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晚皈依三宝已十月于兹,因学识浅陋,佛学不易入门,未知应阅读何类书籍较为适宜?

题目

晚皈依三宝已十月于兹,因学识浅陋,佛学不易入门,未知应阅读何类书籍较为适宜?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宜先看小册子,以作入门,如‘岐路指归’,‘到光明之路’‘初机净业指南’等,似皆适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皈依三宝最重要的是哪一项?


正确答案: 皈依法。依照佛讲的法,去体悟真理实相。

第2题:

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


正确答案: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第3题:

末学志在弘法度世,无奈学识浅显,又不知研究佛学从何著手?如何研究?手下又无很多或适当的佛学书籍,未知如何是好?(禅净仅可自修,弘扬亦需先有研究)。


正确答案:闻思为佛学·修持为学佛,二者本不可分。修而不学,盲人瞎马,谬错必多,学而不修,说食数宝,成为戏论。且有学不修者,学必不固,自尚不作,何能教他。万法森罗,皆由心造,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云:‘心真则事实’,是知无修则教他亦不成也。若言修,末法易作,惟有净土。若言学,太虚大师全书,即是初学文库,通后再看经籍,自易解矣。

第4题:

皈依三宝,有何效果?


正确答案: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

第5题:

皈依三宝之后有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正确答案: (1)皈依佛以后不皈余诸天神等。
(2)皈依法以后于一切友情要远离杀害、损恼心。
(3)皈依僧以后不应于不信及毁谤三宝的人共住。

第6题:

有已皈依三宝而不素食,和有素食尚未皈依的人很多,这种人们能说正信者吗?


正确答案:皈依三宝不吃素,是信行不能合一。可以习吃三净肉,以便渐渐断绝,若单吃素不皈依,便不能说正信,因各种外道,亦多有素食者。

第7题:

依据佛经所讲的皈依三宝品的皈依僧是皈依第一义僧,为何如××法师等说是皈依他们,并自称为僧团代表,他们是第三义僧是未证果的修行僧,怎么能让众生皈依呢?他今生是××法师,难道来世还是叫做××法师?根本就无能让众生依靠,这是否违背皈依三宝品的教理?


正确答案:僧团是说‘事’,乃仪规制度问题;第一义僧是说‘理’,为心性修持问题;二者不可偏废。无‘事’则不合仪规,无‘理’则徒有其表,应入门依仪规,修持依心性。所谓皈依,乃是皈依十方三宝,并非为一人之私徒。某一人虽有轮回,三宝自有常住性。再则如对某一人心不欢喜,另寻一能代表僧团者,往受皈依,未始不可,切不可因噎而废食也。

第8题:

有关佛学佛经上之专门名词的解释,我国有否此类书籍或辞典,以供一般初习佛学者之参考,使不易懂的梵语由译成中文,而得知其意义?


正确答案:佛学之书,汗牛充栋,岂无辞典。已出版者,有佛学小辞典,佛学大辞典,佛学实用辞典,法相辞典等。初机学人备‘佛学实用辞典’即佳。

第9题:

皈依三宝之后,戒律中为何规定不能皈依外道?这是不是因为佛教太缺人了?你有什么体会?


正确答案: 看三界众生非常可怜,他们寻找的解脱之路唯一佛陀才有;而佛陀的解脱真理,在佛法中可以出现;佛法的内容,唯一僧众可以接受,有闻思修行的机会。所以,如果皈依三宝,今生会快乐,来世也会快乐,最终可以获得解脱。就像是一个好老师,父母会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不愿孩子被坏老师带坏了,因此,以真理为标准的话,皈依三宝后不能皈依外道的原因就在于此。并不是我们佛教太缺人了,你皈依以后,一定要把你关在里面不让出去。其实你想出去完全可以,不过你的前途令人堪忧。一旦皈依了三宝,就有了生生世世快乐的开端,但若今天皈依,明天又开始背叛,这对佛教来讲没什么损失,可对你而言还是非常可惜。所以佛经中制定了皈依戒的要求,如果你今天皈依佛陀,明天又到外道殿堂里杀鱼宰鸡供养天神,这没有多大意义。

第10题:

由知三宝的差别而皈依者,有哪六种差别?


正确答案:(1)相差别
(2)业差别
(3)信解差别
(4)修行差别
(5)随念差别
(6)生福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