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

唐代有哪些具有影响的人物画家和作品?按照不同历史阶段试作简要论述。

题目

唐代有哪些具有影响的人物画家和作品?按照不同历史阶段试作简要论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唐代以前的画家,大都以人物画为主,就是少数以山水、花鸟或其他画种见长的画家,也多是擅长人物画的。但以妇女为主体,描写现实社会的妇女活动为主要题材的仕女画,则出现在盛唐以后,其代表画家是张萱与周昉。仕女画又称士女画。从盛唐开始,直至宋代之后,仕女画表现的题材大为开拓,从原先描写贵族妇女拓展到各个阶层,举凡村姑、仙媛、闺秀、渔妇、丫环、歌妓等都进入了画家创作的行列。
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约活动于开元(七百一十三――七百四十一)年间,曾任史馆画直。他是我国人物画,尤其是风俗画发展方面的杰出画家,并以擅长描画贵族妇女、婴儿和鞍马而名重一时,点缀景物亦穷其妙,特别在揭示人物的内心心理状态方面尤为突出。
据画史记载,张萱的画迹流传不少,仅《宣和画谱》就载有四十七卷,其中三十多卷都是描绘仕女的。代表作有《乳母将婴儿图》、《妓女图》、《赏雪》、《捣练》、《藏迷》、《虢国夫人夜游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其中存世作品有《明皇合乐图》、《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绢本设色,系宋徵宗赵佶摹笨,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描绘的是唐玄宗时的虢国夫人和宫女们春天乘马出游的场景。全卷构图气脉连贯,人物画面颇具情味。人物线条作游丝纹,细劲有力,设色匀称明净,反映出唐时仕女人物画的高超水平。
《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徵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以上两卷存世作品,均有金章宗完颜璟题笺的"天水摹"字样,后被作为徵宗摹本。有专家则认为,此两图卷实际上则是宋代画院高手的复制本。
继张萱之后仕女画的代表画家首推周昉。周昉,字景玄,又字仲朗,曾任宣州长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约活动于大历至贞元(七百六十六――八百零四)年间。
周昉的人物画初学张萱,尤对仕女画情有独钟,其艺术成就较之张萱更高。他的仕女画浓艳丰肥,颇具风姿,成功地提示仕女的内心精神世界。其传世作品据《宣和画谱》记载有七十余件,属仕女画的占一半以上。代表作有《杨妃出浴》、《游春》、《宫骑》、《纨扇》等。留传至今的尚有《簪花仕女图》和《执扇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描写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全图分为四段,分别描写妇女们采花、看花、漫步和戏犬的情形。人物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设色浓艳而不俗。据传,此卷经重新揭裱后发现是各自独立的四幅屏风画。但自南宋以来一般都认为是周昉之作,但亦有专家根据仕女打扮装束断为五代作品。
《执扇仕女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反映的是宫廷妇女的活动场面,人物秾丽丰肥,衣饰华美,线条古拙劲挺。但其传本不止一卷,此图是否传本,很难定论。
唐代较有名的仕女画家,还有王定、周古言等人。师承周昉的更是代不乏人,其弟子就有程修已、王胐、赵博文等。了解了唐代的仕女画,这对鉴定五代以后的宋元,以及明清的仕女画大有裨益,因后世的仕女画无不都受到唐代的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画家阎立本的作品《送子天王图》是唐代人物画中最成功的作品。

A

B



第2题:

请论述唐代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唐代舞蹈有健舞、软舞之分。据有关文献记载,两大类舞均有十余种。健舞如《剑器》、《胡旋》、《胡腾》、《柘枝》,软舞如《绿腰》、《春莺啭》、《凉州》、《回波乐》,是为代表作。健舞矫健刚劲,软舞优美柔婉。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与李群玉《长沙九月登东楼观舞》,二诗中就分别写的是最著名的健舞《剑器》和软舞《绿腰》,他们所描摹的一武一文的舞蹈表演风格和一刚一柔的舞姿,各个生动传神。

第3题:

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作简要的说明。


正确答案: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充当的角色是多方面的,这种角色的多样性反映了学校活动的多样性,同时也表明了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寄予的多种期望。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第4题:

按照肥育对象不同,论述肉牛肥育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肉牛直线育肥技术。犊牛断奶后不吊架子,采用“高精料”的育肥体制,直接转入生长育肥阶段。采用舍饲与全价日粮饲喂的方法,使犊牛一直持续很高的日增重,直至达到屠宰体重。一般12--15个月时,体重可达500kg以上,日增重可达0.8kg。优点是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出栏率,改善肉质,满足市场高档牛肉的需求;降低了肉牛饲养的整体成本,提高了肉牛生产的经济效益。
(2)肉牛吊架子育肥技术。就是在育肥之前利用廉价的饲草使牛的骨架和消化器官得到充分的发育,进入育肥期后,提高营养水品,强度育肥。犊牛断奶后以放牧或以粗饲料喂养,日增重维持在0.4kg左右,饲养16--18月龄,体重达到300--350kg,然后育肥90--120天出栏,体重达到400--450kg。优点是适用范围广,精料用量少,经济效益好。

