里去修行,主要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断除?


正确答案: 原因要么是贪执身体,要么是贪执亲友,要么是贪执财产。
1)断除贪执身体:身体很快就会死亡、腐朽,它的臭气使贪食腐肉的狐狼,都不敢趋前品尝,这样的无常变坏结局最终一定会降临,因而身体不是该贪执的对境。
2)断除贪执亲友:自己孤零零地独身来到世间,出生时骨肉本是连在一起的,死亡之后也得各自分散,更何况是个体相异的亲友了。生时,自己孤零零地出生,死时也只能独自死亡,自己的苦痛无法代受,亲友眷属有什么利益呢?
3)断除贪执财产:死亡时连最珍爱的身体都要舍弃,财产受用又有什么用呢?

第10题:

致()对导游来说非常重要,它好比一篇乐章的序曲,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 A、离别送客辞
  • B、欢迎辞
  • C、欢送辞
  • D、自我介绍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