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公共基础)-通用版

论述人本主义学习论对新课改的启示

题目

论述人本主义学习论对新课改的启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


正确答案:

第2题: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正确答案: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
(1)学习要配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幼儿教师要利用好认知冲突,推动幼儿认知的发展,一方面要了解幼儿已有认知水平,为幼儿提供的教学、游戏等活动要能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和求知的兴趣;另一方面,认知冲突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要符合适度原则,远远高于幼儿原有认知水平的教学和游戏等活动,太难或非幼儿能力所能达到的任务或游戏,会使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不利于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精神。因而,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幼儿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最适宜的认知冲突,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的认知水平。
(2)重视活动在幼儿中的作用
在幼儿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幼儿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
(3)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教师利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幼儿适度的认知冲突,将幼儿对事物表面的兴趣内化,将幼儿的外部需要转化为内部需要,发展幼儿主动地探索事物的积极性和认知事物的能力。
(4)重视幼儿之间的交往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语言、情绪、社会性以及认知的发展。幼儿只有在与其他幼儿交流时,才会知道其他人的看法并非都与自己的一样,这样幼儿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辨别、思考,从而学会从他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从而有利于幼儿养成批判性、客观性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摆脱幼儿的自我中心状态。
(5)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应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在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的交谈中,体验到语言交流的乐趣,乐于与他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学会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同时,幼儿教师应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安全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探索,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发表不同的意见,从而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第3题:

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第4题:

分析归因理论,并结合实际论述这一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启示。


答案:
解析:
【要点】(1)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之所以成功或失 败的原因。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归因。
(2)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 行为。
(3)它把人们对成败的归因按照内外性、稳定性、可控性等维度进行分类,具有很强 的概括性。
(4)它对归因成就动机和行为的影响作用的研究结论也有一定的科学性。

第5题:

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人类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作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6题: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


正确答案:
(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一反应”的过程。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
(3)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有些问题他们即使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第7题:

试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


参考答案(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的重要学派。
  (2)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为罗杰斯。
  (3)对学习实质的认识。
  认为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间的机械联结,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学习的实质在于
  意义学习,这种意义学习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潜
  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
  (4)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是一个没有结论的过程。包含四个要素:①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
  的过程,整个人都要参与到学习之中,既包括认知参与,也包括情感参与;②学习是学习者自我
  发起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③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个性等
  都发生变化;④学习的结果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他们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自己学到了什么。(5)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一是做一个学习的促进者。
  二是教师要尊重学习者,无条件的接受学生。

第8题:

论述人本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


正确答案:
(P163~164)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理论是一种新观点与新思潮,它对学习与教育理论的进步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1)人本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将学习与人的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对只注重学科知识学习与教学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
(2)人本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根据自己对人性的了解来认识学习的本质与过程,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我指导学习、自由学习。
(3)人本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根据人本的准则来考虑学习的条件,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由上所述,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力地冲击了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等学派对教育心理理论与实践的消极影响,促进了教育革新,为学习与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新观点和新思路。
然而,人本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的作用,无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这是一种片面强调遗传决定发展的观点,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该理论过分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强调学习要以学习者的自由活动为中心,只注重学习与教学要符合学生个人自发的兴趣与爱好,忽视教学内容的系统逻辑性和教师在学科学习中的主导作用,降低了教育与教学的效能,影响教育与教学的质量。

第9题:

试论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对小学教学的启示。


答案:
解析: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的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也就是形成各学科领域的类别编码系统。认知结构既是在先前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又是理解和学习新知识的重要的内部因素和基础。因此,他非常强调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对学生现有认知结构的了解在知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不应该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获得相应的知识,形成或改造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发现法教学模式中,教学围绕一个问题情境而展开,而不是围绕某一个知识项目而展开。教学中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发现法教学的基本步骤有五点:(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2)让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和线索;(4)协助学生分析材料和证据,提出可能的假设,帮助学生对材料、线索进行分析审查,搜集和组织可用于做出判断的资料;(5)协助、引导学生审查假设得出的结论。
在发现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1)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求知欲;(3)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经验的联系;(4)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6)启发学生进行对比。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对其发现技巧与方法的培养,而不是直接去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10题:

论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启示。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人本主义理论是罗杰斯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
(1)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
罗杰斯激烈抨击传统教育不能使学生适应变化的社会,导致学生知情分离等弊病。主张学校应该“培养出真正的学生,真正的学习者,创造性的科学家和学者,实践家,以及这样一种人:在现时所学到的东西和将来动态的、变化的、变幻莫测的问题及事实之间,他们能生存于一种美妙的但又是不断变化的平衡之中。”因此,学校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激发自己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能够自己教育自己,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2)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
罗杰斯在描述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的特征时,经常使用“意义学习”这个术语。他认为,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此外,罗杰斯还用“自发的经验学习”描述他所提倡的这种学习类型。
(3)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
罗杰斯主张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改革和学习。变化是确立教育目标的根据,而对这种变化的适应取决于学习过程,而非静态的知识。所以,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为了实现该目标,罗杰斯将他在心理治疗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非指导性方法直接诉诸于教育情境而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教学方法一一非指导性教学。它鼓励学生充分自信,从而使学生产生他能超越自己的思想,开发出自己的潜在能力,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完善个性这种教育目的。其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形成理想的课堂教学气氛,与每个学生就他或她愿意从事工作的种类和数量达成协议,提供学生可以选择的学习资料、仪器等,成为学生产生意义学习动机的促进者。
(4)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
人在一生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它们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和生长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罗杰斯对这种外部评价模式持反对态度,从而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他认为学生是处于学习过程中心的人,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作出了最大努力,才能发现哪些方面失败了,哪些方面意义深远和成果累累。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因而能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意义学习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在操作上罗杰斯的方法有:由学生提问,然后根据问题内容出试卷,而学生参与评价;由全班学生讨论课程结束应达到的水平,并谈论自己已达到的程度;师生共同评定每一个分数;学生书面进行自我评价,若与教师的评价有很大差异,师生间就进行讨论、商榷,共同确定分数。
启示:在传统教育理论中,能力基本上局限于认知方面,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方面。能力培养被纳入学业活动之中。对学生学知识的要求只是上课能听懂,课后能消化,考试出成绩。使学生养成了跟着教师走的依赖心理。一旦脱离了教师走上社会,在遇到实际问题而没有所学的现成知识时,就会束手无策。此外,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在“外部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中长大的。因此习惯于凡事都要教师说“好”、说“对”心里才踏实,离开教师的评价许多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凡此种种,传统教育中的这些弊病其实许多教师都已经看得很清楚,只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尚未进行彻底的改革。