第5题:

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作品大多取材()题材的人物画。


正确答案:佛教

第6题:

唐代著名的画家吴道子的作品大多数是()题材的人物画。


正确答案:佛教

第7题:

请简要论述关于不同地区的网络制式问题,导致韩国与日本使用手机情况有哪些不同?


正确答案: 由于韩国、日本的网络制式与中国移动不同,它们用的是CDMA网络,故到韩国、日本漫游可以提前到营业厅办理租机手续。

第8题:

简要论述顾恺之人物画的特征及其意义。
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角度来看,顾恺之代表的魏晋隋唐是中国人物画重要发展时期,奠立了中国人物画的重要传统。
魏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风行,专业画家队伍的确立,促成人物画由略而精,宗教画尤为兴盛,出现了第一批人物画大师,也出现了以《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论,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曾因题材类别的不同分为许多支科:描写历史故事与现实人物者称人物; 描写仙佛僧道者称道释; 描写社会风俗者称风俗; 描写妇女者称仕女; 肖像画称写真。 又曾因画法样式上的区别分为若干类别:刻画工细勾勒着色者名工笔人物; 画法洗练纵逸者名简笔人物或写意人物; 画风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泼墨人物; 纯用线描或稍加墨染者名白描人物; 以线描为主但略施淡彩于头面手足者名吴装人物。 人物画是中国画里直接反映现实的画科。 它在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点的同时也较全面、较充分的反映了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社会意识,在中国画各科中最富于认识价值与教育意义。
他在《魏晋胜流画赞》的开头就指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秒得也。”在这里他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作画思想:“迁想妙得”,“迁想妙得”是指在创造主体通过艺术形象,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迁入”,从而做到对客体更深刻的把握,使艺术形象更具有表现力,迁入感情,是文学和艺术作品最主要的做法,这种方法使艺术品更具备神。

第9题:

画家阎立本的作品《送子天王图》是唐代人物画中最成功的作品。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唐代咏物诗具有哪些艺术特点?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1)描绘生动,新颖传神;如杜甫《初月》、钱珝《未展芭蕉》 唐代咏物诗的特点实现表现为描绘生动,新颖传神。这方面的代表作很多,著名的如杜甫的《初月》中对初月的描摹可谓穷形尽相,而钱珝的《未展芭蕉》用"冷烛无烟绿蜡干"来比喻蕉叶,也极为新奇生动。
(2)不求形似,遗貌取神,如杜甫《房兵曹胡马》、陆龟蒙《白莲》 唐代咏物诗艺术特色的第二点是不求形似,遗貌取神。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和陆归蒙 的《白莲》可为代表。《房兵曹胡马》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对骁勇善战的胡马进行了栩栩如生的刻画,使读者不仅欣赏到胡马俊健的体态,更使读者感受到胡马凛然无畏的气度。陆龟蒙的《白莲》则写出了白莲清高自傲、超凡脱俗的神韵,被后人赞赏为"语自传神,不可移易"。
(3)以物拟人,移情于物,如李商隐《流莺》 唐代咏物诗还常常借咏物来抒情,表现出以物拟人,移情于物的特点。例如李商隐的《流莺》,就是以流莺自喻,借流莺的流转无依,来抒发自己浮沉不定、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在流莺身上,使它也充满了身世飘零的悲苦。
(4)借物抒怀,咏物明志,如骆宾王《在狱咏蝉》、黄巢《菊花》 这方面的代表作很多,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表面上是在咏蝉,实际上寄寓了作者苍凉的身世之感,并借赞美蝉的孤高贞洁,表明了自己坚持操守的志向。而黄巢的《菊花》则借咏菊来抒发农民革命英雄的豪壮胸怀。
(5)咏物寓理,物理浑然,如杜荀鹤《小松》、罗隐《蜂》 唐代咏物诗中,还有一些借咏物来说理。如罗隐的《蜂》描写蜜蜂不辞辛苦的劳动,结局发问:这一切的辛苦都是为了谁呢?这首诗的长处,就在于作者用最普通、最常见的情景,揭示了人生中的深刻道理。杜荀鹤的《小松》也借松写人,在咏物中蕴涵了耐人寻味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